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錦慧
“幼兒園主題式食趣活動”是基于幼兒與飲食相關的生活經驗,圍繞某一主題,由師生共同建構的一系列預設和生成的活動過程。上海市嘉定區浩翔幼兒園基于“集體性食育學習、個別化食趣體驗、園內外食育基地實踐、食俗文化環境營造”等方面開展食趣活動,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積極深遠的意義。
開展食趣活動看似簡單,實際上考驗了每一位教師的教育智慧。食趣活動首先要確定主題,由此建構與主題脈絡相關聯的活動,再生成具體的活動內容,同時創設相應的食趣體驗環境,最終集合運用多種載體達成預期目標。
關注興趣,選擇主題內容。選定任何一個主題前都需要站在幼兒的視角去考量:幼兒會感興趣嗎?幼兒原有的認知和相關經驗是什么?該主題是否對幼兒的發展有利?要解答這一系列問題,就需要教師細心觀察幼兒的行為,捕捉他們的興趣點,聆聽他們自發的討論,通過非正式的談話或解讀幼兒作品等方式剖析,確?;顒觾热萦變嚎捎|及、可體驗。比如小班主題式食趣活動“面”,是結合面食的特性及幼兒的喜好而確定的。再如大班主題“蘿卜”,源于個別幼兒自由活動時的話題,由此引發了一群幼兒的積極討論;教師及時抓住話題,開展了一系列以“蘿卜”為主線的食趣活動。
聚焦主線脈絡,厘清關聯價值。孩童時期,幼兒會對眾多的事件、現象產生興趣,但并不是每一個話題都適合做食趣活動的主題。這就需要教師提高專業判斷力,不僅要選擇合適的主題,還要把握相關聯的活動,防止活動內容過于分散。主題式食趣活動內容的構建,應厘清關鍵要素,分析活動蘊含的價值:幼兒從活動中應獲得核心經驗,甄選內容要涉及幼兒關鍵能力的發展,活動意義要對幼兒的情感態度培養產生積極影響。為達到預期教育目標,教師應以主題為核心,以價值為線索設計活動。比如以“面”為主題,從“生日面”“各種各樣的面條”“好吃的面食”三方面出發,開展與此相關聯的一系列食趣活動。從情感、態度、認知能力等維度,引導幼兒了解面食的多樣性,使幼兒對面食與生活的關系形成初步認知,從而萌發珍惜糧食的情感。
注重多元經歷,涵育優秀品質?;谟變簣@擁有的生態資源,園所因地制宜創建了食育基地,引導幼兒全過程參與四季農作物的種植:認識農作物—參與選種—播種—收獲。親身經歷使幼兒獲得寶貴的勞動體驗,有利于其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與品質。
在幼兒的個人興趣選擇下生成的“蘿卜”活動,幼兒參與的熱情格外高漲。他們收集蘿卜種子,準備工具,找來泥土肥料,忙得不亦樂乎。部分父母也加入了這場豐富的活動,幫助幼兒在陽臺一角的盆罐中植入了蘿卜種子,還有部分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將種子掩埋在班級的自然角。
園內的種植活動熱火朝天,園外的幼兒也干勁十足。他們走進基地田頭,用小鏟扒開土植入種子,再用小腳輕輕踩一下。幼兒分工合作,流水作業,一氣呵成。牽掛蘿卜成長的幼兒責任心明顯增強,他們時不時就要去看看蘿卜的生長狀態,澆水、除草等勞作也已駕輕就熟。在蘿卜成熟的季節,幼兒攜菜籃來到熟悉的田間,盡情地采摘鮮嫩的蘿卜,期盼已久的收獲過程給幼兒帶來了極大的滿足感。采摘后的“重頭戲”是食用環節,教師帶領幼兒從清洗、整理,到烹飪、食用,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完整的流程讓幼兒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獲得了多元生活經歷,強化了健康生活意識。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浩翔幼兒園)
責任編輯:陳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