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欣
(新疆師范高等??茖W校(新疆教育學院)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課程思政,即將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大學語文課程亟需進行“課程思政”改革。大學語文聽說課基礎性、多元性、人文性等學科特點,為大學語文聽說課程實施“課程思政”提供了可行性。大學語文聽說“課程思政”應梳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結構,調整課程內容,內容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優秀傳統文化為精神源泉,以理性人格境界、科學文化素養為目標,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充分挖掘思政教育資源,準確把握思政教學內涵,確保大學語文聽說課堂教學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踐行“立德樹人”教育宗旨,培養掌握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聽說技能的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合格的社會主義陣地建設接班人。
本文以對新疆師范高等??茖W校預科教育學院預科語言課課程思政實施情況進行調查,獲得有效《預科語言課課程思政實施研究(學生問卷)》929 份,了解學生對課程思政的認識、課程思政的認可度、課堂評價等方面信息,探究大學語文聽說課“課程思政”教學策略。
(1)有84.5%的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十九大精神屬思政教育內容,62.22%的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內容屬思政教育內容,僅有43.38%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方面內容屬于思政教育內容。
(2)認為在專業課學習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學生占69.54% ,重要的占28.2%,認為不重要的僅有0.54%。
(1)認為在專業課教學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對專業課的學習有很大幫助的學生高達94.83%,認為沒有幫助的學生為1.61%。
(2)有65.12%的學生認為專業課融入思政內容不會影響專業課學習效果。有21.64% 的學生認為有一些影響,13.24%的學生認為影響很大。
(3)有96.77%的學生對加入思政元素的課堂的總體評價是很有趣,很喜歡聽課。有2.05%的學生認為沒有意思,不想聽課。
(4)有55.65%的學生認為其教師在每節課上課前幾分鐘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41.23%的學生認為其教師是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有2.91%的學生認為其教師是在出現違紀現象的時候對全班學生進行教育。
(1)有71.15%的學生認為作為新時代大學生,非常有必要學習掌握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28.42%的學生認為有必要,0.43%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
(2)有72.12%的學生,希望獲得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思政知識,有72.12% 的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十九大精神的思政知識。
(3)有13.02%的學生不希望在專業考試中加入思政內容的考試題目,有85.47%的學生認為可以加入部分考試題目,有1.51%的學生認為加入不加入無所謂。
綜上可見,學生課程思政的必要性有一定認識、對課程思政的認可度較高,對課程思政的總體評價較高,認為思政元素的加入使得課堂變得有趣,對專業課學習有所幫助。需要注意的是:思政課內容認知中有所偏差僅有43.38%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方面內容屬于思政教育內容,但有72.12%的學生,希望獲得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思政知識。
有21.64% 的學生認為專業課融入思政內容有一些影響專業課學習效果,有13.24%的學生認為影響很大。有為數不少的學生不希望在專業考試中加入思政內容的考試題目。高達半數的學生反饋其教師在每節課上課前幾分鐘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怎么樣巧妙地融入課程教學,怎樣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思政元素,減少對專業課學習效果造成影響,是需解決的問題。
教師必須根據學校課程體系設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梳理課程結構、教學內容、教學教法等,對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進行設計和實踐,實現課程知識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統一。“課程思政” 的聽說課還是語言技能課,思政內容應適度、適量,更要注重方式、方法。
