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英杰
(浙江省寧波市象山西周中學 浙江寧波 315700)
在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是以自身教學為主,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很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在交流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從而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為高中地理教學奠定基礎。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能力,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提出與發展,更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通過彼此的交流互動,可以使學生完全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以合作學習為背景進行分層教學的形式,可以讓各層學生通過彼此的交流,激發學習興趣[1],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可以使學生擁有成就感,從而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學習,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學的順利開展。
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特點為基礎進行分組式教學,進行合作學習。各層次學生在合作過程中解決地理問題,從而創造出一種和諧、愉快的學習環境。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組,可以讓大家在相同水平的學習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成就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地理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高中地理教學不只是要深入了解地理知識,更要在學習中對地理背景及風土人情有很好的了解。在合作學習交流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起小組之間的情感共鳴。分層教學可以使教師與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溝通,充分照顧到每個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也有利于拉近師生關系,為地理教學奠定基礎。
在高中地理課堂中,部分教師依然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沒有讓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教學。由于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深深影響學生,所以,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為學生做好榜樣。通過不斷強化專業素養,樹立起分層合作的意識,幫助學生正確掌握地理學習技能,采取分層教學模式[2]。例如,講解湘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第三章地理信息技術應用時,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地理素養,加以教學輔助工具,讓學生進行深層次學習,在課堂上更加集中注意力,并將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地理技術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并通過分層合作的形式交流討論,提高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在高中階段,由于較大的升學壓力及課業負擔,學生往往缺少學習興趣。分層教學的目的是豐富教學形式,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中。這就需要教師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了解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增強學習興趣。例如,在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行星與地球的講解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關于行星以及宇宙的視頻,充分調動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真正了解到宇宙的奧秘,并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講述自己對宇宙知識的理解,為接下來的地理學習奠定基礎。
高中地理學習不僅要在課堂中進行,更要在課后作業中進行鞏固與復習。所以,對課后作業也要進行分層設置,將能力水平相同的學生分為一組。例如:布置學生模擬自然界水循環進行繪圖設計任務時,讓學生通過合作形式共同完成,在潛移默化之中提高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為地理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最后,教師在驗收課后作業時,也要通過不同層次的評價來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中,需要教師積極探索并創新,進行分組合作教學,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積極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地理學習環境,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樹立分層合作的意識,并通過多媒體設備開展新型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構建起高效的地理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