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麗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自媒體時代應運而來。自媒體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青年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人際交往,對青年價值觀的形成與確立帶來極大的沖擊。如何正確認識和應對自媒體時代青年價值觀塑造所面臨的困境,是必須正視和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
關鍵詞:自媒體時代;青年;價值觀;困境;引導策略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移動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進入一個無人不網、無處不網、無時不網的數字化時代。基于移動互聯網普及而衍生的自媒體行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自媒體時代應運而來。自媒體作為有別于傳統媒體的新媒介,因其自身傳播特點給青年的思維方式、人際交往、行動模式、價值理念都帶來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自媒體對于青年的成長成才猶如一把“雙刃劍”,既發揮積極作用,又帶來負面影響。如何認識和破解自媒體時代青年價值觀塑造面臨的困境,促使其健康發展,是當前社會各界必須認真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自媒體及其鮮明特點
什么是自媒體?自媒體是相對于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而言的,指的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本身的新聞的途徑。簡單的理解,自媒體可稱“自我的媒體”“個人的媒體”,是大眾借助網絡通信技術向外界發布和分享自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載體。當下自媒體平臺眾多,主要有微信、微博、知乎、抖音、快手等。自媒體作為全新的媒介,因與數字網絡技術的結合,呈現出與傳統媒體截然不同的特點。
1.傳播主體的自主化和大眾化。自媒體平臺運作簡單,進入門檻較低。傳播主體不需要專業技術知識和大量成本,只要有網絡和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就可以在平臺上對自己的所見所聞發表看法和觀點。這完全顛覆了傳統媒體固有的傳播方式。傳統媒體是上對下、一點對多點的線性傳播方式,而自媒體是點對點、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的網狀傳播。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傳播者”,打破了傳統媒體中心化、權威化的傳播方式,呈現了信息傳播主體的自主性、大眾化的特點。
2.傳播方式的快捷化和交互化。自媒體是以數字化為核心的信息傳播媒介,參與者可以及時、便捷地獲取信息并進行交流互動,這與傳統媒體的傳播方式很不一樣。傳統媒體發布信息,需要經過信息的搜集、整理、審核等一系列程序,而受眾獲知信息后還無法與之進行及時的交流反饋。在自媒體時代,大眾可以實時收到信息,及時表達觀點看法。不僅如此,在信息互動中,人們不僅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還可以成為信息的接收者,實現對資源的互動共享。自媒體的快捷化和交互化是它不同于傳統媒體的突出特點。
3.傳播內容的碎片化和泛娛樂化。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截至2020年3月的數據顯示,我國網民規模達到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龐大的網民基數使得傳播的內容豐富多樣、包羅萬象。人們在龐雜海量的信息面前可謂是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無所適從。將傳播信息分解、分類進行碎片化、個性化、娛樂化的表達以期迅速抓住受眾注意力,博取關注、分享和轉發,進而流量化儼然成為自媒體吸引受眾的重要法寶。傳播內容的碎片化和泛娛樂化是自媒體表現出來不同于傳統媒體的顯著特點。
二、自媒體給青年價值觀塑造帶來的困境
著名的社會學家麥克盧漢曾指出:“媒介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每一種新的媒介的產生,都開創了人類感知和認識世界的方式。”自媒體對青年的學習方式、社交方式、價值理念產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響。一方面,青年人豐富了認知、開拓了視野,活躍了思維方式、思想觀念。但另一方面,它對主流價值觀的消解和挑戰,不利于青年價值觀的塑造也是毋庸置疑的。如何看待自媒體給青年價值觀塑造帶來的現實困境,對于青年健康發展尤為重要。
歸納起來,自媒體帶給青年價值觀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價值認知出現模糊迷惘。自媒體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傳播信息,內容豐富多樣,層出不窮。青年人作為自媒體的生力軍,更是淹沒在海量化碎片化的信息海洋之中。自媒體儼然成為他們了解世界、認知世界的主要渠道,甚至相當一部人出現“媒介依賴癥”。每天在網絡上花費大量時間、不停敲擊鍵盤、滾動鼠標滑動屏幕,忙得不亦樂乎。真假難辨、良莠不齊并且超過個人承載能力的信息,讓青年人感到無所適從,莫衷一是。青年心智還未完全成熟,社會閱歷較淺,對人對事物的看法很容易被他人的觀點、見解動搖或影響,對價值認知感到模糊迷惘。
2.價值判斷發生偏差錯位。自媒體的個性化、泛娛樂化特點對青年價值判斷產生了重大影響。一方面,基于精準算法的個性化推薦極易讓人出現“信息繭房”。所謂“信息繭房”,指的是互聯網用戶在海量信息中以個人喜好選擇接觸有興趣的信息,進而對其他內容排斥或無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信息繭房”。也就是說,大數據背景下的精準推送,受眾往往看到的是同類相似的內容,接收的是同質類似的觀點,包裹在“信息繭房”中。這很容易讓朝氣蓬勃的青年思維變得僵化呆板,故步自封,不利于其創新創造,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自媒體泛娛樂化的特點,使得大部分信息甚至嚴肅話題都逐漸戲謔化。自媒體泛娛樂化的出現,讓正處在社會轉型漩渦中的青年容易玩世不恭,以娛樂化心態解構一切。最終會影響青年對是非、善惡、美丑等價值標準的正確判斷,出現價值判斷偏差錯位,在成長道路上迷失自我。
