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姜嵐
(成都高新區中和小學 四川成都 610212)
美術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還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時代的快速發展,對小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美術教學的價值也逐步體現出來,但大部分美術課堂還是會出現教學效率不高的問題,而教師借助繪本輔助教學,則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美術知識和完善美術技能。
小學美術教學不應局限于教材內容,要充分體現繪本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勢。教師在選擇繪本時,可以挑選一些教師推薦的繪本資源或經典繪本。國外的繪本教學相對于國內的繪本教學開展較早,教師可以放寬視野,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繪本的挑選。小學生的大腦還在不斷的發育中,其思考能力有一定的局限,還在不斷的提升過程中,教師篩選的繪本內容要盡量通俗易懂,這樣有助于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繪本資源更是數不勝數,各種信息技術設備也被普及,每個家庭中都有許多電子設備,教師在選擇繪本時,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把繪本資源通過網絡平臺向學生推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閱讀,這樣不僅能擴大了繪本選擇范圍,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1]。
教師先要選擇適合學生、符合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有所啟發的繪本內容,如《威利的床下有鬼》《櫻花男孩》等,這些繪本的內容都相對簡單,可通過釘釘平臺推送給家長,讓家長、學生一起對繪本進行閱讀,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所閱讀的繪本內容進行分析,啟發學生更深入地思考繪本所展現的思想以及蘊含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繪本閱讀和探究美術知識技能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對于美術學習,只讓學生學習到美術知識和技巧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有效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科素養。繪本素材大部分雖然簡單、通俗易懂,但卻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把學生的興趣作為選擇教學的前提,同時保證所選素材可以起到啟發學生的作用。教師要更好地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交流平臺,教師與學生進行繪本內容的探討,引領學生找尋繪本表達的道理,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2]。
比如,學習《長大是怎么一回事》的繪本時,教師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仔細觀看并理解繪本內容,隨后引導學生與教師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把自己看到和想象到的畫面說出來,引導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中了解小樹成長的過程,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
繪本中包含多種繪畫風格和色彩特點,通過閱讀繪本進行相應的模仿描摹,可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繪本內容,將整體的繪本畫面記憶到自己的腦海里,也有助于學生對繪本的色彩,以及人物形象特點、環境的觀察,能讓學生在描摹中潛移默化地積累美術知識和技能,并在大量的描繪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學會根據自己的想法和風格進行創造。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繪本創作,啟發學生抓住身邊常見的素材進行創作創新,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創作表達出來,教師還可以開展各種比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創作動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創作能力[3]。
比如,教學《小鳥的家》時,引導學生了解小鳥的家的物品,以及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失去家園的痛苦,在其中滲入《雞媽媽的新房子》的繪本教學,先讓學生對雞媽媽的新房子這個繪本進行描摹,在描摹過程中了解雞媽媽的新房子,學會房子的繪畫方法。之后讓學生結合《小鳥的家》通過想象進行自主繪畫,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物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繪制小鳥的家或者雞媽媽的房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畫畫過程中培養學生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在現在的教學中,我們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對“美”的感受和表現,鼓勵學生大膽表達。繪本是學生喜愛的書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和審美對象。因此,在美術教學中,可以以繪本為媒介引起孩子的繪畫興趣,學習繪本中的繪畫技巧、色彩感知、表現手法等,學生在閱讀繪本的同時根據繪本中的故事情境描畫出所理解的圖畫,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繪本的優勢,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進行多種教學方法的實驗,將繪本有效運用于美術課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用繪本,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為學生進行學習美術提供良好的教材,為學生今后在美術方面的發展打下基礎,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