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智鵬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在鑒賞課教學當中,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國內外的優秀音樂作品,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及藝術素養。而對于音樂賞析的過程,需要以某一音樂作品為基礎進行聆聽與鑒賞,感受音樂的奧秘。還要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其思維能力,并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促進初中音樂教學的有效開展。但在音樂教學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積極解決,并探索出一條適合初中音樂鑒賞教學的道路。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制定良好的教學目標,并注重音樂鑒賞的重要性,將具體方法應用到實際教學中,打造高效的音樂課堂。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讓學生進行簡單的聆聽與欣賞,學生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理解,只是掌握了音樂的旋律及歌詞,沒有深入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創作背景。缺少音樂鑒賞相關教學的理念,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課業負擔及升學壓力很大,所以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學習文化課,而忽視了對音樂的學習,所以,學生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高。而有些學校開展音樂課程只是為了滿足教學形式,并沒有深入開展,導致學生在課堂中缺少學習積極性,對音樂的認知很少,很難在課堂中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阻礙了音樂教學的有效開展。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學習能力逐漸增強,有了自己的主觀意識,對音樂鑒賞也會產生自己獨到的見解。而教師在教學中,只是通過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進行音樂鑒賞,不能激發學生的鑒賞興趣,同時,由于學生間個體化差異很大,所以不能通過統一的形式為學生進行鑒賞教學,要通過因材施教的分層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鑒賞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初中階段的音樂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及興趣愛好,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做到以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個性化發展制定教學目標,為其營造良好的音樂鑒賞氛圍。在音樂學習前要引入相應的故事,引起學生的鑒賞興趣。使其真正感受到音樂的深刻含義,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例如,鑒賞《白毛女》選段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將白毛女的故事講解給學生,使學生能在音樂鑒賞中體會到完整的藝術形象,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更加深刻地了解音樂故事的背景,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隨著現代化科技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設備在教學中運用廣泛,為了解決音樂課堂中學生不活躍的現象。教師需要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音樂鑒賞進行深入教學,使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深刻含義,同時能以更加輕松愉快的形式進行音樂鑒賞知識的學習。例如,欣賞《大漠之夜》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沙漠中的壯觀景象,讓學生充分了解大自然的奧秘,從中領悟到音樂作品的真諦,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出學生的鑒賞興趣,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祖國大好河山,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為了改變教學形式單一的問題,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在活躍音樂課堂氛圍,通過不同形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音樂鑒賞過程中讓學生進行鑒賞比拼,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音樂進行賞析與深入理解,再進行演唱等形式的比賽,使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參與到課堂中,并充分了解音樂的獨特之處。讓學生進行親身體驗,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提高音樂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學要以鑒賞為主,通過音樂鑒賞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所以,需要教師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為其營造良好的鑒賞氛圍;同時利用多媒體設備激發學生的鑒賞興趣;還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