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愛梅
摘? 要:初中生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隨著新課改的完善,素質教育要求初中院校對于初中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加以重視,采取相關的措施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們的核心素質能力。該文就新課改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闡述,旨在更好地培養和鍛煉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核心素養是在新課改下所提出的一項新概念。核心素養的提出,使得各院校對于教學秩序進行了重新的規范,也對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 初中生? 道德與法治?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c)-0073-03
The Path Analysi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Quality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AI Aimei
(Minqin Sixth Middle School, Wuwei, Gansu Province, 733399 China)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quality education requires junior high school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junior high school,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r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and elaboration on the moral and legal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iming to better cultivate and exercise students' core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Core literacy is a new concept put forward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oposal of core literacy mak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 regulate the teaching order, and also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Core literac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strategy
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一定要對整個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和創新,努力實現教學方式和學科方向的融合,最終達到實現初中生核心素養全面提高的水平。
1? 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核心素養的內涵
對初中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打破以往的固有式思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從必備技能、價值觀、性格品質等方面對初中生進行培養和鍛煉,將該理念進行具體化。核心素養的重點是從學科的基本問題進行著手,有效地強化學生的各項能力,具體到道德與法治學科,爭取做到從三維目標到整合效果的轉化。在政治方面,需要培養有思想、有目標的公民;在科學精神方面,需要培養有內涵、有文化的公民;在法治方面,需要培養守規則、懂誠信的公民;在公共參與方面,需要培養有責任、有觀念的公民。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學生需要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通過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師也需要從關注學生的知識成績轉化為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表現。
2?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課時分配時間較少
在初中教學當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所占的分數比較少,因此學校分配的課時也相對較少。對于教師來說,課時較少十分不利于老師進行課程的深入講解。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需要對課堂進行時間控制,但是一些老師無法很好地分配時間,導致前松后緊或者前緊后松的情況出現,這也使得學生無法很好地獲取知識。且課程教學課時不夠充分也使得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缺少深度,導致老師不能對學生進行深刻的引導,學生也無法進行深刻的思考。
2.2 缺少專業教學人才
在一些地區,道德與法治課程只是作為副課,其院校的重視程度不足,且沒有引入專業教學人才,這樣的局面導致很多的高等教育在進行招生就業時存在偏差。在新課改下,道德與法治課程要求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學校對于政治、文化類的專業性人才較重視,忽視了道德與法治專業人才的培養。此外,培養專業人才所要耗費的時間較長,因此造成教育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出現,進而導致道德與法治專業教學人才缺乏。
2.3 學生學習意識淡薄
初中生的心理還不夠成熟,但是卻有著個人的想法,他們內心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同,導致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偏成熟化,這也使得一些初中生對于道德與法治的認知出現偏差。初中生不愿意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上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意識較為淡薄,且學習態度不端正。受傳統教育教學的影響,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自身都過于注重成績,而忽視了對于道德與法治的學習。
3? 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3.1 研讀教材,明確核心素養培養目標
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之前,老師需要提前進行準備,對于教材內容有足夠的掌握,然后撰寫對應的教案,對教學的目標進行明確。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老師加強核心素養意識,經過對課本的深入研究,有效地判別教材當中哪些內容包含了核心素養、需要采取怎樣的方式進行教學等。當明確教學目標之后,老師在進行課程授課時才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教學策略,以便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例如,可以把“師生之間”的關系當成教學案例,這樣的案例具有真實性和熟悉感,利于學生接受,老師在備課時也要充分考量課程中所涉及的核心素養,依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制訂明確的教學計劃,通過該節課的學習,學生對于師生關系持怎樣的觀點和態度,老師可以進行提問也可以讓學生主動分享,學生在進行發言時老師要給予肯定的眼神,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3.2 創設情境,提高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
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時可以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情景式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快速地融入學習當中,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對“我國的基本制度”相關內容進行學習時,老師需不斷地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及思維品質。所謂思維品質指的是利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對于學習生活中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進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的一種能力。另外,政治認同指的是對于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可和尊重。要想更好地實現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需要進行創設情境式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為了幫助學生對于我國的政治制度能有更多的了解,需在課堂上創設情境,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現一些資料和信息。然后讓學生進行思考和交流,老師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指導,讓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和思考。在導入學習內容時需要新穎,以便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得他們能夠主動學習,在良好的氛圍下能夠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最終能夠對我國的基本制度產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這不僅可以培養和鍛煉學生們的思維品質和政治認同,還能夠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3.3 生活化教學,增強道德與法治課堂效果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學的方式進行,通過真實的案例使學生獲得更加具體、形象的認知效果。當然,老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生活中的場景進行展示,使得學生可以很快地融入生活化場景當中,通過真實生活所展現的教學內容來對學習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知,進而提升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另外,也可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把道德與法治相關內容充分地融入生活中,從而使得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行生活化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道德實踐來強化初中生的思想道德與法治意識。在七年級教學課本中,對“生命的思考”這一內容有著重要的意義,需要老師進行深入教學,因此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革命紀念館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對革命英雄人物相關事跡具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來感受生命的價值,懂得珍愛生命愛護自己。通過生活化教學和活動實踐,不僅能夠豐富教學資源,還可以幫助學生收獲課本之外的知識和內涵。
4? 結語
總之,對初中生進行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時,要想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一定要老師和學生互相配合,依據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老師創新教學方式,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創建一個以學生為本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新模式,有效地強化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質量,進而推動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 左艷.新課改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分析[C]//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685-687.
[2] 羅惠成.核心素養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70-71.
[3] 劉磊.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16):358-359.
[4] 尹祝慶.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小欄目”設置及其教學方法探析[D].合肥師范學院,2020.
[5] 田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友善價值觀培育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20.
[6] 丁怡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情境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信息技術條件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策略的探索與研究》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GS[2017]GHB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