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龍
(甘肅省靖遠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 靖遠 730600)
語文作為中職院校不可缺少的學習科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職語文可以為多種教育的滲透創造良好的條件。職業精神教育在中職院校中同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職業精神教育可以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職業精神具備的魅力,能促使自身嚴格要求自己,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高要求。現階段如何采取有效的途徑滲透對學生的職業精神教育是中職語文老師們尤為關注的問題。因此作為一名中職語文老師需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優化教學措施,注重職業精神在語文課堂中的滲透。
目前中職院校對職業精神滲透的不夠重視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沒有調動起廣大師生參與職業精神教育的積極性,在語文學科如何滲透職業精神教育研究不足,忽視了對學生的職業精神教育。學校一味將提高就業率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沒有為職業精神教育奠定起有利的條件。
中職語文教學采取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缺少創新性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以人為本全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標的明確要求。語文學科本身就帶有較強的理論性,老師普遍采用照本宣科教學模式,課堂上不注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即便有的中職學校語文課堂開設了職業精神教育方面的課程,但是也僅僅局限在理論層面上,難以引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導致職業精神與語文課程兩者之間融合性不強,難以取得原本的教學效果。
中職語文是中職院校不可缺少的教學科目,該門教學作為基礎性學科,可明顯提升學生綜合性的語文素養。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與普通高中相比存在明顯不同。中職院校的語文教學需要秉持“就業為導向”的理念,在該理念的驅動下增強語文課程的實用性,促使語文學科與其他專業學科有機銜接在一起。中職語文課堂上老師需要注重職業精神的滲透,制訂有計劃、有目的的措施向學生滲透職業精神,讓學生感受到職業精神的積極作用,增強自身的職業意識。舉例來說,在人教版中職語文《群英會蔣干中計》課文教學中,該故事的主要人物為蔣干,他的作用是建立起周瑜和曹操之間的聯系的橋梁,因此是一位靈魂性人物。故事中蔣干作為曹操的手下,主要職責是拼盡全力為曹操辦事,重點說服周瑜向曹操投降。蔣干在當時是一名非常有名的說客,他可以根據自身的職業態度對曹操和周瑜雙方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理清對方所處的形勢。但是自以為是和盲目自信是蔣干身上存在的不足之處,他片面地認為自己憑借與周瑜的關系可以順利說服周瑜,但是正是蔣干的盲目自信才最終害了自己。因此中職語文老師在引導學生對本篇文章學習時,可以重點引導學生閱讀文中的故事情節,結合文章內容去分析每個人物的特點,了解他們自身所處的職業與其應該具備的職業精神,并分析如何堅守職業精神。其中從蔣干到達周瑜營地,周瑜用計謀嚇退蔣干不敢再談軍旅之事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蔣干膽小怕事并對周瑜存在畏懼心理。蔣干在不能對曹操順利交差之時,急于想出為自己開脫的借口,學生們也能從中看出蔣干在職業中存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精神,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導致蔣干忽視了細節,沒有對情報的真偽進行辨認,由此可見蔣干自身沒有具備良好的職業精神。這種以為追求個人利益、不顧全局考慮、自私自利的性格,難以在職業上有所成就,也最終會害了自己和他人。通過文中講述的故事,學生們也就會學習到如何在今后就業中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并為自己今后的職業做好科學的規劃。此種語文具體實踐中對學生滲透職業精神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
課外作業是中職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在布置語文課外作業時,老師需要秉持先進的教學理念,注重從課后作業的角度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傳授給他們更為專業的道德教育。舉例來說,中職語文教學中老師在向學生布置“我敬佩的一個創業者”為主題的作文時,就可以讓學生借助各種途徑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創業者事跡,如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主動拜訪某位創業者等,并將創業者的有關信息和事跡用文字記錄下來,結合自己所收集到的資料,分析創業者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優秀品質和高尚道德,并將其列成提綱,為接下來的寫作提供良好的素材。這樣類型的課后作業可以增加學生對創業者的深入了解,能促使學生從創業者個人事跡中間接接受職業精神教育,促使學生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而不斷努力。
借助中職語文課外活動滲透職業精神教育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途徑。其間需要中職語文老師注意的問題是要凸顯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借助多樣化的課外活動滲透對學生的職業精神教育,引發學生對職業精神的深刻理解。舉例來說,中職語文老師可以借助“企業如何歡迎中職院校畢業生”這一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具體的實踐調查中了解到不同員工口中職業精神內涵。這樣的實踐活動能讓學生知道參與某種職業需要具備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為加深對現代企業的了解做好充分的準備,知道現代化企業需要的愛崗敬業、盡職盡責、誠信踏實的人才。此外從上述類型的課外實踐活動中也可以促使學生不斷積累自己的語言知識技能,能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體會職業精神的含義。
合作探究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顯著增強教學效果。中職語文教學在新課標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老師也可以借助合作探究向學生滲透職業精神。此種滲透模式下可以增強學生參與實踐學習的積極性,能建立起對知識全面的認識。此外合作探究性的實踐活動還可以為學生營造起主動學習的環境氛圍,能促使學生之間友好互動。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可以模擬個人與職業之間的關系,將職業精神此種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呈現出來。其間不同人對同一職業持有的態度在具體的合作探究實踐活動中可以清楚地展示出來。此外,也可以引導學生清楚地認識到從事某個職業應該具備的職業精神,理解職業精神對國家、社會、企業以及個人產生的影響。舉例來說,在人教版中職語文《敬業與樂業》這篇議論題材的文章學習時,老師為了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就可以采用多媒體讓學生比較以下幾種人物,一種是碌碌無為、游手好閑、不思進取之人;另一種是盡管有自己的職業,但是在工作中也不思進取、毫無建樹之人;最后一種是在工作崗位上勤懇付出、無私奉獻之人。讓學生分析上述三種人呈現出來的社會特點,想象一下與哪種人對應,并評價他們各自所處的職業狀態。在分析比較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順利引出本節課《敬業與樂業》的教學主題,引導學生構建起對敬業與樂業的全新認識。學生們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也可以展開對“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討論,從中明確將自己本職工作做好,并將工作作為一大樂趣的人,才是真正敬業樂業之人,這樣的人才能在工作上有所成就。
綜上所述,職業精神教育在中職院校是非常重要的,中職語文教學是滲透職業精神的有效途徑,因此需要從事中職語文教育的老師們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措施,將職業精神相關內容更好普及給學生,讓學生在提高語文素養的基礎上,強化自身的職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