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萍
(臨沂大學外國語學院 山東·臨沂 276000)
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質是一種學習方式。而混合式學習模式與傳統學習方式的最主要區別就在于:它不僅是對學習媒體、學習要素以及學習內容這三者的有效混合,而且還是對在線學習、課堂學習以及自主學習等學習方式的有效結合,由此可實現最佳的學習效果。
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兩個層面對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內涵進行理解:一方面,混合式學習模式是指線上與線下學習的結合,師生雙方可以充分利用線上線下的學習資源,實現課堂學習與網絡學習間的無縫對接;另一方面,混合式學習模式指涉的是“學”與“習”的混合,這突破了部分師生對“學習”真正內涵的傳統認識,主張將“學”與“習”區別認識,有效幫助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與整合,最終實現知識的有效應用。
(1)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根本目標與教育的根本目標相同: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因此,混合式教學和學習模式下的基礎英語課堂不再是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知識填鴨場所,英語教學的目標也不再止步于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掌握,而是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這種模式下的基礎英語課堂格局是: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具體來說,英語教師需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并設置階段性的學習任務。此外,在學生進行知識搜索、問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予其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2)保持線上線下的平衡。線下學習存在局限性較強的問題,而線上學習則有著系統性不足的問題。“互聯網+”時代基礎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是對前二者各自優勢的充分利用,這種模式雖然重視互聯網技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但也并不離“本”,即英語教師仍然需要以實際的教學情況為根據,在線上學習與線下學習之間找到平衡點,積極協調好各項學習要素,從而實現線上與線下組合的最優化。
(3)兼具探究性與反思性。較之于傳統模式,“互聯網+”背景下的基礎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雖然無論在學習資源方面還是在教學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程度的突破性,具有探究性特點,但也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反思。具體而言就是,學生在學習或討論的過程中,可以以學習資源為工具不斷自我糾錯,反思并總結自身存在的學習問題。此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等也能夠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或者小組討論的過程中進行反思,而英語教師只是充當過程把控的角色,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提示與指導。
所謂翻轉課堂,是一種誕生于互聯網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課堂,而是有效對接了線上學習與課堂教學兩種模式,使教師能夠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為學生打造一種極具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具體而言,舉措可以分為課前、課中以及課后三個階段。
(1)課前預習階段。在制定了明確的教學及學習目標之后,英語教師需要以目標為導向,以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難點作為根據設計好微課。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同時在其中放入緊扣內容的問題以及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以自身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來把握自己的預習學習進度,同時記錄在預習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疑惑。
(2)課堂教學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在意的通常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課堂秩序,二是課堂教學。首先,應用混合式學習模式,英語教師可以在有效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把控好課堂秩序。再者,通過對課堂講解與網絡教學這二者優勢的結合,英語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點回顧,實現其對已學習知識的更深入理解。以口語知識點回顧為例,英語教師除了可以通過示范發音、進行詞組搭配等對學生進行指導外,還可以播放音頻、視頻等以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
(3)課后復習階段。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平臺給學生制定課后復習方案、布置課后復習任務等,從而進一步鞏固學生在上一階段中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強化英語學習效果。
傳統的“聽—講”式基礎英語課堂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果欠佳等問題。因此,基礎英語教師應該豐富微課、慕課等網絡學習資源以提升基礎英語這門課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向學生提供學習資源之前,基礎英語教師還應當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根據,對資源進行層次與類別的劃分,即將學習資源分為課堂學習資源與課外學習資源、必看學習資源與選看學習資源、基礎性學習資源與拓展型學習資源,等等。此外,若從網絡學習資源的類型這一角度來說,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英語教師可為其提供的,除了一些視頻資源以外,還可以包括網站資源,比如與基礎英語這門課程相關的精品課程網站,或者其他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學習資源網站等。
“互聯網+”時代為基礎英語混合式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實施帶來了網絡學習平臺這一重要工具,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打破了傳統教室教學模式的限制,大大拓展了基礎英語教學空間的同時,也為師生間的更多有效互動提供了基礎。鑒于此,基礎英語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并利用網絡學習平臺的優勢,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移動學習環境以激發其英語學習能動性,與此同時,教師也要不忘“領路人”身份,引導學生更好的利用網絡平臺優勢增加英語知識積累。
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現,絕對離不開教師這一核心角色。教師若沒能真正了解這種新型學習模式的內涵,就會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盲目照搬等問題,最終導致教學任務的失敗。因此,基礎英語教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提高自身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英語教學能力。
(1)創新基礎英語教學觀念?;A英語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線上線下學習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礎上給予其具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及評價。
(2)提升互聯網技術水平?;A英語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不要固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致力于先進教學方法的學習與掌握,努力提升自身的互聯網技術應用能力。
(3)完善基礎英語課程設計內容。在課程內容的設計過程中,基礎英語教師不僅要注重內容的創新性,且還需要注重階段性知識內容間的連貫性、系統性,以保證學生可以體驗到一個循序漸進的英語學習過程,不會因為內容的碎片化等問題而喪失學習興趣或信心。
脫離了單一化的評價體系是對教學過程的有益補充,不僅評價過程更加透明,而且評價結果也更公平,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基礎英語混合學習模式要求教師必須要遵循包括分層評價、學生自評以及小組互評等方式在內的多元化評價標準,有意識地將評價重點向學生的學習過程傾斜,從而完成對學生客觀而全面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