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越霞
【摘要】在新的社會發展形式之下,我國正向著全球化的方向發展,教育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不僅要教好理論知識,同時更要加強教師師德建設,這也是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的精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為此,本文主要結合當下社會現狀,探討如何有效的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建設。
【關鍵詞】小學教師;師德建設;必要性及對策
教育的質量水平影響著國家的發展,教師的素質影響著教育的質量,而在教師素質中,師德最為重要,如果一名教師沒有崇高的職業道德,教育將成為空談。師德是一名教師工作狀態、事業心、責任感的綜合體現,良好的師德是推動素質教育發展的力量。在新的社會形式下,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建設顯得更加重要。
一、在新形勢下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必要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展尚未成熟,正處于思維的啟蒙階段,他們的三觀并未完全形成,小學時期教師主要講授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為初高中的學習奠定基礎,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道德教育,將會影響到他們今后的發展。小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除了教授理論知識以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三觀,首先自身要有優秀的品德,良好的師德,才能做到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往好的方面發展,教育也才會具有說服力。現代教育推行的是素質教育,就是要擺脫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不僅要加強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生處于懵懂期,需要教師的引導。由此可見,學生素質教育推進的關鍵在于教師,只有教師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加強對教師的師德建設,才能夠更好地實施素質教學,推動小學教育的發展,將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
二、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建設的有效對策分析
第一,不斷完善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首先,應當完善關于教師師德建設方面的各項制度,使師德建設制度化。如在教師聘任制度上,必須嚴格教師教師執證上崗,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在考核制度上,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獎懲機制,獎勵是激勵教師更好的發展,懲罰是對教師起到一種約束作用。其次,在學校的管理上,需要為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師師德建設環境,積極開展一些具有意義的教師團體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學術交流,促進教師師德素養的不斷提高。學校領導應建立民主的意識,從教師的實際角度出發,耐心聽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學校還要仔細分析教師在師德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加強師德建設。
第二,教師要明確師德建設的具體內容。師德,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精髓,是教師的靈魂,要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建設,首先要讓教師明確什么是師德。“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這二十四個字已經將師德建設的內容簡潔明了的表述出來,但是教師在實際實踐的時候并不簡單,既要擁護黨的領導,又要忠于、熱愛教育事業,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般去對待,關注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既要教授知識,又要開展德育教育,自身要做到以身作則,嚴格規范自己,堅決抵制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風氣,不能為利益蒙蔽了雙眼,在生活和教學中要為學生做好表率作用,學生在學習,教師自身也要不斷的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教師只有知道何為師德,才能夠去踐行,不斷加強自身的教師道德素養。
第三,嚴抓小學教師師德紀律。教師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雖說已經有了明確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但是并非所有教師都能夠自覺地按照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開展各項工作,小學又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因此,要嚴抓小學教師的師德紀律,規范教師行為,以免教師的不良行為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的教師會認為小學生不懂事,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者接受家長的財物,不能做到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學生。有的教師私自在外開班教學、進行有償家教,或者是在上課時間做一些與上課無關的事情,亦或者是不注重自身的言行,無法做到言傳身教等行為,都直接影響了學校的風氣,阻礙教師師德建設的開展。為此,要加強教師師德的管理,嚴抓小學教師師德紀律,加大對教師的監督力度,對于一些嚴重違反師德的行為,要進行嚴肅處理,才能夠真正地推動師德建設的發展,形成一個良好的師德師風。
第四,教師要做到知行統一。首先,教師不僅僅要知道如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懂得如何與學生相處,與其他教師相處,與學生家長相處,只有將各方面的關系協調好,才能夠高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這也是師德建設要求的一部分。其次,教師要學會調節自身的壓力,消除負面因素的影響。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有時候教師跟學生講道理學生未必能理解,甚至還有的學生在課堂上調皮搗蛋,或者是有的家長不理解教師的工作,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全都責怪到教師身上,這些都會給教師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而教師自身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調整壓力,擺正心態,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包容和耐心,給予家長更多的理解,做到感同身受,以采用合適的方法處理學生和家長的問題,增強學生和家長對自己的認同感和信任感。
第五,教師要做到與時俱進。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教師教學也要與時俱進,不能默守陳規,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鉆研自身的學術,積極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獲取新的信息和知識,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視野,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從學校的角度出發,應當定期組織教師經驗交流會和教師培訓會,在培訓內容上,包含專業知識的培訓和思想道德的培訓,從教學手段和教學精神兩方面著手,優化教學質量,加強教師師德建設。此外,還可以組織校外教師交流,學習其他學校的教學方式,結合自身教學方式和學生特點,進行相互融合,使教學能夠更加適應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
綜上,在新形勢下加強小學教師師德建設是一種重要的精神表現,是知識與素養的綜合體現。教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者,教師的師德對學生各方面素養的形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一定要規范自身的言行,提高自身道德素養,正面引導和鼓勵學生,穩穩的、踏實的走好每一步。
參考文獻:
[1]楊新秀. 新形勢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途徑分析[J].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2018(04):115-118.
[2]康紅艷. 信息化在新時代中小學教師師德建設中的必要性研究[J].新一代:理論版,2020(00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