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曉瑩 劉 靜 閻長虹[2]
([1]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江蘇·南京 210089;[2]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建筑產業具有產業鏈長、帶動力強、貢獻度高的特點,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和富民安民的基礎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產業發展迅速,但產業現代化水平不高,建設周期長、資源能源消耗高的問題長期存在。如何推進產業標準化,提升科技含量和生產效率是當前建筑產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傳統建筑方式進行優化和發展已經成為了目前我國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自2013年以來,國家頒布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政策文件,對我國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建設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和發展路徑。在2016年2月6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和2016年9月27日通過的《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等綱領性政策文件中,明確要求,未來10年內,我國的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的比例將達到30%。
江蘇省作為國家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省份和建筑大省,一直高度重視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建設工作。在2014年12月9日江蘇省政府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文件中明確指出,以發展綠色建筑為方向,以住宅產業現代化為重點,以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以新型建筑工業化生產方式為手段,著力調整建筑產業結構,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持續推動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為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2017年2月14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江蘇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在新建建筑中加快推廣應用預制內外墻板預制樓梯預制樓板的通知》。在2017年3月21日發布的《江蘇省“十三五”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規劃》文件中,明確提出,江蘇省將大力發展以“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運營”為主要特征的建筑產業。建筑產業現代化是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性舉措,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提升建筑品質和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到2020年,江蘇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將達到30%,成品房比例達到50%,民用建筑全面落實75%的節能標準,將為全省增加近萬億的建筑市場。因此,按期完成既定目標,培養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技術人員及專業人才刻不容緩。
土建類專業如何實現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全面提升建筑品質、建筑業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目標,人才培養是其中一項迫切而又長期的關鍵任務。教材是教育教學的主要載體。針對預制構件的生產、運輸及質量管理,目前國內及省內高校還沒有正式出版的教材。就這一現狀,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規劃編寫了《預制構件生產與質量管理》一書,填補了建筑產業現代化無高校教材用書的空白。裝配式建筑課程的設立,夯實了高校對裝配式建筑人才培養的基礎,為建筑產業升級提供人才支撐和儲備。
教材內容編寫需要符合學習者對新知識學習、接受和消化理解的規律,在編寫過程中課題組從預制構件生產廠的規劃設計布局開始,依次介紹了多種預制構件生產平臺、預制構件生產材料的特性與選擇、預制構件的生產過程、預制構件的質量檢驗與預制構件的運輸等相關專業知識。每一個模塊內容,都經過精心設計和打磨,為學習者構建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幫助其系統性地學習和理解預制構件生產的全過程。
在教材編寫過程中,課題組考察了許多工程項目實例,多次參觀預制構件的生產現場,收集了大量的一手生產數據信息,為教材的編寫提供了豐富詳實的資料。教材所使用的數據,均嚴格參照國家現行行業規范標準,符合行業要求。數據準確性高、可信度強。
在當前國家大力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和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大背景下,課題組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建筑行業從業者、相關構件生產單位從業者及結構設計行業從業者等鎖定為教材的目標使用人群,旨在幫助其能夠真正掌握預制構件在生產、運輸及質量管理中的關鍵技術,為建筑產業現代化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教材編寫課題組以東南亞地區及江蘇省預制構件生產、運輸及質量管理要求為切入點,引用的圖表、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多數出自香港、江蘇等地區。與此同時,生產流程及運輸要求,符合國家建筑行業的相關規定,教材在全國范圍內同樣適用。
現已發行的裝配式建筑著作中,內容多為裝配式建筑施工和裝配式建筑設計,關于預制構件生產部分的內容,只是泛泛而談,沒有進行系統性介紹。在該教材編寫過程中,課題組充分考慮預制構件生產工藝的完整性,章節內容包括預制構件制作工藝、模具設計與制作、預制構件材料及其檢驗制備、構件生產、構件堆放運輸和構件質量檢驗等。教材內容涵蓋了預制構件生產工藝的全流程,內容詳細,結構完整。
課題組重點研究了國內外預制構件的生產工藝,力求全面介紹現有生產模式,并在其基礎上,以主流生產模式為主軸,研究預制構件的生產過程。當前,國內主流的預制構件生產模式為固定模臺式。本教材系統詳實地介紹了固定模臺式預制構件生產所需的廠區配置、模具、原材料、制作工藝、堆放區域和運輸設備等方面知識。
(1)建立校企合作,聚焦建筑行業市場需求。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迅猛,市場急需大批相關的技術及管理人員,為提升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助力建筑行業的轉型,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和相關企業建立了深度的產學研合作。課題組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臺的優勢,嘗試從成熟企業中萃取實踐經驗,結合理論知識,探索裝配式預制構件生產、運輸及質量管理的理論教學體系及實踐教學路徑,以期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的現代化建筑產業人才。
(2)建立實驗室,優化教學實踐平臺。目前,國內預制構件制作生產的教育實踐基地相對較少,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重視實踐教學的研究與培養。學校建立了BIM實驗室、裝配式模型實驗室、裝配式建筑材料實驗室等相關教學實踐平臺,將裝配式建筑行業最前沿的實踐教學融入課程體系中,確保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培養動手實踐能力。
(3)教材受眾廣,助力行業發展。在教材規劃編寫初期,課題組就明確了教材的定位。該教材不僅是高等院校土建專業本科生的課程教材,同時也是裝配式建筑行業技術、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具體受眾包括:①土木工程及巖土工程專業在校生,培養其相關方向的技術和管理知識,拓寬就業面;②相關技術工人,通過培訓可從事預制構件生產技術工作;③管理人員,通過培訓可勝任預制構件生產行業的管理工作;④預制構件生產人員,可為其提供相應的技術培訓及輸送相關技術管理人才。
綜上所述,《預制構件生產與質量管理》是目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急需的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材,期待該教材為我國建筑產業的現代化和裝配式建筑行業的人才培養發揮其應有的價值。課題組歡迎并期待兄弟院校的同行們和裝配式建筑的從業者們就本書內容展開進一步深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