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軍 吳贏洲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以其特有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理論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銳判斷力和深邃思想力,透視黨情國情世情,對黨的建設這一偉大工程進行了整體謀劃和深入思考,形成了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重要論述。這一創新性理論成果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起點上,結合黨情國情世情的深刻變化,特別是面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現實,著力聚焦思考“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工程”“偉大夢想”而形成的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具有鮮明的理論品格特征,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思想視域具有時空開闊性。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主要體現為五個“動”:優勝劣汰時代大勢的驅動,黨內現實問題的促動,中華優秀文化的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帶動,共產黨執政規律的引動。這一思想體現直面各種長期復雜的重大考驗和尖銳嚴峻的重大風險,以全面推進從嚴治黨來主動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潮流、引導世界變化的格局、推進民族復興的大業,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歷史與現實有機統一、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有機統一、守正與創新的有機統一,有著鮮明的歷史縱深感和時空開闊性特點。
二是思想維度具有系統針對性。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圍繞著把黨建設成為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突出問題導向,從六個方面進行布局,即以總體要求為戰略,以政治建設為統領,以思想建設為靈魂,以組織建設為核心,以作風建設為保證,以紀律建設為手段,以制度建設為根本。彼此之間體現著相互支撐、內在統一、共同發力、興黨強黨。
三是思想內容具有弘大統一性。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立意高遠,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兩個先鋒隊”的本質屬性和固有的人民立場,推進管黨治黨實現從“應對挑戰”向“駕馭引領”的深刻轉變。思想內容具有縱向貫通、橫向融通、守正創新、求真務實的特點,充分彰顯了共產主義理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有機統一、繼承與發展有機統一、黨性與人民性有機統一、借鑒與創新有機統一、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有機統一、治黨與治國有機統一。
四是思想價值具有深刻人民性。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堅持在依靠人民群眾、服務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①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67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實現人民利益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最高目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取得卓著成效,積累了寶貴經驗,進一步豐富了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的統籌:
其一,戰略安排統籌當前與長遠。一方面,從長遠出發突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大目標;另一方面,從當下現實出發實事求是審視侵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各種問題,并在實踐中加以強力解決。彰顯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有機統一。
其二,實施路向統籌治于心與嚴于規。一方面,堅持在治于心上下功夫,高度重視黨的思想建設,主張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又在嚴于規上花力氣,堅持制度治黨,以制度改革創新引領推動黨建的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彰顯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有機統一。
其三,推進思路統籌黨建六大建設。一方面,突出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另一方面,又將政治建設、思想建設與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綜合起來,整體推進,彰顯全面從嚴治黨堅持樹根與立魂的有機統一。
其四,整治對象統籌重點與全局。一方面,強調全面從嚴治黨全覆蓋,全體黨員應“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增強角色意識、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廉潔意識;另一方面,強調以領導干部為重點,狠抓“關鍵少數”,彰顯全面從嚴治黨堅持面向“關鍵少數”與全體黨員有機統一。
其五,實施突破統籌切入點和著力點。一方面,堅持把抓作風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先手棋、切入點;另一方面,堅決嚴懲腐敗,把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著力點,“打虎”“拍蠅”“獵狐”齊頭并進,嚴肅懲處各級各類腐敗分子,形成了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彰顯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作風建設與開展反腐敗斗爭有機統一。
其六,推動力量統籌全黨與社會。一方面,依靠黨的自身力量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組織和引導廣大黨員積極參與,發揮其主體作用;另一方面,堅持“不搞閉門修煉、體內循環”,①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78頁。組織群眾有序參與,讓群眾監督和評議,使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擁有不竭的力量之源,彰顯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依靠自身與依靠人民群眾有機統一。
以黨的十九大為標志,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在理論上更加成熟,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的取向,②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4頁。對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再次作出頂層設計,對“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作出新的部署,以下五個方面則是突出表現:
第一,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新時代對黨的建設提出新要求,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緊扣時代脈搏、把握時代大勢,就黨的建設提出總體要求,即:“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③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 61-62頁。其中蘊含著黨加強自身建設的根本方針、根本原則和根本目的,以及對實現執政使命長期性和艱巨性的深遠考量。這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前進方向和價值取向,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指針和基本遵循。
第二,凸顯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苦難輝煌的歷史向世人昭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必須要牢牢把握黨的“主心骨”地位。因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必須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0頁。其目的就在于要使黨始終處于“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這一戰略安排,是新時代黨的建設題中應有之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根本保證。
第三,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黨的政治建設是靈魂。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黨的政治建設并將其置于諸多方面建設的首位,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⑤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2頁。強調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來推進落實黨的政治建設這個首要任務。同時強調“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⑥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3頁。這一部署與安排,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本質屬性的根本要求,確保全黨服從中央。而且在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政治建設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上,就是要不斷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把握方向、把握大勢、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別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駕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風險的能力?!雹僦泄仓醒朦h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第360頁。強調“思想定力、戰略定力、道德定力要特別過硬”,“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在思想政治上講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在行動實踐上講維護黨中央權威、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應該說,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是確保全黨始終成為時代先鋒、中華民族脊梁、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主心骨”的重要保證。
第四,突出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得以貫徹落實的基礎,其政治功能是第一位的。就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同時還要求黨支部“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②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 65頁。這一部署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就是要切實在打基礎、補短板上下功夫,切實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
第五,注重系統增強執政本領。能力、水平、本領是實現黨的全面領導和長期執政的重要條件和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并強調增強八個本領,即“增強學習本領”“增強政治領導本領”“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增強科學發展本領”“增強依法執政本領”“增強群眾工作本領”“增強狠抓落實本領”“增強駕馭風險本領”。政治過硬與本領高強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沒有政治過硬,就會偏離甚至喪失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沒有系統的高強本領作支撐和保證,所謂的政治過硬,將會成為空頭政治,黨的政治綱領和政治目標將難以轉化為理想的現實。注重政治過硬與本領高強的有機統一,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提升黨長期執政能力的戰略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