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方
(臨澤縣沙河鎮花園小學 甘肅·張掖 734200)
對游戲化教學來說,讓學生體驗游戲,感受游戲所帶來的樂趣并非其開展實施的重要目的,而是要通過游戲化教學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保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才是其開展實施的重要目的。游戲化教學的開展實施以游戲為主要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個性特點,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從而掌握數學知識。
(1)游戲設計要有針對性。游戲是小學數學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關鍵因素,而其中游戲的設計又對數學教學效率產生著直接的影響作用,并非所有游戲都適合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故而,基于新課改模式下,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開展的首要原則就是要確保游戲設計的針對性。對教師而言,在進行游戲創設時,就要基于學生學習實際,學校教學資源,并緊緊圍繞教材內容選擇適當的游戲模式,設計游戲內容、游戲環節,從而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知識,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2)游戲規則應簡單易懂。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是保證良好秩序,保證事物朝著既定方向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小學數學游戲教學中,規則就是保證游戲有序開展,進而達到教師既定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娛樂效果的基礎保障。對小學生而言,游戲規則的設計應當符合小學生當前的認知水平,使小學生對規則有清楚明確的了解,簡而言之就是小學數學游戲化課堂的游戲規則應簡單易懂,并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現狀。若游戲規則過于復雜,小學生無法實現透徹理解,就會影響游戲的開展和新知識的傳授。
(3)游戲的全員參與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游戲化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而基于新課改對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游戲教學中還需遵循游戲的全員參與性,兼顧到每一名小學生,使其積極主動的全面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為此,教師不但要關注積極性、主動性較高的學生,而且還要學會正確引導、積極鼓勵慢熱型的學生,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使全體學生感受到游戲教學所帶來的樂趣,進而在“玩中學、學中玩”。
(1)針對教學內容設定合理教學目標。若想實現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后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師就需基于教學內容,在課前確定好游戲教學目標。以“認識圖形”的教學為例,本章節內容主要是教會學生認識角、長方形與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基于這一教學內容,教師根據學生學習實際確立了“了解什么是角、什么是長方形、什么是正方形、什么是平行四邊形”以及“如何區分長方形與正方形,如何區分平行四邊形”的教學目標,基于這一教學目標教師設計了“玩七巧板”的游戲。首先,正式上課前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講授了一定的幾何圖形知識,接著利用拼七巧板這一游戲加深學生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在學生對這些圖形有了基礎認識后,教師再進行詳細的講解,最后在留出一定時間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根據所學將打亂的七巧板拼成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可采取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如此在學習氣氛輕松、高漲下教學目標得以實現,同時也強化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
(2)設置體驗性的趣味游戲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設置體驗性較強的游戲教學活動,可有效促進小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進一步提高,進而使小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根據教學實際適當增加游戲體驗流程,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所學知識在相關情境中的運用,換而言之游戲體驗流程的增加是基于學生學習過程的一種情境化體驗教學,當然其也是基于游戲內容之上的教學活動,而增強學生游戲體驗的最大益處在于可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強化學生參與游戲教學活動的體驗,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以“比較”教學為例,本章內容主要是教會學生認識數的大小,并學會區分。除了采取其他游戲教學外,為加深學生對數字大小比較方面的理解和運用,教師可設置“貨比三家”的體驗游戲。分別設計三個不同的商店,然后抽選三名學生分別扮演三個商店的店員,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的鉛筆、橡皮擦、作業本等身邊的物品進行標價作為三個商店中的代售商品。接著,教師再隨機抽選幾名學生扮演顧客到商店購買。其次,“顧客”在購買商品時,教師要提醒注意商品的金額大小,并讓他們比較相同物品在三個商店金額的大小。通過這樣的游戲體驗,使得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既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促進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3)利用互動性游戲提高教學效率。游戲化教學模式并非教師一個人的教學活動,而是需要全班學生的整體參與,是一個整體性的教學活動。在開展游戲教學時,通過學生間的有效互動可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針對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課堂教學實施的特點和小學生的個性特征,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開展游戲化教學,進一步保障游戲化教學的教學成果。以“除法”的教學為例,本章教學內容主要是教會學生除法知識。針對大部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仍不夠充分的現狀,教師就可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強化應用。在具體的游戲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然后先教會學生如何運用除法知識進行運算,接著給每組學生選擇10-20道除法題目,并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計算完畢且全部正確的為獲勝方,獲勝的小組可以獲得教師事先準備好的獎品,而失敗的小組就要接受一定的懲罰,比如扮演小動物、表演小才藝等。
(4)利用游戲教學鞏固所學知識。對大部分小學生來說,由于認知水平不高,對于知識的掌握還停留在表層,若不加以鞏固或復習,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遺忘。因此,教師還需定期幫助學生回顧所學知識,并鞏固復習。以“混合運算”為例,為使學生對混合運算這一知識點更易掌握,教師要先幫助學生復習加、減、乘、除的運算法則。此時,教師可采取“開火車”的游戲,由教師先在黑板上列出“4+3×(6-2)-3÷1×(3+2)”,然后教師再抽選幾個學生依次上臺進行計算,并詳細列出計算步驟,而其他學生則將計算步驟列在作業本上,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計算步驟和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列出正確計算步驟和結果,從而幫助學生鞏固運算法則。
通過上文中對小學數學教學游戲化開展原則及開展措施的分析來看,開展游戲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小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就是要僅僅圍繞學生這一主體進行游戲的設置,從而使游戲化教學的作用得到發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