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周
(江蘇省淮安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淮安 223000)
為了促進中職學校的健康發展,中職學校需創建優質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式,在最大限度上帶領教育人員踐行教育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充分實現教育人員的教育職能。另外,在實際評價過程中,發揮機制效用需要掌握評價主體的性質。通過充分認知評價各個環節內容,不斷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從而在升華教育觀的同時,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評價效果。
在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模式創新中,教育人員需要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從教師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成果兩大方面,構建評價模式,提升質量意識。在實際評價中,評價人員需要明確教學矛盾產生的原因,影響教學質量的客觀要素以及認清問題的主次,進行集中性、綜合性的處理,從而實現評價技術創新,提升評價質量。另外,提升評價質量,必然要加強評價管理。為了實現高質量的評價效益,中職學校必須要有教育發展的前瞻性,積極吸收先進、優秀的管理經驗,從而為教學質量評價模式創新打基礎。
評價模式創新的目的在于提高評價效果,而評價效果需要突出良好的評價觀。現階段,中職學校教育壓力變得越來越大。由于經濟市場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傳統的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打造人才的需求。因此,為了迎合時代發展趨勢,中職學校需要轉變評價思想,不斷樹立質量優先的評價觀,從而調整教育策略,不斷向企業輸出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就目前中職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模式而言,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首先,中職學校應合理規劃評價組織活動,制定明確的評價目標和內容。通過不斷協調組織評價工作,實現和完成評價任務。其次,學校應積極拓寬評價眼界。通過吸收企業的目光,讓企業參與到中職教育評價中,從而實現評價多元化,推進中職學校、企業單位之間的評價作用,促進學生提升學業質量。
基于教學評價需要,中職學校應在完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的情況下,充分考量企業崗位、專業教學、學生學習三者之間的矛盾關系。通過不斷優化教學方案,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職業教育與專業學習的有效銜接,從而保證教學質量評價的質效性。另外,中職學校應從整體教育效果出發,對評價中存在的冗贅環節,進行刪減,不斷凈化評價環境,從而使評價模式機制效用簡單、明了、直接。
依托先進的網絡技術,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為了保證評價工作的有序進行,中職學校必須要統籌評價管理工作,制定明確的評價指標。通過有效處理和整合評價信息,不斷改良和強化評價機制效用,從而在保證教育事業發展的同時,實現評價模式創新的更新換代,進而推動中職學校全面性的教學改革。另外,在構建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時,中職學校需要重視應用網絡信息技術,以及加大對核心技術的開發力度。通過依托成熟、健康的網絡技術,建立嚴明的網絡信息評價機制,從而不斷保證各評價環節工作的協同性,全面創新評價模式。
在實際評價工作中,中職學校需要重視兩大人員的參與,以及促進多方評價的有效性。首先,評價模式中需要建立學生主體地位。一切以學生為出發點,不斷深化學生的評價作用,從而使評價效果基層化。其次,評價模式中需要教師的有效參與。通過建立教師互評、師生互評機制,不斷為教師教學指明方向,從而以提升教學質量為核心,促進教師創新教學。再次,中職學校需要在最大限度上制定公開化、透明化的評價體系。通過采用新穎的評價方法,不斷深化學生心目中的教師形象,從而使教學質量評價更具效用。最后,中職學校需要促進多方評價的有效性。從某種層面上看,這種評價模式的執行需要多方參與。且中職學校還需要拉攏社會、企業人員參與評價,充分保證多元化、多樣化評價的先進性,不斷引領中職院校的發展。
總之,創新教學質量評價模式,需要順應指導思想,符合理論方針效用。只有不斷強化各評價環節的工作,協同各評價環節的效用,才能為中職學校的教育發展提供方向,促進中職學校發揮更多的社會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