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娜娜
(江西服裝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江西·南昌 330201)
對高校而言,講政治關乎辦學方向,以及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和由什么人來培養人的重大問題。
第一,講政治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基本職責。高校是各種思想的“對話場”與意識形態的“交鋒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專業與骨干力量,必須主動擔當責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發表有損黨和國家利益的不當言論;遵守教學的政治紀律,作出示范,發揮作用。
第二,講政治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的主體內容。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內容安排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始終服從和服務于培育青年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增強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自信”這一核心理念和中心任務。因此,政治性與思想性是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中的主線和靈魂。
第三,講政治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需要具備的自覺境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與道德規范的傳播者與示范者,政治自覺應成為其必備的職業特質,這具體體現為三個層面:(1)正確的政治認知,即教師必須具備扎實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功底,同時對國家現行政治制度的合法性有充分認知;(2)堅定的政治態度,即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并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銳性與政治鑒別力;(3)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即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和使命有著清晰的認識,并自覺落實到教書育人的實踐之中。
2.1.1 政治素質方面
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需要有較高的政治水平和較強的政治敏銳性,在重大方針政策上必須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校在思政課教師招聘過程中,首先會進行簡歷篩選,新任思政課教師必須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思政課教師招聘的工作程序為:(1)思政部根據開設專業的教學要求,測算教師人數;(2)教務處根據教學計劃和開設教學班的實際,核實需求的教師數量,匯總后報分管副校長批準后交人事處;(3)人事處向外界發布思政教師招聘信息,核查應聘人員的條件。對符合招聘條件的人員,組織思政部對其進行面試和考核(試講);(4)考核合格者到人事處辦理聘任有關手續,并憑錄用通知書到思政部報到。
對尚未入黨的老教師,我們進行幫傳帶,鼓勵他們入黨。對經過教育仍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同志,我們一方面充分尊重其入黨自愿的權利,不強迫其入黨。但根據思政課教師選聘要求,對教師進行轉崗安排,調離思政課崗位。
2.1.2 道德素質方面
思政課老師更要加強道德修養,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學習,與時俱進,認真研判學生的思想動態,下大力氣找到適合新時期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
2.1.3 專業知識方面
根據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文件規定,新任思政課教師必須是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具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背景。(1)熟悉本學科的教學內容,掌握擬開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續,有教育的專業水平;(2)能認真鉆研教育科學,了解各教學環節的工作程序,掌握實踐、實驗教學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3)思維敏捷,口語清晰,表達能力強,富有開拓、創新精神。
高校思政課教師還需要:(1)在備課的過程中與時俱進,跟蹤并添加與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相關的內容。在涉及難點和熱點內容時,理論觀點要準確而嚴謹,理論推論要少而精,主要精力放在運用適當的資料,生動形象地闡釋和說明問題,用貼切的事實說明問題,使大學生隨時理解和接受。(2)跟蹤和解析各種社會思潮。要從大學生關心和追逐的各種社會思潮入手,最終解決思想體系和世界觀的深層面的問題。(3)深入社會實踐,不斷將自身研究與實踐成果轉化為教學素材和內容,并通過適當的教學方式加以呈現,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能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吸引力、感染力,達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潤物無聲”與“教化無形”的理想效果。
2.2.1 實施“思政課教師博士、碩士化工程”
為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改善師資隊伍的整體結構,學校實施了“教師博士、碩士化工程”。學校制定了《江西服裝學院關于碩士學位的教職工待遇的規定》《江西服裝學院關于教職工外出學習期間待遇的暫行規定》等政策規定。積極鼓勵教職工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為提升學歷的教師提供了課程調整、半工半讀等優惠政策;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職工增加學位津貼。
2.2.2 實施“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工程”
學校堅持實施“思政課教師能力提升工程”,通過各種渠道、形式,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培訓,使其逐步成為教學與科研的業務骨干。(1)所有新引進的思政課教師全部經過崗前培訓,初步掌握科學理蘊,了解教學規律,取得教育理論(教育學、心理學)培訓合格證書,持有高校教師資格證。(2)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到國內外名校進修和做訪問學者,不斷提高專業理論水平。(3)積極參加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組織的民辦高校師資各類培訓。(4)建立“導師制”,發揮老教師傳、幫、帶的作用。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的教學水平和學術水平。(5)組織指導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參加省級以上機關組織的各類教學競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及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使命,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師的職業價值和人才的培養質量。作為一名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長期以來,我校教師教書育人、敬業奉獻,為學校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問題和新挑戰,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師德師風建設制度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
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將教書育人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使教書與育人達到有機的統一,才能切實承擔起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
具體來講,包涵以下幾個方面:(1)熱愛祖國,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權威,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貫徹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得有損害國家利益和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言行,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沒有違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言行。(2)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為己任,終身學習,刻苦鉆研。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公正對待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不得損害學生和學校合法權益。(3)遵循教育規律,注重學思結合、因材施教,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嚴慈相濟,教學相長,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從事影響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兼職兼薪行為。(4)嚴謹治學,弘揚工匠精神,秉持教師本職,恪守職業道德,激發廣大學生以賽促學、努力拼搏、勇攀高峰,把我校的特色教學效果推上新臺階。(5)勇擔社會責任,傳播優秀文化,普及科學知識。熱心公益,服務大眾。主動參與社會實踐,自覺承擔社會義務,積極提供專業服務。堅決反對濫用學術資源和學術影響。(6)樹立優良學風教風,以高尚師德、人格魅力和學識風范教育、感染學生。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模范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正義,言行雅正,自尊自律,清廉從教,自覺抵制有損教師職業聲譽的行為。(7)熱愛學校,關心集體。樹立良好的團隊意識,自覺維護學校和集體的利益,為學校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對違反以上要求的不合格思政教師,我們根據量化考核的標準探索思政課教師退出機制,打破教師終身制的傳統觀念。這里退出包含辭職、辭退、轉崗等多方面因素和范疇。這樣才能將專業精通、素養合格,思想先進、素質過硬的教師留在思政隊伍中。同時,將專業薄弱、素養欠缺,思想落后、素質動搖的教師清除出思政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