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
摘 要: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體現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期望,傳遞了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影響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英語核心素養是指“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通過口頭或書面形式,實現理解、表達和交流”的基本素養,主要體現在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大素養的培養和發展上。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閱讀活動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以此來發展學生的閱讀品格和閱讀能基于此,本篇文章對體驗式閱讀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運用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體驗式閱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運用
引言
英語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任務。就“工具性”的角度而言,英語課程需培養學生的基本英語素養,包括掌握基本語言知識和發展聽說讀寫技能等。從“人文性”的角度來說,通過英語課程,學生開闊視野,養成跨文化意識,發展創新思維,樹立良好品格及正確價值觀,提升學科素養。英語閱讀對提升學生學科素養起關鍵作用。本文探討體驗式閱讀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運用的探究,引導學生在閱讀注重體驗式,從而獲得閱讀文本在的樂趣,養成良好的閱讀品格。
一、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增強教學趣味性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采取體驗式教學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教育活動的趣味性。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單詞“flower”時,教師通過圖卡創設相應的情景,讓學生根據相應的圖卡,充分了解單詞的含義。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單詞拼讀。學生如果無法順利完成單詞拼讀,則向教師請教。在這一環境下,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高漲,課堂教學也不再枯無味,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十分重要。對小學生而言,閱讀是英語學習中難度較高的一部分。通過體驗式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圖文并茂、聲情并茂的環境中進行閱讀、感悟,從而顯著強化學生閱讀效果,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學生英語學習熱情不高。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要評價指標;同時,很多學生家長會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來判斷學校的教學質量。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迎合家長的要求,很多教師依然采取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不斷講解單詞、課文、語法,課后要求學生抄寫單詞、做相應的習題,或背誦課文。在這種單調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感覺英語學習十分無聊,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學習熱情。
三、體驗式閱讀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運用的探究
(一)利用讀前體驗,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在進入新的語篇學習之前,若是教師沒有采用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出英語學習的氛圍,學生在正式學習語篇時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學習興趣等問題,都會對英語閱讀教學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可以先通過互動交流、趣味猜謎、播放歌曲或視頻等活動進行語篇內容導入,在短時間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讀后體驗,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
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拓展環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師針對語篇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形式豐富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運用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實踐的環節。對于讀后拓展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語篇的改寫、續寫等,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調動思維。
(三)原理和機制:認知心理學視野下的“閱讀體驗”解讀
閱讀體驗是指讀者從生活、經驗出發,經過視覺分析、字形、語音加工和語義通達,與閱讀素材產生情感共鳴,從而獲得體覺、體察、體思、體味的過程。從本質上來說,閱讀是一項重要且復雜的認知活動,是人們獲取知識的最重要途徑之一。所有的認知心理活動都發生在人的大腦中。心理學研究認為,“感受→情感→理解、聯想→領悟/意義”共同組成了體驗心理機制。在閱讀過程中,“閱讀素材”是“閱讀體驗”產生的天然中介,“閱讀體驗”是“閱讀過程”的自然結果。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只有通過對閱讀對象反應,與其展開一場對話,閱讀的意義才得以產生。”英語閱讀從認知原理上看,無非是“解碼和理解”。但從閱讀體驗機制的發生原理看,積極的情感反應(即正向的閱讀體驗)會進一步激發主體對客體的探究動機。反觀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許多教師的閱讀教學設計依然更側重語言知識、閱讀能力的習得,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情感態度和思考體驗。缺少具身體驗閱讀,讀者很難主動閱讀、享受閱讀。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經歷閱讀歷程時,要打開學生認知、體驗、情感的大門。
(四)設計輸出,培養思維
這是閱讀后活動環節,與學生的個人經歷有關,主要檢測閱讀后學生對故事內容的掌握程度,運用所獲取知識的程度。如,可以讓學生嘗試改寫或續寫故事。該環節中教師可以使用Summary卡(簡稱S卡)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故事復述等方式,既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基于特定主題的涂鴉卡和思維導圖是學生表達情感、思想的方式之一。涂涂畫畫間,需要習得的新知識與學生已有舊知識可以很好對接,進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為當前英語學科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強調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和發展,以此改善英語教學中語言與思維脫節所帶來的諸多問題。
四、結束語
體驗閱讀教學法倡導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對文本趣味點的挖掘,關注依托語境的整體設計與思維發散,關注文本背后的情感變化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情感和積極體驗。通過創設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引導學生用自然、規范的語音、語調有效交際,養成“悅讀習慣,并將這種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遷移到教材外的繪本閱讀中,不斷累積和培養閱讀品格,體驗英語閱讀的樂趣,提升英語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朱金陽.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9(41):132.
[2]后艷梅.體驗式教學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家庭教育,2019(07):174.
[3]沈永娟.小學英語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