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澤林
摘 要:作為藝術的一種種類,舞臺藝術是指相關人員在舞臺上進行創作表演的一種綜合表演,其中包括戲曲、音樂等許多藝術形式。近些年來,在時代不斷變遷的情況下,舞臺藝術的概念和內涵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但總體發展趨勢都越來越好。基于此,本文將首先介紹我國舞臺藝術的現狀及問題,其次提出我國舞臺藝術的發展趨勢,從而促進我國藝術的健康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舞臺藝術;現狀及問題;審美特征;發展趨勢
引言:在以往,對于舞臺藝術的內容和概念都是相對片面的。比如在《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中曾提到這種藝術的概念:與戲劇的文學概念不同,作為戲劇藝術的通稱,舞臺藝術一般是指舞臺演出藝術,其中包含戲曲、音樂、舞臺美術等藝術形式。但是,在時代不斷發展的情況下,舞臺藝術的概念和內容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也就是廣義的舞臺藝術概念。這種概念一般是指在舞臺上進行表演的一切藝術方式,也只有廣義的舞臺藝術這個概念才與舞臺藝術本身相符合,名副其實。
一、我國舞臺藝術現狀
(一)創意力不均衡
一方面,從舞臺藝術相關人才分布上來看,我國優秀舞臺藝術表演者一般處在一線或二線的中心城市,并且在部署以及省屬的院團工作。因此,一部分市縣級院團以及民營院團都缺乏優秀的舞臺藝術表演者,同時這些舞臺藝術表演者更缺少創意力。另一方面,從我國舞臺藝術表演者結構上來看,大部分院團都極度缺少高端的創作型表演者,同時,在優秀舞臺藝術表演者培養方面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人才梯隊建設方面更缺少完整而長遠性的計劃。而這些人才分布以及人才結構上的問題都成為了妨礙舞臺藝術長遠性發展的絆腳石。
(二)影響力相對較低
由于舞臺藝術的傳播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制約,因而我國舞臺藝術的影響力通常僅在內地的表演環境上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通常情況下,除了部署以及省屬的國有院團具有相對大的感召力以外,許多的市縣級以及民營院團的感召力都較低,并且這些影響力還通常在本土界限內具有。因此,為了擴大影響力的范圍,各院團需要根據其本身的長處,擬定出長遠性的發展戰略。
(三)文化資本轉換力嚴重不足
根據實際調查顯示,許多的國有院團都具有較低的經濟利益,這也是體制調動的主要關注所在。通常情況下,民營院團具有很強的環境拓展以及文化資本轉換能力,其中一些民營演藝企業的經濟效益較高,這是由于他們實現了舞臺藝術與旅游業共同促進,然而整體的規模卻較小。在體制變革不斷長遠發展的情況下,國有院團應該作為市場的核心,從而使文化資本轉換力不斷提高,另外在政策支持與影響下增加規模。
二、我國舞臺藝術的發展趨勢
(一)民族性
民族與世界是包含的關系。作為舞臺藝術的審美特征之一,民族性通常是指舞臺表演者應用本土民族的藝術方法,實現藝術的創造,從而在舞臺中反射真實。而目前,把民族性作為核心的經典舞臺藝術已經多如牛毛。例如,肖邦的《瑪祖卡》,是在他的故鄉波蘭在被侵略后,其顛沛流離到法國而創作的對故國懷念的鋼琴曲,在他的音樂中可以品味到濃烈的民族感情。又比如馬京斯基和帕什克維奇的《圣彼得堡商場》,在他們的音樂中能夠充分體會到俄羅斯的風土人情以及民族風格。另外,作為“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典范,蕭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做到了古今一體,充分體現出了民族情懷,同時民族音樂劇《快樂的銷售員》更能體現出中華民族的精神以及文化。
(二)創新性
在時代不斷進步與發展的情況下,藝術也應該隨之不斷創新并進步,以此順應時代精神,從而在加速繁榮與成長的同時不斷發展,而舞臺藝術的創新性發展也已經初露頭角。比如,相聲劇、雜技劇交叉性舞臺,這是創新性藝術舞臺的標志之一。
藝術舞臺的創新性應該體現在對劇本進行創新。比如《半江清澈半江紅》,在這個劇本中舞臺表演者拋棄了以往戲曲線性的結構方式,而是應用了散文式和板塊式,在采用新時自由體寫法的同時,脫離了以往唱詞的戲曲傳統句式。另外,戲曲的創新還體現在音樂創作上。比如,在京劇《蝶戀花》中,舞臺表演者在音樂旋律上充分結合了湖南民歌《瀏陽河》的旋律,在漢劇《彈吉他的姑娘》中,舞臺表演者又創新了唱腔,采用了“西皮圓舞曲”的新版式。除此之外,舞臺藝術的創新性還體現在表演上。比如京劇《黛諾》中,演唱者在唱到“山風吹來”時采用了美聲的唱法,創新了演唱技巧。另外在京劇《駱駝祥子》中,扮演男主人公的舞臺表演者表演了“洋車舞”,是新創造的新程式。
(三)交融性
舞臺藝術的交融性是舞臺藝術實現創新的藝術方法,在舞臺上進行各種藝術的結合以及交融,從而誕生了不同的藝術品種。例如,馮小泉的“女子十二樂坊”就是融合了演唱、演奏以及舞蹈,從而成為了一種新型音樂花式。另外,在雜技節目《對拉彈唱》中,在充分融入“對頭頂”雜技技藝的基礎上,結合拉京胡、倒彈月琴以及唱京劇,使雜技、聲樂以及樂器充分交融。
(四)多元性
現如今,在21世紀的背景下,全球政治以及貿易都呈現多極性以及多邊性的特點,而在這種情況下,也使得舞臺藝術內容具有一定的多元性,成為了21世紀的時代舞臺特點。例如我國的戲曲就融合了話劇、現代舞等舞臺藝術的優點,從而實現了多元化的發展。另外,戲劇小品在融合戲劇特點的同時,充分吸收了通俗歌曲、現代舞以及二人轉等藝術要素,使戲劇小品更豐富多彩。這些都能體現出舞臺藝術多元性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上海藝術研究所,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中國戲曲曲藝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1. .
[2]李平.芻議音樂的流派[J].作家,2010(1)
[3]韓秀坤.談肖幫音樂的民族性[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