王國炳
(陜西西安市西光中學 陜西西安 710043)
教學評價是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不僅能反饋出學生的學習問題,還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得綜合全面的發展。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應采用規范的評價方法,客觀、積極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學業質量評價符合高中生成長發展的需求,能提高教學評價的信服度。教師需要科學設置學業質量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完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結構和內容。
學業質量評價是指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綜合性評價,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包括對學生學習過程質量和學習結果質量的評價。教師需要構建出多維評價體系,通過有效反饋和調控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新課標為高中化學學業質量評價提供了一定的標準。教師可以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念三個角度出發,對教學評價進行分級、量化,使學生形成宏微觀結合分析的能力,主動發現化學中的變化守恒,形成實驗探究能力和綠色運用的意識。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許多高中化學教師都意識到應該將多元評價模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但目前的高中化學課堂仍然存在評價方式單一、片面的問題。高中化學教師應運用學業質量評價,將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融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1]
高中化學教學需要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教師在運用學業質量評價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突出化學學科的實用性和科學性。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設置生活化的評價內容,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學實際調整評價標準,考慮到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接受能力,在生活化評價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樹立自信。例如,在“金屬的化學性質”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先利用課堂教學讓學生掌握金屬與氧氣等非金屬反應的性質,使學生了解到金屬材料在生活中的運用,再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出評價問題: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需要怎么存放鐵、鋁這些金屬,為什么要這樣存放,為什么鈉的存放方式與其他金屬不同?教師以此來檢測學生對金屬性質的掌握情況,了解學生對金屬和非金屬反應的理解情況,在生活化問題中激發學生認識化學問題的意識,鍛煉學生的運用和解題能力。
學業質量評價是對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評價,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過程。教師需要從課上的自主活動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單純評價學生最終的學習結果。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觀察和評估學生,在合作中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針對學生的合作表現進行針對性評價和建議,在實踐活動中提升和完善學生的化學綜合能力。以“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的教學為例,本節課的內容是對前兩節知識的拓展,只需要學生掌握物質的量濃度,為之后的反應限度教學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可以用合作學習活動獲得學習反饋,學生主動表現自己的化學能力,滿足學業質量評價的要求。[2]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外部因素、如何定性地比較反應快慢、如何定量地比較反應快慢等內容,用合作實驗探究的方式解決學習問題,在這一活動中獲得表現性評價依據,鍛煉學生的化學思維、合作學習和信息運用能力。之后,教師可以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知識研究過程、是否積極合作學習等情況,以此來完善學業質量評價。
基于學業質量評價的高中化學教學需要在學生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后,評價學生是否掌握了應該掌握的知識,進行了應該進行的實踐,形成了應該形成的知識和技能等。因此,學生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評價標準,尋找和剖析學生評價的內容,在教學活動中獲得評價描述,最后用三維目標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物質的分類”的教學中,教師要以物質的分類作為評價內容,分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利用實驗、討論的方法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評價其是否掌握了物質的簡單分類、化學反應的分類方法、分析實驗現象的能力等,以學生為評價主體,在反思和改進中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教師要正確認識教學評價的作用,運用學業質量評價引導和改進學生的學習質量,形成科學的課堂評價結果。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制定評價目標,運用生活化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合作學習中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利用完善的評價標準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構建出多元、系統的高中化學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