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摘 要: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了解群眾文化工作的主要特征,并結合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的預期要求,主動對工作發展路徑進行創新,推動我國群眾文化工作可持續開展。本文就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發展路徑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特征;發展路徑
引言:
在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工作時,應當了解人民群眾文化的訴求,進而對工作開展模式與方向進行合理調整,保證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與國家文化戰略相契合,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指數。
一、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特征解析
五十六個民族組成中華大家庭,不同民族都具有特殊的地域文化與民俗風情,在實際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時,應當突出民族團結與和諧共處,針對民族地域風情,因地制宜開展群眾文化工作,促進各個民族人民群眾的相互溝通交流,使得各民族兄弟姐妹像石榴籽一樣緊密擁抱在一起,促進中華文明繁榮昌盛。
隨著人民群眾物質需求得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越來越多,使得群眾文化參與的人數不斷增加。通過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可組織人民群眾安全有序的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很好的鍛煉了身體素質,同時緊密了群眾之間的團結,使得基層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綻放出新時代的光芒。
伴隨著人民群眾對精神追求的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工作迎來了新的挑戰。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訴求與文化需求,應當充分調動社會資源,組織人民群眾開展安全有序的群眾文化活動,營造出和諧、幸福的社會氛圍,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如社區體育活動、競技運動會、舞蹈比賽、歌唱比賽等,吸引不同年齡段的人民群眾主動參與其中,豐富群眾文化活動,達到預期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效果[1]。
二、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發展路徑探討
(一)促進群眾文化規模化發展
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不斷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與認可,為推動群眾文化工作的可持續開展,應當促進群眾文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挖掘出群眾文化的現代社會價值。在社會主義強國建設過程中,文化自信是重要的軟實力體現,為實現文化自信戰略目標,應當推動群眾文化產業化發展,形成生態完善的文化循環體系,使得群眾文化具備持久生命力。通過群眾文化活動的不斷開展,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感與民族自豪感,進而促進民族文化自信。在實際群眾文化產業化與規模化發展時,可嘗試將群眾文化與產業項目進行有機結合,使得群眾文化發揮出一定的經濟效應,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挖掘出群眾文化的潛在活力與價值。
(二)創新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方式
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為充分發揮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價值,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與精神思維高度,應當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方式進行合理創新,保證群眾文化活動安全可靠開展。如群眾廣場舞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應當遵循不擾民、不占用公共設施等基本原則,避免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導致人民群眾之間產生矛盾,不利于和協商社會的建設,有序對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進行引導,保證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可行性與可靠性。
(三)創新群眾文化運行模式
通過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分析可知,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受外界環境的直接影響。為此,在群眾文化工作創新時,應當突破固定模式的約束,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運行機制進行創新,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空間與形式進行創新延伸,建構全新的群眾文化運行體制,進而吸引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其中,發揮出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質量與效果[2]。
如在現代經濟發展場域下,通過將校園文化、廣場活動、商業文化、地域文化、人文風情等進行有機結合,打造時尚的群眾文化體系,使其成為現代社會主義發展的精神載體,對人民群眾的思維精神進行建設。為保證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受眾廣泛,應當對群眾文化活動的文化傳播影響效果進行評估,確保足夠的人民群眾可參與其中。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并突出群眾文化與新媒體媒介的融合,使得群眾文化的傳播效果得到有效提高,發揮出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實際效果。
(四)不斷發揚民間群眾文化
群眾文化的根基是人民群眾的民間文化活動,中華文明傳承發展過程中,民間文化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推動了民間群眾文化的可持續長效發展。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時,應當緊密圍繞著民間藝術文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技藝、風俗人情進行合理挖掘,找到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突破口,不斷提高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效果。
民間群眾文化豐富多彩,如民間的工藝品、小品、相聲、戲劇、技藝、舞蹈等,都是民間藝術的精髓,相關民間藝術不僅具有實用性與觀賞性,且具備一定的文化傳播價值,可對基層人民群眾的思想進行熏陶。由此可見,人民群眾對民間文化非常認可與喜愛。在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開展時,可基于文化保護視域,對民間傳統文化進行挖掘利用,為群眾文化活動注入新生動力,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推動民間藝術文化的繼承與保護,推動人民群眾文化活動的可持續開展。
(五)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
在群眾文化工作開展過程中,筆者認為必須不斷加強群眾文化隊伍建設,優秀專業的工作服務團隊,才可保證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整體效果。在高素質人才的支持下,可推動人民群眾活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發揮出群眾文化活動的社會影響力,促進人民幸福安康。
三、結束語
綜上,文中對新時期人民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進行論述,并對工作開展的現實路徑進行闡述,說明群眾文化工作創新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未來人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合理有序進行引導,保證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可持續性。
參考文獻:
[1]司文飛.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發展路徑探析[J].文化產業,2020(11):127-128.
[2]朱世魁.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發展路徑探析[J].文化學刊,2019(07):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