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萍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駐馬店 459000)
在高校各個學科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成為名副其實的“寵兒”,早已不再是一種教學手段,而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要素。信息技術的運用,有效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模式的目標性也得以增強。對于高職院校英語閱讀教學而言,教學與技術的融合的功能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第一,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閱讀教學當中。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加快了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優化和改進,能使學生帶著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之中。在高職院校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合理地引入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地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將枯燥乏味的文字內容轉化為圖片、視頻、動畫等,有效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期待、向往。同時,借助先進的慕課資源等輔助下,教師能對學生的學習狀態產生更為全面、客觀的了解,能跟進整個學習過程,掌握學生各種能力的變化情況。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會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能對自己發現的問題、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探究,并能積極與他人合作。
第二,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學與技術融合背景下,師生雙方都能輕而易舉地從網絡中獲取相關資料,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更加靈活,這些都能使傳統語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彌補,師生雙方走出課堂之外也能積極進行交流。信息技術畢竟只是學習英語的一種輔助手段,要為學生創設不同的語境。在虛擬的語境之中,學生是真正的主體,教師付出的種種努力都是要為學生提供指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確保學生有機會、有時間、有空間參與教學活動,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三,有助于進一步拓展英語閱讀課堂,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不斷提升。即使教師能靈活運用信息技術,能采用最合理的教學策略,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閱讀訓練的量與層次都得不到保證。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課后動態。在課堂中,教師要努力向學生傳授更多的閱讀技能,但要想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需要積極進行課外練習,使課堂得到延伸。于是,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信息技術,鼓勵學生從網絡平臺中獲取更多的信息,也可以通過微信、郵箱、QQ等與學生進行互動,還可以搭建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網絡鏈接等,向學生分享更多的學習技巧、感悟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或是拋出某個有價值的話題與學生進行探討,解答學生的疑惑,對他們的課外學習進行指導,使課堂與課外兩個空間整合到一起,使課時量不足、教學質量要求過高之間的矛盾得到化解。
在闡述教學與技術融合對高職院校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基礎上,重點針對教學與技術融合視域下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探索,以期可以促進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具體如下:
在踏上講臺之前,教師先要借助于網絡學習平臺向學生推送各種學習資源,引導學生以怎樣的方式進行預習,使學生知道在預習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做好什么樣的準備。課前閱讀的有效開展,能使學生提前對文本的內容產生一定的了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做好準備。為了使教學質量、效率能同時得到提升,教師要提前摸清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學生的喜好設計課件,將這些內容呈現給學生。與此同時,還可以向學生推薦視頻資料,吸引學生的眼球、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讓更多學生能主動參與英語學習活動之中,在挖掘潛能、提升素養的同時,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此外,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互聯網英語閱讀資源,及時將其推送給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或在線自主學習等,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高質量學習資源。
網絡教學能給學生帶來新鮮感,能為開展因人而異的教學活動提供有利條件,助力學生個性發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獲取知識,最大化獲得學習自由,這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重要前提。但要想真正實現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挖掘出學生的潛能,一定要把學生當成主體。在教學實踐中要做到三點:第一,教師要以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需求,把學生的需求進行匯總,有針對性地為他們安排任務。學生領取任務之后要查找資料,根據自己的認知能力,結合要實現的學習目標,自主安排、組織學習活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第二,鼓勵學生根據學習內容提出問題,教師要在把握住學生興趣點的前提下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項目,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一解決問題。由于學生經驗、能力、資源等畢竟有限,必定會遭遇到種種困難,離不開同伴的扶持、教師的幫助,但教師絕不能簡單地告知他們答案,而要幫助學生進行思考,以獨特的思維形式分析問題。第三,要求學生在完成任務之后寫出報告或總結,教師則要為學生搭建交流與學習的平臺,使學生能了解到更多的學習技巧,使他們人文知識方面的不足得到彌補,進而拓寬視野。此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從網絡平臺中獲得各種信息,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診斷與評價,了解自己的短板所在,知道怎樣才能補齊短板。伴隨著學生水平與能力的提高,他們將會對學習充滿興趣與信心。
總之,學生的學習并非隨意的,既要以一定的問題為引領,也要以完成任務為目的,這就需要搜集、匯總、處理、甄別、加工信息,在這些信息的輔助下進行實踐,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思維過程會實現由點到面、由抽象變具體的轉變。
網絡教學具有較強的交互性,不僅能積累更多的學習資源,還能使學生的創新情感、創新精神得到充分釋放,而這些都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前提。通過網絡,師生雙方隨時隨地都能進行溝通、交流,能圍繞各種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也能得到及時響應,不再像從前一樣機械地等待教師為自己灌輸知識,而是以自己的意愿探尋知識。這樣一來,學習就會充滿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學生會積極與他人進行互動學習,根據自己的興趣點進行鉆研,哪怕完成再艱巨的學習任務,他們也會感到輕松、快樂,哪怕遇到再大的障礙,他們也會努力克服。
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結合網絡傳播速度快、效率高、范圍廣等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即時交流。在網絡平臺中,學生可以圍繞閱讀材料進行深入分析,發表獨到的見解,也可以對他人的看法進行補充、修正,獲得正確的結論。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質疑,也可以為他人解惑,在思想相互激蕩的過程中形成連鎖反應,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會產生深入探究的激情,這種討論帶有濃郁的競爭色彩,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熱情也會達到空前的狀態,能產生無限的創造性思維,創新意識也會被激發。
總之,網絡中的交互并不是淺層的,通過語言與文字方面的交流,能彼此熏陶與感染,也能從他人的觀念中受到啟迪,將更多合理的方法、先進的理念、良好的品質轉化為自己的人格要素。長期處于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就會擁有獨立的人格、強烈的創造性思維,也會自主地對母語與外語文化進行對比,產生強烈的全球意識。
在網絡環境下英語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向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提出了嚴格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采取先進的技術手段來把控教學進度、質量、效果。首先,具備條件的學校可以建設專題學習網站,教師提前在網絡中選擇一些與教學內容存在著聯系的資料,將其放到專題學習網站之中,也可以向學生推薦優秀的教學網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上網行為進行約束,只能瀏覽限定的幾個教學網站之內,課后鼓勵學生到其他網站中進行拓展閱讀。其次,要對學生的學習進程進行監控。例如,學生上網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教師要控制他們的交流時間,到規定時間之后自動切斷交流軟件;布置學生進行網上寫作,要通過相應的軟件顯示每個學生的作業完成時間,超出時間規定者不計成績。與此同時,教師也能及時對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批閱,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與其進行溝通。最后,還可以運用班額控制法提升監控效果。網絡背景下的英語閱讀教學更適合小班化教學,如果學生數量過多會對閱讀教學效果產生不良影響,因為學生的在線學習需要得到教師的指導與反饋,如果學生數量過多,教師精力有限,會產生力不從心之感,再加上如果同時瀏覽同一個專題學習網站中的信息,也會對網絡瀏覽速度產生不良影響,使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被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