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琴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理念的根本任務,為教育事業指明方向。因此,教學工作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更重要的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新課改之后,英語教材的內容豐富了不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進行教學設計,將道德培養融入教學活動,從而確保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道德行為也有所提高[1]。從個體身心發展的角度來看,初中生階段是學生思想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接受感情教育的黃金階段,教師要改變教育觀念,不能一味地講授語言,還要將育人貫徹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認知。此外,教師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品質,開展情感教育,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
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在學生的學習發展中有巨大的意義。而詞匯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詞匯教學,實現詞匯和德育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將詞匯和愛國主義教育結合,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在進行詞匯教學時,教師要仔細研究教材,有效地將詞匯與道德品質培養相結合。例如,“Let's play sport”這部分內容分中有很多運動,學習football,swim,volleyball等單詞時,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插入相關運動員的故事,講述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進程,通過這些內容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學習興趣,以此展開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責任感。
新課改以后,初中英語教材的內容豐富了不少,包括中外國家的歷史、文化、習俗等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文化素養。對此,教師要花心思鉆研教材,挖掘出適合學生的素材,科學展開德育教育。例如,學習“Food and lifestyle”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預習,讓學生對本節課涉及的食物進行分類,如一種是經過原材料加工的;一種是沒有經過加工的。通過視頻、圖片、圖書等資料,了解食物的生長過程及加工工藝。例如,通過學習watermelons,讓學生來了解西瓜的生長過程,學習milk,知道的牛奶的加工工藝。通過這些讓學生知道食物的來之不易,在日常生活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比如,教授文明禮貌用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不文明的禮貌用語和行為,使學生對不文明、不禮貌的現象有個直觀的了解,通過對比,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在講解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給予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可以置身于英語語言環境,促進學生對句式的理解。情境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提供語言練習的機會,有利于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在句式應用過程中也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能對學生的行為加以規范,促進學生以后更好的發展。例如,學習“Shopping”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進行角色劃分,通過創設情境,將這篇內容以話劇的形式呈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使用文明用語的好習慣。
“立德樹人”教學理念對初中生的成長有深遠的影響,教學工作不僅限于教書,還要將育人和教書結合起來,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展開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引導學生將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的道德實踐相結合。此外,教師的言行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學生,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