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甘肅蘭州730050)
化工導論是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本科生第三學期開設的必修課(32 學時),作為所有專業課程學習的基石,就像是一盞引路明燈為正在橫渡學海的當代大學生指明了學習的方向[1]。單元結構教學法是根據布魯納結構主義觀點將教材重新加以組織,同時汲取發現法、程序教學法和傳統的講授法的優點而創造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2]。
2020 年春季學期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而延遲開學,按照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工作的總體部署,我校根據省教育廳要求,積極組織開展線上教學工作。期間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借助騰訊群課堂、中國大學MOOC平臺在線課程,結合單元結構教學法完成了化工導論課程的線上教學。現將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本課程包括化工的地位與發展史、無機化工、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高分子合成化工、天然氣化工與煤化工、化學工程與工藝的科學基礎、精細化工等七個單元。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開始學習前,教師對每一單元的內容和重要性等做概括性的介紹,布置單元任務,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和思路。
在新的教學實踐模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激發學習興趣,并指導學生去學,即充當“組織者”,而不是單純地灌輸知識。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習熱情,教師在課前通過發布單元學習任務,方便學生針對任務自主進行預習。學生在自主預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在學習交流群里報告教師,方便教師及時地進行一對一指導。這樣,后期學生就可以根據任務有針對性地進行觀看視頻,進而對相關知識點進行鞏固。
在中國大學MOOC 平臺上,讓學生對相關單元進行視頻學習,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完成線上的思考題和單元檢測題。學生通過自學,促進了學習的主動性,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通過線上學習,學生已認識到化工行業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等都緊密相關,化工知識更是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能源、醫藥、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化工對國民經濟的作用和對人類的貢獻等是多方面的。同時,由于化工行業的雙面性、化工專業的學科綜合性、交叉性較強,以此引導化工專業學生更加深入地思考未來化工行業的發展及出路。以此提高對化工導論的學科價值認可度,教會其樹立正確的化學觀,在提高科學素養和思維能力的同時,又培養了化工專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為了檢查自學的情況,在群課堂讓學生報告自學的成果,回答相關提問,組織學生對有不同意見以及自學理解不深刻的問題進行群課堂討論。教師通過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結合群課堂討論情況,進行講評、訂正和總結,這樣可以快速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便于因材施教,在群課堂中對于重點、難點進行進一步講授。講完后讓學生完成相關作業,以此鞏固重難點內容。通過群課堂與學生互動交流,合理配置了學習時間,極大地提高了知識接受與傳授的效率。
在每一單元學習結束時,通過寫小論文以及布置一些綜合性的作業形式,促使學生將已學到的知識進行分類對比、概括、總結,使知識體系系統化,從而形成較完善的認知結構。通過前期的視頻學習,學生歸納總結了現代化工近年發展的新動向、新技術和新成果以及各領域有關化學工程與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典型工藝的生產過程。結課作業中要求學生結合化工行業所面臨問題,例如新世紀全球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需求以及化工資源匱乏與環境保護的挑戰等,完成一篇關于在全球興起的時代背景下現代化工發展趨勢的小論文。隨著認知結構的不斷完善,化工導論課程能夠幫助化工專業學生掌握專業的學習方法,進而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也必將成為能夠影響學生一生的重要一課。
單元結構教學法與在線課程相結合的教學實踐證明,通過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有利于做到“教為主導”與“學為主體”的統一,可以著重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