3.價值踐行凸顯功利現實。“流量為王”的指向,讓自媒體充斥著低俗、媚俗、庸俗的不良傳播現象。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認為,網民是一群非理性群體的集合,由于非理性這一特點,網絡意見領袖的言論無論好壞都能受到一部分網民的追捧和喜愛。有些“網紅”、大V或營銷號為了博流量,追求10萬+的點擊率,毫無良知、毫無原則發布一些不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信息,如驚悚“標題黨”、販賣焦慮、炫富攀比等。這些嘩眾取寵、夸大其辭的言論往往帶有個人主義、拜金主義、消費主義等不良觀念,不斷侵蝕青年的思想觀念,影響其行為選擇,導致價值踐行上表現出功利和現實。
三、自媒體環境下青年價值觀的引導策略
自媒體對青年價值觀的塑造既帶來重要機遇,也帶來嚴峻挑戰。青年的價值取向既關系到他們自身的健康成長,又關系到社會風氣的引領。如何應對和解決自媒體時代青年價值觀塑造的困境,對于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以及時代的進步都具有重要意義。
1.政府應加大對自媒體的監管力度,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青年時期正是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最易受到外界影響的時期。“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面對亂象叢生的自媒體,政府應加大監管力度,營造有利于青年成長成才的網絡空間,構建良好的網絡生態,促進其扣好人生的扣子。首先,政府監管部門應進一步制定頒布與自媒體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法治網,建立大數據背景下的長效監管機制。其次,相關部門應有針對性地凈化自媒體內容,加強集中清理專項整治活動,對越矩違規違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近期以來,主管部門采取如清理賬號、公眾賬號分級分類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來加大對自媒體的管理,已取得明顯的治理效果。最后,主流媒體要與時俱進,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發出權威聲音,激濁揚清,弘揚正能量。帶頭引導和規范網絡輿論,及時廓清認識,化解矛盾。總之,政府要加大對自媒體的監管力度,給成長中的青年營造一個清朗的網絡環境,從而塑造健康正確的價值觀,走好人生之路。
2.平臺應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彰顯企業的使命和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壓實互聯網企業的主體責任,決不能讓互聯網成為有害信息,造謠生事的平臺。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用好管好自媒體平臺是重中之重。自媒體平臺不能僅以盈利為目的,更應履行企業責任,肩負起培育主流價值觀的使命擔當。一方面,自媒體平臺作為信息傳播的運營方,不僅是先進傳播技術的提供者,也是行業良性發展的維護者,更是社會倫理價值的守望者。平臺利用技術優勢將不良信息屏蔽剔除,通過設立用戶投訴制度等舉措加強對賬號的嚴格管理,不讓平臺成為滋生庸俗、低俗、媚俗信息的溫床。另一方面,平臺要積極推薦鼓舞人、激勵人、給人正能量的作品,以健康的企業價值觀引導社會風氣,對青年價值觀的塑造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正向作用。
3.發布者應增強底線思維,生產出優質作品吸引人、熏陶人。五花八門的自媒體信息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和沖擊到青年的思想觀念,價值理念。可見,提升發布者的輿論素養是幫助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應有之義。一方面,發布者要增強自律,強化道德法律底線思維,引領崇德向善的社會風氣。另一方面,發布者要生產和傳遞鼓舞人、感染人的作品,給人溫暖和力量。其實,自媒體人想必也清楚,那種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破壞社會公序良俗的行徑對于行業發展無異于殺雞取卵、飲鴆止渴,難以為繼,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從業者要不斷提高輿論素養,夯實底線思維,生產出吸引人、啟迪人、熏陶人的優質作品,引導青年樹立正確價值觀,才是行業良性發展和從業者的生存之道。
4.青年應提升網絡媒介素養,增強網絡信息的辨析能力。自媒體多元多樣,參差不齊的信息,影響了青年的價值取向、價值判斷,出現了價值觀迷失,思想困惑的問題。著力提高網絡媒介素養,是破解青年價值觀困境的重要之策。所謂網絡媒介素養,指的是使用、解讀、評價各種網絡媒信息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和能力。網絡數字化時代,提高網絡媒介的素養,是當代青年能夠積極健康工作、娛樂、社交必備的能力。廣大青年要多讀、多看、多思,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提高信息甄別能力和思辨能力。另外,青年要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積極、最活躍的踐行者,成為引領社會風尚的中堅力量。在紛繁復雜的自媒體時代,只要青年不斷提升媒介素養,提高辨別能力,確立正確的價值觀、網絡觀,做到知榮辱、明是非、辨美丑,就能走出困境和迷茫,健康成長和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10.
[2]? 孟翀.自媒體的哲學新解——從管理學的視角看自媒體[J].傳媒,2015,(12).
[3]?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 邢國忠.泛娛樂主義對青年價值觀的影響研究[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8,(6).
[5]? 錢冬妮.自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網紅”現象的研究[J].今傳媒,2019,(6).
[6]? 歐曉彥.論自媒體對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影響[J].山東青年,2020,(3).
[7]? 馬姍姍.面對網絡風險,青年媒介素養如何提升[N].光明日報,2020-09-18.
[8]? 王曉惠.信息繭房效應對當代大學生的導向作用及破繭策略[J].青年與社會,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