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 濤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課程,對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和奠定語文學科知識基礎有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教學形式應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順應新時代小學生的需求,教師應在互聯網教學的幫助下,創新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揮互聯網教學的優勢。
小學生階段,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主要是從課本上獲得的,然而語文課本知識覆蓋面并不廣泛,教師僅靠課本為學生講解語文知識并不能達到教學目標[1]。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可以搜集到各種豐富的教學內容,豐富語文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認知能力。教師應充分將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結合起來,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建一個聲、音、圖、畫面俱備的生動活潑的課堂,讓信息技術充分起到助學、輔導的作用。
比如,教學《白鷺》時,我先通過杜牧描述白鷺的古詩“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魚兒溪水中”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初步認識本節課學習課文的同時,豐富學生的古詩積累。備課時,我在網上搜集了作者郭沫若的一些資料與大家分享,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豐富了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鼓勵學生向郭沫若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在賞析課文的過程中,我還給大家看了白鷺的圖片,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白鷺的顏色和身段,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線上學習逐漸普及開來,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有效途徑。小學語文知識點相對較多,不易被整合,有許多需要記憶的內容,學生只通過課堂進行語文學習并不能學到很多知識,只能對語文知識形成粗略的了解,而教師通過網絡平臺開展課外教學可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促進作用[2]。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可以選取更多優質的語文學習資料供學生自主學習,擴展學生的認知,逐步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充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比如,教學《古詩詞三首》時,我通過釘釘這個平臺為學生上傳了三首古詩詞的學習音頻,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自主背誦,然后要求學生上傳背誦視頻,督促學生進行背誦學習。在日常的學習中我還會實時留意一些比較好的書籍和文章讓學生自主閱讀,上傳一些優美的句子和經典古詩讓學生背誦。背誦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古詩的理解,還能讓學生積累更多的語文素材,可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基礎。
情景的創設很容易將學生帶入到語文的學習內容中,為學生營造學習氛圍濃厚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據此了解學生的理解情況,并進行針對的教學。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利用微課創建情景教學模式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歡迎,展現了顯著的效果[3]。教師通過網絡設備錄制微課或搜集優質的微課能讓學生身臨其境,進行重點化教學,促進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
比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前,我錄制了重點生字詞的講解視頻,讓學生自主觀看,還搜集了有關圓明園的視頻供學生參考,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圓明園曾經的輝煌,并與毀滅后的頹敗形成的鮮明對比,使其了解圓明園的毀滅帶來的損失,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大家積極發言,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思考想象圓明園毀滅的經過,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創新性教學可以有效發揮出互聯網教學資源的廣泛性,能夠打破課本的局限,為學生擴展語文知識,讓學生獲得更多語文文化的熏陶,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傳統的語文教學因互聯網的出現而變得豐富多彩,學生獲取更多知識的同時,還能在教師的幫助下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教師要不斷挖掘互聯網發展背景下適宜學生的教學方式,通過創新,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為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