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葛明
(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泰州 225700)
時代的發展帶動了教育信息化的進步,也在某種程度上推進了職業教育課程的改革[1]。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中職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日益受到重視。不同的教學情境,教學結果也是不一樣的[2]。但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改變課堂及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對開拓學生思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及自我創新意識產生極為有利的影響。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操能力和創造力。因此,采取措施提高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是目前促進職業教育發展最主要的任務。本文從多個方面提出了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策略。
目前的數據顯示,大部分中職教師在信息搜集、互聯網應用等方面的工作是不錯的[3]。但他們沒有意識到信息的收集與應用之間要有一個過渡。近年來,職業學校非常注重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但實際的考核標準較低。中職學校的教學方式仍然非常單一,且學校對教學研究工作也不太重視。因此,即便是教學內容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老師們還是因為信息化教學的應用能力不夠而無法讓整個教學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中職教師只注重內容的搜索,卻忽略了理念的更新,滿足于目前取得的成績,對教學方式改革并不積極,認為在教學中加入信息化的元素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但會極大地增加自己的工作量。這樣一來,學生,甚至老師的思想與當前社會的發展逐漸脫軌,久而久之,技術水平得不到提升,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自己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只是一味地強調教學內容,整個教學工作不能得到妥當安排,教學資源與實際課程不吻合,使整個教學過程難以實現最初的目標,也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建設好中職學校的硬件環境對提高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許多中職院校,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中職院校,由于經費不足,無法按照有關規定配置設備[4],教師的能力培養同樣會受到阻礙。學校領導必須重視這方面的工作,以便為能力培養工作提供充足的條件。學校要實現整體網絡覆蓋,改善信息化教學環境,也要做好電子閱覽方面的建設工作,讓學生可以便捷地利用網絡科技獲取新知識。學校要建立資源內部共享平臺,以便中職教師自由地交流、學習,并優化各個平臺的建設,為教師、學生獲取有用的資料提供便利,不斷增強教學效果。除了硬件設備的建設之外,教師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也要到位,才能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教育改革使每個學校的政策也發生了改變,中職院校要根據教育部門關于信息化改革的要求及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對老師們進行專業培訓,促進他們信息化能力的發展。學校可以根據教師的實際水平選出榜樣,還可以采用交流會的形式讓所有教師相互學習,最終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信息化教學工作要多樣化,學校就必須培養教師的信息化設計能力。學校應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信息化培訓活動,讓教師了解多媒體應用方面的知識并合理應用在課堂上,使教學方式不再拘泥于傳統,具有新穎性,能夠緊隨時代的發展腳步。在培訓過程中,學校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如果有條件,可以制定一些獎勵制度,提高教師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將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到課堂上去。教師通過網絡搜索相關的資料,在整理、分析后,制作成課件,最終相互交流、借鑒,選出更優質的內容傳授給學生,將讓學生體驗到一個不一樣的課堂,所產生的效果自然也是不一樣的。
本文針對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目前各大中職院校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概述,最后給出了解決的策略。信息化教學更注重現代化因素。此過程是動態的。因此,中職教師應該改變原來的教學理念,緊跟時代的發展腳步,將網絡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去,不斷研究、創建新型的教學情境,通過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讓信息化教學成為現實。信息化教學方式會伴隨時代的發展逐步更新,因此,老師的學習也應該是無止境的。師生之間還應該及時做好溝通。教師要不斷啟發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發現,提升學習的效率,讓未來的實踐更有保障。筆者希望本文可以為中職院校教師能力的提升提供幫助,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