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瑞瓊
(廣州市從化區雅居樂小學 廣東廣州 510925)
在對小學生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素養,并從實際出發,制定相關教育引導方案,使學生參與多項活動,在實踐活動和理論支持下,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并使其有效感受到學校教育活動的實效性,從而全面增強自身綜合能力。
在開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育部門不但促使學校強化了師資隊伍,還加大了對學校的資金投入,致力于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發展空間。但是縱觀現階段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學發現,其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要清晰地看到問題,并著眼于實際,制定有效措施,減少對學生教育過程中的阻礙[1]。
為了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教師積極搜集和查找文獻資料,找到與之相關的內容,并在豐富的材料中,對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內容的共同之處進行總結整理,然后據此制定具有共性的活動方案,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助推學生的學習活動順利開展進行。但一些教師并非專業的心理教育專家,在開展和制定相關活動方案時,很容易出現知識匱乏、經驗不足等狀況,在基礎活動開展與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和阻礙,更不易于創新教學策略的推進,長此以往,會出現學生參與活動積極性下降等問題。其次,還有部分教師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視度不足,學生所感受到的德育氛圍和心理健康教育氛圍不夠濃厚,相關知識滲透不到位,活動推進力度不足,難以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共通之處,在將其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并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能使其用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教師的教育引導,并從中吸收豐富的知識素養,從而優化自身行為、養成良好習慣。比如,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教育內涵,可以促使學生從小事做起,培養自己愛國愛家的行為習慣,從而全面提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作用[2]。
德育教育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既有差異,又有共同點,關注學生的德育素質提升效果,切實促使其心理品質得到優化發展,對學生的成長發展有積極作用,也可以幫助教師不斷積累教育經驗,尤其是對于步入教師崗位不久的年輕老師而言,通過開展相關整合教育活動,能使自己吸收更加廣泛的知識能量,并運用創新活動形式、先進教育理念,有效制定教學策略,從而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提高自身教學能力。
傳統教育活動中,學校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吸收和文化學習上,對素質教育的關注度不足。隨著新課程改革方案的下發落實,在制定和落實相關課改要求時,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整合,并制定創新活動方案,可以及時滿足新課程改革方案中對培養和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等相關要求,還能有效為學校的教育活動注入活力與生機,促使學校教學特色不斷得以體現。
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整合過程中,首先要求教師全面把握這兩項教育內容的實質內涵和理論知識。對此,要求全體教師積極開展學習活動,并著眼于學科屬性和學科內容,在制定授課方案時,將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使學生能在吸收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有效提升思想道德素養和心理健康品質[3]。
例如,在開展道德與法治課過程中,教師要著眼于其中的豐富內容,并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教學材料,同時滲透德育內容和心理健康內容,如在培養學生集體意識的過程中,還要教會學生在與人相處、與人溝通過程中如何保持自信態度和樂觀心態。同時,學校也要發揮自身作用,適當調整課程安排,并增強有關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的課程,還可以邀請一些著名專家學者,為學生傳遞一些專業的知識,使學生的理論認知得以增長,進而促進其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協同發展。
實踐活動是優化德育效果、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對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進行整合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傳輸,還要制定多樣化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其中,有效調動自己的視聽感官,從而有效提高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整合效率。
小學生年齡尚小、知識經驗不足,對于一些社會公德把握和認知不夠清晰,因而,在社會公德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制定一些實踐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參與其中。
對此,學校可加強資金投入,通過加強綠化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學生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在此期間,班主任可以組織各班學生結成“綠化小組”,通過參與校園的綠化活動,增強學生自覺保護校園環境的公德心。在此期間,可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從而有效實現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德育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發揮學校和自身的教育責任,還要看到家庭在教育活動中的突出作用,并聯合家長,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促使學生在一個健康、美好、陽光的成長環境下,提升自身德育素養,并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
對此,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家長會,引導學生及其家長共同參與其中,積極接收有關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提高家長的重視度。同時,在對學生進行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的教育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聯合家長,對學生進行健全人格的培養和自我心理修養的指導,切實提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實效性[4]。
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還要靈活采用現代化信息手段,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順利地開展。學校可積極建立校園網、開通學校微信公眾號,并定期發布一些有關心理健康和德育的內容,可以是文字形式,可以是圖片形式,也可以是視頻形式,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從而發展自身綜合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教育整合,依據相關主題,為學生錄制微課視頻,使其觀看了解,從而有效增強現代化信息技術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整合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對學生開展教育活動時,教師要著眼于實際情況,將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進行整合,并運用現代化教育理念,積極創新活動形式,促使學生能夠熱情地參與其中,有效感受教育的豐富多彩性,從而全面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為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