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翠萍 朱竹青 張玉紅 次仁曲桑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淮安 223003)
近年來,西藏職業教育借鑒內地發展經驗,通過對口招生方式開辟途徑,對處于中、高職教育中的不同階段和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職業教育,中職對口招生方式,實現了西藏地區職業教育中的中職學校畢業生升學與就業的多向選擇,拓展了中職學校畢業生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從西藏地區職業教育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培養滿足西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技術技能人才。西藏對口招生是內地職業院校幫扶西藏職業教育緊跟全國職業教育銜接發展的重要舉措。[1]我校高度重視智力支援西藏工作,三年來,藥品生產技術、烹調工藝與營養、中醫康復技術等13 個專業通過中職對口招生方式招收西藏生源近千人,其中,護理專業2018 年~2019 年中職對口招收西藏生源194 人,如何將西藏中職階段和江蘇內地高職階段的學習有效銜接、避免重復或脫節、中高融為一體,為西藏自治區培養符合區域特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護理人才,護理教學團隊進行了藏蘇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實踐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創新性、實用性階段成果。
(1)制定藏蘇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破解藏蘇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目標難定位的問題。2019 年5 月至2020 年6 月,健康學院多次組織教師深入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山南市第二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日喀則職業技術學校等西藏生源畢業的中職學校,昌都市人民醫院、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林芝市人民醫院、山南市人民醫院、江孜縣人民醫院等二級以上醫院以及西藏自治區教育廳、衛健委開展廣泛調研,綜合分析西藏中職教學、人才需求實際及區域民族政策,撰寫西藏自治區中職護理專業教學情況調研報告、西藏自治區護理人才需求情況調研報告,制定藏蘇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立藏蘇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目標為西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高素質復合型護理人才;依據認知結構理論強調的認知結構的整體性、層次性和與外界環境達到平衡的適應性,客觀分析認知能力要求,做準藏蘇中高職銜接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的頂層設計。
(2)建構“雙對接”模塊化專業實踐課程體系,破解藏蘇中高職銜接專業實踐課程內容難銜接的問題。對接西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素質復合型護理人才能力標準和西藏中職教學的實際開發護理專業實踐課程內容;依據人格發展理論設置專業實踐課程為基礎護理技術、??谱o理技術、拓展護理技術3大模塊,依據模塊化理論將3 大模塊劃分為入院護理、安全防護、維持健康、促進健康、出院護理、消化系統、血液系統、婦科護理、產科護理、兒童保健、兒科疾病護理、藏醫特色護理等29個子模塊,運用DA-CUM 分析法(Developing A Curriculum),以工作流程為主線,以崗位任務為依據分割為鋪床技術、平車運送技術、靜脈輸液技術、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護理、支氣管哮喘病人的護理、藏醫護理技術、藏醫飲食護理等186 個任務模塊,構建符合西藏自治區高素質技術技能護理人才需求的中高職銜接的實踐課程體系,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內容以專科化、綜合化為主,具有較高的銜接性、針對性、遞進性和拓展性;研制對接西藏中職教學實際和西藏區域護理人才需求實際的“雙對接”模塊化實踐課程標準,做精藏蘇中高職銜接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的要素建設。
(3)創建模塊化教學載體和資源,破解藏蘇中高職銜接專業實踐課程教學中思學做評難一體的問題。模塊教學能提升護理崗位核心勝任力,[2]增強學生護理技能,提升學生對護理工作崗位的適應性。[3]秉承“中高銜接,德技兼修”原則,對應每一個任務模塊提煉思政元素,用信息技術搭建具有顯著針對性、系統性及嚴密性的臨床案例-思政案例等教學資源庫,教學過程中將思政元素滲透給學生。[4,5]創設完成護理崗位任務的工作情境;編制(案例導入-學習目標-學習前測-學習過程-學習資料-學習后測:case import, objective, pre-assessment, learning process, learning materrials, post-assessment, COPPMP) COPPMP 立體模塊化工作手冊式實踐教材;實施課程思政-理論學習-技能操作-教學評價(思學做評)一體模塊化教學,搭建線上線下、課內課外、自主自助式的學習平臺,做優藏蘇中高職銜接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的組織實施。
(4)建立“政-企-校”聯合質量把控機制,破解藏蘇中高職銜接專業實踐課程教學質量提升難持續的問題。通過思學做評一體模塊化實踐課程教學的探索,將教學質量評價貫穿在實踐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和全體師生之中,充分應用了診斷性、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對實踐課程教學的診改功能,促進實踐教學診改的規劃-目標-標準-實施-診改制度與運行落到實處,有效實現實踐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在西藏自治區教育廳、衛健委的主導下,聯合藏蘇兩地的職業學校及醫院,依據認知診斷和多維項目反應理論共同對藏蘇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學生教育的過去及未來進行診斷和判斷;根據診判結果共同開展西藏中職學校教師、醫院實習指導教師的交流與培訓;共同研制專業實踐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實踐教學指導文件以及相關管理制度,聯手打造實習-護考-就業直通車。建立了“政-企-校”聯合質量把控機制,做實藏蘇中高職銜接專業實踐課程教學的質量把控。
(1)促進學生發展。藏蘇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實踐課程模塊化實踐教學模式有效激發了學生愛學習、愛專業、愛學校、愛國家的熱情,增強學生自主自助學習的意識、能力和效果,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養、職業技能以及就業創新能力。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央電視臺、江蘇教育等媒體對我校西藏學生勤奮好學的事跡做了相關報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護理團隊充分挖掘戰“疫”中的護理逆行者的真人真事,把思政元素進一步融入專業實踐課程教學之中,充分開展思學做評一體模塊化實踐課程教學改革,在教學的同時注重強化育人使命擔當,促進學生核心價值觀的養成。藏蘇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學院組織的“共同抗疫 你我同行”征文,獲評優秀文章30多篇。
(2)促進教師發展。藏蘇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實踐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有效更新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將思政元素、信息技術應用有機融入專業實踐課程模塊化教學中,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教研和服務社會能力。教師開展3 項藏蘇中高職銜接教育相關的課題研究。
(3)促進專業發展。藏蘇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實踐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有效促進了護理專業的“三教”改革,推動專業建設與快速發展。該項研究相關成果已申報教育部首屆民族教育優秀教學成果,正在評審中。
(4)促進藏區發展。藏蘇中高職銜接護理專業實踐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有效推進了西藏職業教育和“政-企-?!眳f同,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為西藏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受到西藏職業學校、企業及行政主管部門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