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



摘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調研江蘇地區藥品經營與管理產業發展現狀,分析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和發展趨勢,明確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結構特征,進而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專業課程設置、專業教學改革、專業師資配備、實訓條件配置等方面提出優化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需求調研;專業建設
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旨在培養面向藥品經營及管理等企事業單位的藥師、醫藥商品購銷員、電子商務師、倉儲管理員等職業群,從事醫藥商品購銷、儲運、養護、質量控制、藥店經營、醫藥電子商務平臺運營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隨著醫藥行業生產、流通、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互聯網藥品經營、遠程醫療、醫療保險制度的不斷發展與完善,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的運行結構和人才需求發生很大的變化。為適應產業需求,提升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人才培養質量,我們組織開展了對江蘇地區藥品經營及管理企事業單位人才需求狀況的調研,分析江蘇地區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江蘇地區藥品經營與管理企業從業人員基本情況、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的職業崗位需求等問題,為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課程改革、產學研合作等提供決策參考。
一、調研基本情況
(一)調研目標與思路
通過調研江蘇地區藥品經營與管理產業的發展現狀,了解和掌握江蘇地區本產業發展動態與趨勢;通過調研相關企事業單位的人才需求,明確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的結構特征;通過調研相關企事業單位對本專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分析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應注意的關鍵問題,探索人才培養目標、途徑與教學改革新思路。
調研面向江蘇地區范圍內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按設計調研內容、確定調研范圍、制定調研規劃、組織開展調研、開展調研分析、引用調研分析結果的思路開展。(見圖1)
(二)調研方法
調研通過企事業實地考察、參觀交流、問卷調查、專題討論、畢業生走訪、網站查閱等方式進行。為確保調研信息可量化分析,各種調研方式均發放和回收《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調查表》。
(三)調研范圍與對象
調研范圍包括江蘇地區13個設區市的部分醫藥行業企事業單位。單位遴選基于區域性、代表性與關聯性,優先選擇主營藥品經營與管理產業、錄用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畢業生且有一定頂崗實習或校企合作經驗的醫藥企事業單位。
通過專業指導委員會面對面調研的企業有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上海藥業集團常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恒泰人民(江蘇)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等12家。通過問卷調查、畢業生走訪等其他方式調研的企業有南京億華藥業有限公司、溧水永康大藥房有限公司、蘇州長征-欣凱制藥有限公司等17家企業。被調研人員主要包括藥品經營與管理單位管理專家、部門主管、技術人員、一線崗位技術能手、本專業畢業學生等。
二、數據與分析
(一)調研數據結果
本次調研共發出問卷223份,回收問卷206份,按受訪人員合理分布原則篩選出152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樣本量滿足統計分析條件。因問卷內容覆蓋面較廣,152份有效問卷中存在部分問題沒有回答或僅有簡略回答的情況,在分項統計中,我們選擇按有效樣本進行均值分析。因樣本總量離“大數”還有一定距離,數據未進行正態處理。
(二)江蘇地區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
江蘇地區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近年來,江蘇省醫藥產業發展呈集聚發展態勢,形成了泰州、蘇錫常、連云港、南京浦口四大“醫藥板塊”,初步形成了各有特色的醫藥產業集群。隨著兩票制、藥品集中采購使用區域擴大(“4+7帶量采購”)、藥品陽光采購、抗癌藥降價、新藥品管理法實施、國家醫保談判藥品落地、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法規的推行,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穩中向好,呈信息化、標準化、集約化發展,銷售總額穩步增長,增速走低,行業整體結構調整推進。根據江蘇省商務廳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12月,江蘇地區藥品流通領域藥品購銷總額達3346.58億元,有藥品批發企業、零售連鎖企業、零售單體藥店、互聯網交易服務企業13501家,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從業人員數達8.7萬人。
從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發展趨勢看,一方面,受兩票制等政策影響,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集中度逐年提升,表現為批發企業數量明顯下降,藥品零售行業連鎖率持續攀升,品牌化發展趨勢明顯,有成為產業主流趨勢;另一方面,醫改政策的深入推進和市場競爭的疊加效應,不斷推動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調整結構與轉型升級,呈扁平化發展,大中型藥品經營與管理企業拓展銷售網絡的廣度與深度,積極深入基層市場,藥品出廠經過最多一個醫藥物流平臺企業的服務直達銷售終端(醫療機構)將成為常態,藥品零售藥店逐漸轉向以消費者服務為中心。隨著DTP 藥房(Direct to Patient,直接面向病人的藥房)、門特門慢藥房等特色專業藥房快速發展,藥學專業服務能力成為藥品經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江蘇地區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的職業崗位需求分析
1.需求增量分析。分析調研的29家藥品經營與管理企事業單位近三年人才需求增量發現,常州地區企業對未來人才需求預測略保守,私有和中外合資企業人才需求量較大。在企業規模方面,不同規模企業對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人才需求呈紡錘形,即中型企業人才需求量最大,大型和小型企業人才需求量較少。(見表1)該結果與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呈集約化發展趨勢相符。調研結果說明,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畢業生未來三年進入中型企業的概率增加,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應側重考慮中型企業的發展需求。[1]
