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
記得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那一瞬,面對一群活潑好動的小精靈,一時間我竟不知所措;而當孩子們一聲聲地喊著“老師”的時候,我才驀然發覺自己已然肩負起教育的重任。時至今天,我在教育崗位上已經奮戰了二十幾個春秋,從一名帶班教師走上了管理崗位,對教育的熱愛也從最初愛班里的每一個孩子,轉變為愛園里的每一個孩子、每一名教師。在師德建設工作中,我融入真情實感,努力去發現教師、讀懂教師、引導教師……這樣的管理似水柔情,帶出的是一支作風優良、師德過硬的團隊。
用對話感化教師的心
開學初,新教師劉老師工作認真負責,但在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順暢,與家長出現彼此不信任的狀態。我親自找其談心,傾聽她的所思所感、困惑與煩惱。聽完之后,我引導她嘗試站在每天早起晚睡的家長的角度,再把問題理一理,換位思考使她發現了自己思維方式上的局限。我鼓勵她說:“‘95后教師在家還是孩子,但一出家門就是人民教師。你們朝氣蓬勃,正是追求理想、發揮智慧的好時候。家園協同,教育才會形成合力,我相信你一定會做好!”
沒過多久,劉老師與幼兒和家長建立起友好和諧的關系。在全園大會上,部門領導將這一事例繪聲繪色地講給了每位教師。此后,劉老師越來越積極,態度越來越認真。面對業務干部提出的備課意見,她一次次進行調整;園內的講故事比賽,她積極參加,并代表幼兒園參加區內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此后,我們成立了對話小組。每月干部都會與教師對話,了解他們的工作,解決他們的困惑,為培育良好的師德素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用記錄詮釋教師的愛
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帶領和指導教師們記錄幼兒“游戲故事”,幫助教師們真正地看見兒童、走近兒童。
在戶外區域的設置上,教師與幼兒進行討論,記錄幼兒的話語,捕捉他們的興趣與需要,設置了泥巴廚房、真人CS體驗館等。教師通過觀察、記錄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行為的“發生”,學會站在幼兒的視角,看見他們的興趣點和探索需求,從而在材料投放、環境創設、師幼互動等方面,給予幼兒自主學習、自信創造的空間,讓幼兒能夠在游戲中善于發現、樂于嘗試、喜歡探究、創新合作。游戲后,教師追記幼兒的游戲過程和狀態,分析他們從中獲得的經驗與發展,根據幼兒的需要去補充和完善游戲區域,同時思考自己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游戲故事”的開展,使得教師敢于放手支持幼兒的探究,增強了幼兒的勇氣和信心,豐富了幼兒的認知和經驗。
教師用條分縷析的記錄詮釋了師愛的包容、師愛的深遠。這樣的愛是專業的,彰顯了師德師風,體現著教師的素養。
用講述發現教師的美
幼兒園里的每一位教師都值得尊敬,都渴望被認可。我發起了“愛的講述”的活動。第一階段,講述自己的故事,把工作中的做法和感悟分享給大家;第二階段,鼓勵教師發現身邊同伴的優秀師德行為,比如教師與幼兒互動的游戲瞬間、與家長親切交談的畫面、彼此幫助成就的過程……將這些美好的情景記錄下來,在每月的全園會上,在“愛的講述”環節與大家分享。團隊的每一分子都成為感受美、發現美的那個人,師德和師風在“實踐—講述—實踐”的良性循環中不斷具體和強化,幼兒園的正能量也在不斷積聚。
涵養品行的柔性管理,要求管理者自身要有剛性的師德硬核。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嚴謹求實的工作和管理作風,使我能夠在師德建設中帶領干部教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園上下擰成一股繩,為幼兒、園所更好地發展,發揮愛和智慧的力量。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聯港嘉園幼兒園)
責任編輯: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