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新修訂的《生態環境部工作規則》。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孫金龍出席會議。
會議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確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前幾任部領導班子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也積累了寶貴經驗,為新一屆領導班子接續奮斗打下良好基礎。
會議指出,當前生態環境系統既要持續做好疫情防控相關環保工作,支持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正常,還要扎實推進“十三五”規劃收官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重點工作,任務艱巨繁重。要堅定信心,在部黨組領導下,在前任班子的良好工作基礎上,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守護好祖國的藍天、碧水、凈土,不辜負黨中央的重托和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
會議強調,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的“交賬”之年。部領導班子同志,要按照孫金龍書記代表部黨組發出加強班子建設“八個約定”的號召令,在做到“兩個維護”、強化理論武裝、胸懷兩個大局、踐行初心使命、提高治理能力、涵養政治生態、改進工作作風、永葆清正廉潔上走在前、作表率,認真貫徹部黨組決策部署,扎實做好業務和行政管理工作,推進政務、業務和黨務工作協同高效運轉。
第一,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看到成績的同時,更要看到生態環境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巨大挑戰。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擔當和作為,馳而不息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以實際行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第二,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全球風險挑戰明顯上升,在國內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交織,又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生態環境保護務必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戰略定力,決不能再重回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搞一時一地發展的老路。要堅持新發展理念,走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之路不動搖,堅持依法治理環境污染和保護生態環境不動搖,堅持守住生態環保底線不動搖。
第三,必須突出“三個治污”,確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三個治污”,要害在精準,關鍵在科學,路徑在依法。在保持戰略定力前提下,要更加注重創新工作方法,因時、因勢、因事、因地采取靈活適宜的策略和辦法,扎實推進污染治理。突出精準治污,要認真分析影響環境質量改善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五個精準”,即問題精準、時間精準、區位精準、對象精準、措施精準。
第四,必須增強憂患意識,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態環境風險。要認真總結評估近期接連因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多起環境事件,緊盯“一廢一庫一品”(危險廢物、尾礦庫、危險化學品)等高風險領域,加大隱患排查,做到底數清、情況清、問題清、責任清、措施清等“五清”,盡量將隱患消除在未萌狀態。要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隊伍建設,妥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
第五,必須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建立健全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損害賠償的最嚴格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
第六,必須努力建設模范機關,不斷提升工作質量和效能。要全面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各項工作。
為有效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生產風險,堅決遏制非不可抗力導致的潰壩事故,根據應急管理部等8 部門《關于印發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山西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自2020年起,在保證緊缺和戰略性礦產礦山正常建設開發的前提下,全省尾礦庫數量原則上只減不增,不再產生新的“頭頂庫”(初期壩坡腳起至下游尾礦流經路徑1km 范圍內有居民或重要設施的尾礦庫)。到2022 年底前,進一步完善尾礦庫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完成所有尾礦庫“一庫一策”安全風險管控方案的編制,全面落實安全風險管控責任,基本形成尾礦庫安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
(一)健全完善落實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責任體系。
1.明確政府領導責任。
2.明確部門監管責任。
3.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二)嚴格落實準入條件,嚴控尾礦庫數量。
1.嚴格管控數量。
2.嚴格審查準入條件。
3.嚴格控制加高擴容。
(三)加強責任落實,有效防范管控安全風險。
1.加強安全風險評估管控。
2.加強管控“頭頂庫”安全風險。
3.持續提高尾礦庫信息化監管水平。
4.大力推進安全標準化創建達標工作。
5.建立健全尾礦庫應急管理和響應機制。
(四)提升綜合治理和綜合利用效能,壓減尾礦庫存量。
1.強化閉庫銷號和土地綜合治理工作。
2.科學合理推進利用尾礦資源。
(五)提升執法效能,推進尾礦庫安全監管依法治理。
1.精準聚焦,強化監督管理。
2.嚴格執法,確保安全生產。
3.形成合力,保護生態環境。
(一)強化組織領導,嚴密部署實施。
(二)加強輿論引導,提升風險意識。
(三)加大資金投入,提供有力支持。
(四)完善考核機制,強化監督管理。
根據中央出臺的礦業權出讓制度改革方案和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自然資源部《關于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試行)》、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甘肅省就推進礦產資源管理改革提出如下意見。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保護,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嚴格控制礦業權協議出讓,科學調整礦業權審批權限,簡化礦業權審批程序,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全面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發展規律的礦業權出讓制度。
以保障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行業綠色發展為中心任務,遵循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勘查、合理開采、綜合利用、安全生產的指導方針,建成“競爭出讓更加全面、有償使用更加完善、事權劃分更加合理、監管服務更加到位”的礦業權出讓體系,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資源效益和環境效益最大化,保障礦產資源國家所有者權益和礦業權人合法權益。
全面推進礦業權競爭性出讓、嚴格控制礦業權協議出讓、調整礦業權出讓登記權限、積極推進“凈礦”出讓、進一步強化礦業權管理、規范財政出資地質勘查工作、改革儲量管理工作、強化事中事后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