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英
(重慶市開州區漢豐第二小學)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因此,我們應該整合學校一切德育力量,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深化德育工作,切實提高育人實效。
搞好學校的德育工作,離不開一支經驗豐富、方法獨到的德育工作者隊伍。其中,班主任是隊伍中的中堅骨干力量。為充分發揮優秀班主任的傳幫帶作用,加速青年班主任的專業成長。學校通過這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大促進了我們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的規范化、精細化和科學化。
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大隊部充分利用例會對所有的隊干部布置好各項任務,將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主觀作用,培養學生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學校管理。
班級的常規管理是德育工作的一個主陣地,我們始終堅持一貫的班級常規管理操作程序,班主任全天引導學生執行常規,做到“五個到位”即早讀指導到位、課間操引導到位、紀律督導到位,各種活動引領到位,衛生監察到位。
德育處定期與不定期地強化了對各班班隊活動開展情況,各種任務完成情況的抽查力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各班圍繞每月一個主題嚴格按照隊的儀式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班隊活動,從形式到內容實現較好的結合。
我校一直以來都把培養文明禮儀行為習慣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進一步加強行為規范教育,促進學生行為規范的內化,我校采取一系列措施:(1)各班充分運用《以禮相伴》德育校本教材,學習各種規章制度。形成人人懂守則,事事講規范的良好氛圍。(2)抓住養成教育主陣地——班會課、三禮教育課。德育處有針對性地對各年級進行日常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實行了養成教育達標過關考核。
我校德育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拓寬教育的主渠道,搭建平臺展示學生的才華,把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寓于豐富的活動之中。
開學第一天組織學生收看 “開學第一課”,開展主題班隊會,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生活習慣培養,促進健康的常態化、規范化,提高學生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我們利用特定的傳統節日和重大節日,積極開發其中蘊涵的教育資源,組織和指導學生自主活動,自主探究,親身體驗;通過開展節日教育系列活動,“讓生活來滋養德性,最終學會生活”,拓寬學校德育教育的空間,增強了德育的實效性,為學校德育尋找到了一個有效載體。
每年五月是我校紅領巾藝術節,首先是一年一度的校園十佳小歌手大賽,讓孩子受到藝術熏陶的同時獲得成功的喜悅。書法、美術、舞蹈、語言類及體育各大項目先在全校進行評比,讓學生有足夠的成長空間,不斷充實自我。
一年一度的讀書節活動德育處將制定方案,確定主題,并將開展一系列以此為主題的活動,并以全校學生全員參與的美文朗誦比賽為讀書節匯報活動。學校編制了《漢豐二校禮儀兒歌》讓學生誦讀。活動后期將分班進行考核,評出“書香班級”和“書香家庭”。
為豐富學生學習生活,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展示他們的特長,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我校每年的三月為科技月。活動中,各班班主任本著人人動手、人人參與的原則,組織開展本班的科技節活動。
我校以“禮”為核心理念構建了學校文化,全面實施 “三禮”教育,禮文化支撐下的德育課程化和“班級特色展示周活動”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面旗幟,將以此更加突顯我校德育特色。
班級特色在創建中既要發揮集體優勢和團隊精神,也要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弘揚特色。要求人人都參與,個個顯特長,充分發掘學生各方面的潛能,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挖掘班級特點找出個性,明確創建特色班級的方向、載體與方式。班級特色形成后,將在全校進行為期一周的班級特色展示。
德育課程化。學校開設的“三禮教育課”“寫字課”“國學課”“形體訓練課”等,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努力探索適合學生成長的課程體系。
為加強德育大環境建設,搞好“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德育處擬定了“校內外聯動、家校社一體、共擎一片藍天”三位一體育人模式”實施方案,從更新觀念成立三位一體聯動工作組、切實履行學校教育職責、拓展陣地構建校外教育平臺、建立機制確保學校家庭校外教育有效開展四個方面,提出了構建“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化育人的具體措施。各班從“實施陽光零距離家訪”、“家校聯系卡,共筑連心橋”“家長開放日”、“召開家長會”等方面建立起了以學校為龍頭、以社區為平臺、以家庭為基礎的三位一體化教育網絡,加強了學校、社區、家庭的有機結合,形成了整體合力,共同擎起教育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