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國維
隨著網絡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發展,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聽的線性課堂模式,而是在向多元化、多渠道的學習模式轉變。學生的學習資源也不再是單一的課本,而是從網絡中得到了大量的學習資源[1]。微課是一種新型教學手段,正在受到廣大師生的青睞。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微課以它簡短的視頻形式的特點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之中。
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通過自己動腦動手完成物理實驗,更有助于學生掌握物理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但由于受到諸多條件限制,物理演示實驗常常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如有些同學離講臺較遠,無法看清楚教師的操作,或者由于實驗室條件限制,無法進行演示實驗。將微課教學手段引入初中物理演示實驗,則有助于學生學習物理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自然科學,它不僅對人類物質文明的進步起到推動作用;還對人類深化認識自然界起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有重要作用[2]。學習初中物理就離不開物理實驗的操作,但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導,學生是很難完成物理實驗的。因此,在學生動手做物理實驗之前,教師都會給學生進行實驗演示。教師進行實驗演示,主要目的是幫助同學理解實驗目的及實驗步驟。但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物理實驗演示時,有時由于一些因素導致實驗演示未能發揮其效果。比如后排的同學看不清楚,或者有些同學看過就忘了。但微課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實驗演示。以“溫度”這一節課程為例,用溫度計測量水中的溫度這一實驗,由于溫度計的刻度線很細,在教師物理實驗演示過程中后排的同學很難看到溫度計上的度數,這就大大降低了教學效率。但微課能以視頻的形式讓學生觀看物理實驗演示,在視頻中將溫度計刻度線放大,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觀察實驗,也可以提高物理實驗演示的教學效率。
物理是一門比較難學的科目,很多學生都反映物理太難學了,并且有些同學還會知難而退,由于一節課聽不懂而放棄后面所有的課程,因此,學生的學習情況總是不理想。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微課應用到物理實驗演示教學中,能夠改變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微課能更直接、形象地向學生呈現物理實驗過程,視頻畫面感的沖擊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實驗的興趣,使學生更積極、用心地投入到物理實驗中,提高實驗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這一實驗時,通過微視頻進行實驗演示,可以更加生動形地讓學生了解實驗過程及水沸騰時溫度的變化。
在當今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將課本上的物理知識學好,更注重物理實驗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但一般教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演示時,有些同學并不能完全理解實驗目的和實驗步驟,在自己動手操作時,很容易出錯。但將微課這一教學手段引入物理實驗演示,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實驗目的及實驗步驟,能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實驗的整個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思維及物理實驗設計能力。例如,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這一實驗時,通過微課進行物理實驗演示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體的位置、大小之間的關系。
總之,在當今教育教學過程中,微課這一教學手段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將微課應用于物理實驗演示,能更清楚地向學生介紹每個實驗的實驗器材和實驗細節,呈現每一步實驗操作的過程,通過微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現更為詳細、直觀的實驗過程,更能激起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