(1)將思政教學內容與聽說課程的文學性相結合,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語文德育的功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潛移默化式為優,滲透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融入的思政元素從聽說課程的文學性中挖掘;從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內政外交政策重要精神中挖掘;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挖掘;從學生所需的所喜的社會文化、校園文化中挖掘。
(2)遵循強化動機原則,堅持學習者為教學的主體,學習者是一切教學活動的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也是做人的工作,所以要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強化內在動機從趣味性著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感,如:引導學生多交際朋友,拓展二語朋友圈,引導學生參與社會熱門話題討論,話題可以是“國民英雄”也可以是“娛樂”“明星”、可以是“具有地方特色中國美食”等”,繼而引入“仰望星空”“愿景未來”,讓其對學習、對生活充滿興趣,甚至是積極向上的表現欲。強化外在動機從實用性、獎勵性機制著手,如開展推優比賽、頒發獎勵證書,小組今日明星等,引導學生“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圓中國夢而讀書”。
(3)遵循因材施教原則,結合學習者的年齡、社會背景、求學動機、性格特點選擇思政教學內容,如:預科學生,對目標院校、對大學的生活充滿了向往,可在課程中介紹目標院校省市的基本情況,風土人情、名勝古跡、歷史名人、文學作品等,延伸至“絲綢之路”經濟帶等內容。
(4)采取激勵、延時、非有錯必糾評價機制,以激勵性評價,教師對做出正確的回答的學生及時做出肯定,避免產生的“焦慮心理”。采取延時評價的策略,在討論交流環節使學生的思維趨于活躍后,再引導學生互評,讓學生在互評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和積極的情感。非有錯必糾的評價,教師給學生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 鼓勵學生用他們愿意的方式回答問題,只糾正那些原則性錯誤,原則性的錯誤則是指如: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觀點。
本文以《MHK 全攻略口語考試》為語文聽說課教材,進行教學案例分析。教學對象為備考MHK 三級的學生。MHK 是專門測試母語非漢語的少數民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者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水平的國家標準化考試,口語考試是其重要組成部分。此書則是口試輔導書,其緊扣考點。書分為三個單元,第一單元為朗讀題訓練,第二單元為回答題訓練,第三單元是模擬題訓練。
(1)第一單元,共計6 課,主要進行語音部分的學習及訓練。第一、二課為韻母訓練、聲母訓練,采用潛移默化式的隱性思政教育較為合適,如:講解“二合元音韻母ai”,教學內容除了其是由幾個元音組成的前響復韻母,元音滑動的過渡音等語音知識,還需引入“愛班級、愛家鄉、愛祖國”等詞語進行思政教育,不必進行過多解釋,只灌耳音,營造氛圍,起“潤物細無聲”之效。
(2)第二單元,共計3 課,回答題訓練,則可進行較為直接教學法,“開門見山”地進行思政教育。
如第六課閱讀題回答訓練,如何通過問題“你怎么看待理想與現實的關系” 達到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使學生分角色扮演不同職業的人,直觀而真切地領略不同志向、不同態度擁有的不同人生;師生共同交流對自己人生有指導意義的榜樣,于典范中得到人生志向的啟迪;再結合個人實際,討論師生的志向追求;討論學生未來所需具備的職業素養,職業道德、職業技能等。借課堂,引導教育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爭做中國夢的實踐者,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以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使命擔當。
如第七課介紹題訓練,介紹自己的家鄉這一話題。在教學時,便可分階段循序漸進教學。先介紹新疆美麗富饒、景色怡人、瓜果飄香,再介紹新疆姑娘貌美如花,新疆小伙兒才高八斗,繼而介紹新疆人民熱情好客、勤勞勇敢、多才多藝、能歌善舞,熱愛家鄉,我們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維護民族團結,各族兄弟姐妹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的生活也像石榴籽一樣甜蜜,像石榴花一樣火紅。也可以首先引入家鄉美食這一話題,比如馕的制作、抓飯的制作過程,繼而引入馕的制作者美麗勤勞的新疆人。
(3)第三單元為模擬題訓練,模擬試題(三十九)閱讀材料為環境污染的原因”,問題為“我們應該如何保護環境?”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取任務型教學法,將學生分成小組,并分配不同的任務,如:環境污染的現狀、環境污染的惡果、如何保護環境等,注意在舉例時不一定是我國的例子,如:倫敦—“霧都”“光之城”,意在說明并不是國外的一切皆好,要客觀辯證地發展地看問題,引入我國綠色發展的理念,“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我們應提高自身環境保護意識,并且以身示范向周圍的人宣傳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