2.需求層次分析。分析藥品經營與管理企事業單位人才需求的學歷結構發現,高職及其以下學歷人才需求占絕對優勢,常州地區招聘高職畢業生的比例低于省內其他地區,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對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層次需求比例相近,私有企業和中型企業對高職學生的需求均超過50%。(見表2)這可能與私有企業和中型企業在流通資金壓力的大環境下,高職畢業生具有用人成本相對較低,職業發展可塑性相對較高的優勢有關,這些企業更希望高職畢業生成為多面手。調研結果提示,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側重培養目標崗位工作過程的完整理解與專業服務能力。
3.需求崗位現狀及預測分析。分析藥品經營與管理企事業單位崗位需求的現狀與增長預測可見,藥品銷售、藥店經營與處方調配是藥品經營與管理企事業單位目前需求量最大的崗位,預計未來三年藥學服務、現場管理、藥店經營需求增幅最大。(見表3)這可能與專業化服務能力成為藥品流通領域核心競爭力、國家加強藥品流通使用環節在內的質量全流程管理等行業趨勢有關。
(四)江蘇地區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面向的職業崗位能力分析
問卷將崗位能力分為4個方面展開調查,在問卷中需要受訪者按重要性排序,統計時按排序線性等級賦分,第一位賦10分,第二位賦9分,依次類推;若第六位以后未排序,則全部計為5分。
1.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崗位關鍵能力重要性分析。分析江蘇地區企事業單位對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崗位關鍵能力重要性評價結果可見,“吃苦奉獻”位居第一,這可能與藥品經營與管理企事業單位崗位工作強度較大有關;“身心健康水平”排列第二,這可能與員工面臨的工作壓力與抗壓能力不足有關,提示有必要加強學生心理抗壓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位列第四,可能與醫藥行業技術迭代加快有關,提示在高職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中,除典型工作任務的教學外,還應加強新技術新設備的教學。(見表4)
2.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藥品銷售崗位專業能力重要性分析。分析藥品銷售崗位的專業能力可見,企事業單位對“客戶溝通”“產品區域定位”和“產品質量控制”能力比較重視,這三者恰好是藥品銷售的主流程,應在專業教學中予以重視。(見表5)
3.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藥店經營崗位專業能力重要性分析。分析藥店經營崗位專業能力可見,“藥店內部管理”“營銷能力”“促銷堆頭運用”和“外部業務聯系”分別位列前四,說明藥品經營與管理企事業單位更加看重崗位業績,“藥學服務”位列第五,提示在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中應加強相關內容(見表6)
4.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處方調配能力重要性分析。分析處方調配專業能力可見,藥品經營與管理企事業單位最重視的是能否正確、熟練調配藥品,“軟件操作”“不規范處方處理”“用藥指導服務”等方面的能力也較重要,這可能與藥學專業服務水平正逐漸成為藥品流通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有關。(見表7)
三、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建設的若干建議
(一)調整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調研結果發現,隨著藥品流通領域的發展,紡錘形的人才結構是未來趨勢,高職技術技能人才剛好位于“紡錘”的“鼓”上,貼合了當前藥品經營與管理行業發展需求,因此需求總量較大。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建設應充分發揮專業指導委員會作用,明確培養目標,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調研發現,預計未來三年藥學服務、現場管理、藥店經營崗位人才需求增幅最大,宜新增相應的培養方向和專業課程,更好對接企事業單位需求。同時,專業建設中應主動分析隨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轉型升級形成新的行業、新的工種、新的崗位群,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靈活性和開放性,如隨著電商在互聯網藥品經營中的快速發展,網上零售和藥品物流配送崗位需求量將增加,應加強藥品電子商務方向的人才培養。
(二)優化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設置
在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上,應遵循“知識、技能、素質并行”的原則[2],系統設計理論、實踐教學體系和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系統。理論教學體系設計的重點是滿足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的前后貫通,相互鋪墊,為后續專業方向課程的教學打好基礎;實踐教學體系設計應側重不同職業方向專業技能的培養,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互呼應,形成“職業認知、校內實驗、崗位見習、頂崗實習”遞進式實踐技能培養路徑;職業素質養成教育應貫穿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加強學生“吃苦奉獻”的性格養成;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特別是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抗壓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三)深化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教學改革
在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應結合崗位工作需求,采取教學做一體化、項目課程、虛擬仿真訓練等多種教學模式改革,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另一方面應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發揮企業文化、醫學人文、工匠精神等隱性資源的育人功能,強化學生的敬業精神與職業道德。
(四)加強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師資配備
提高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師資建設水平,一方面應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定期組織教師參加企業掛職鍛煉、崗位技能培訓、職業資格鑒定考核等,促進教師更新教學內容,提升專業應用能力;另一方面,聘請企事業單位師傅兼任學校教師,負責專業課程實踐部分教學,形成優勢互補的校企師資團隊。
(五)提升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實訓條件配置
在專業實訓條件配置方面,應根據人才需求調研、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規模,遵循“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規模適度、內外并舉”的原則,將教學培訓、科學研究、生產實驗、技能鑒定、服務管理等融為一體,制定長期、中期、短期等不同階段的藥品經營與管理實訓中心建設方案,按年度預算逐步投入購置設備,力求實驗實訓設備規模適當、布局合理,同時整合校外實訓基地功能,發揮校內外實訓教學資源優勢互補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松.以企業需要為導向的數控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分析[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5).
[2]馬菁菁,羅躍娥,劉斌.高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人才需求情況分析[J].藥學教育,2014(3).
責任編輯:章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