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廣雄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文萃中學 甘肅平涼 743400)
化學學科作為一門在人們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的學科,與人們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因其教學內容的抽象性,給學生理解與吸收帶來一定困難,需要教師探索創設問題情境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理解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高中化學教學中,其知識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關聯。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結合實際,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針對教學內容設計相關問題,創設與教學相關的問題情境,以增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并提高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我國有著優秀的傳統文化,其中古人名家有不少珍貴的字畫流傳于世,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名畫真品的影像資料,再圍繞字畫中的筆跡創設問題情境:為什么這些古代名人字畫歷經千年但上面的筆跡仍清晰可辨且具有極高的藝術收藏價值?其中包括什么化學反應?圍繞這些問題,學生的學習、探究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激發。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進行綜合性評價,并將正確答案告訴學生,由此導入化學原理。即古人字畫中的書寫筆跡中含有碳這一化學元素,它的單質具有強穩定性、不易揮發、原始狀態不易改變等特性。在教師的講解和啟發下,學生清晰、有效地理解了碳元素的化學性質,并在探究中找到問題的正確答案。
在化學學科的發展歷史上,發生過很多應用化學相關的生活場景,以及由此引發的化學事件。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引入相關化學歷史事實,使學生在具體的歷史事件中學習、理解化學事件及相關化學知識。如,1952出現的倫敦大霧環保事件,事發時的倫敦完全被霧霾所籠罩,而不少化工生產企業及居民使用煤炭所產生的廢氣全部排放到空氣中,無法有效擴散。據統計,倫敦大霧環保事件期間,每天有近一千萬噸煙塵化學粒子,以及兩千噸二氧化碳、大量鹽酸和氟化物被排放于大氣中,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惡劣的影響。胸悶、窒息,甚至死亡等現象頻發。通過這一化學事件的回顧,調動了學生的化學探究積極性,教師可就此創設問題情境:本次事件中對人們身體危害最大的是什么化學毒劑?這種毒劑包含哪些主要成份?為何會造成大量人員中毒死亡?在這些問題引導下,學生會結合所學的化學知識點進行探究式學習及思考,提高了他們對這一知識點的認知與掌握。
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在提高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帶來了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這些工業生產企業產生了大量廢水、廢氣及廢渣,未經處理排入到地下管網,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近年來,國家雖然加大了環境治理力度,并出臺了嚴格的工業排放標準,但仍有企業出于經濟效益的考慮而置國家法律法規于不顧,履禁不止地繼續對外排放化學污染物。針對這一熱點問題,教師可創設相關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工業生產企業的排放物中主要有哪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對人的身體健康有什么影響?如何采用化學方法降低有害物質含量等。通過這些學生所熟悉的事件,使學生感受到化學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聯,并產生積極學習和探究的自主性與能動性。
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各學科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創造了便捷條件。高中化學因其知識的抽象性給學生的理解與掌握帶來一定困難,有的學生甚至對化學學習產生畏難心理。教師可利用信息技術集視聽功能于一體的優勢輔助優化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習積極性。如,在蛋白質與核酸章節的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吸收,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將蛋白質與核酸的化學結構,通過3D動畫形式生動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直觀了解蛋白質與核酸的形成軌跡。同時,教師可創設問題情境:人們生活中有哪些物質包含有蛋白質及核酸?蛋白質及核酸對人體的益處有哪些?這樣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策略還有很多,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究,進一步優化情境創設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動性及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升,帶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不斷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