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晨
一年級新生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活,對上課的意識不強,可以說是基本沒有上課的意識。那么,培養孩子的課堂常規便成了每位教師的首要任務。“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今后的課堂教學有重要作用。再加上體育課是在戶外進行活動,操場上上課的班級較多,因此孩子的注意力也很難集中,下面就如何培養低段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談談自己的體會。
根據學校行事歷,每年國慶前夕都會舉行“迎國慶隊列隊形廣播操比賽”,對于一年級新生來說這是一個展示班級風采的好機會。也是體育教師大顯身手的好時機。
首先得讓孩子知道自己在隊列的名稱叫什么。一般我會采用起名字的形式進行練習,排隊前給一列起名字,分別為“經經”“發發”“歡歡”“迎迎”“妮妮”。連起來就是:經發歡迎你!
其次,為每個學生按大小個子安排一個“家”,并告訴每位學生自己是什么隊的幾號。例如:經經隊1號等。排隊結束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位置,例如:我是經經隊的1號,沒我是發發隊2號等。目的是方便今后站隊個別孩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時,可以清楚的告訴老師自己在什么隊及號碼,教師可以快速安排其入列。
然后進行鞏固練習,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更加清楚自己的隊名及號碼,全班孩子就坐,教師任意喊隊名及號碼,相對應的孩子起立擺一個最酷的姿勢讓大家認識自己。
最后進行排隊練習,依舊是全班就坐,教師喊到幾號,幾個隊的幾號起立出門站隊,排頭(每個隊的1號)手叉腰保證左右距離,其余同學雙手前平舉,做到手不觸碰前方同學的后背。經過以上練習會發現,還是會有少數同學不清楚自己的位置,這時教師可提醒同學們:“自己站到自己家,如果有小朋友迷路了請你提醒他”。經過重復多次的練習,孩子們從之前的慢吞吞到快速集合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
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手勢默契會大大提升教學效率及練習密度,能夠減少沒必要的語言及組織。
隊列分為橫隊和縱隊,練習內容不同所需要的隊形不同,因此,在教學時會在課堂前讓孩子觀看高年級學生的集合視頻,提醒學生觀看老師的手勢,這樣在教學時學生可以很快理解。
練習過程中會出現糾錯或提示環節,需要學生向中聚攏,這時教師給出一個聚攏的手勢,學生很快就可以集中,教師講解結束后再給個散開的手勢學生會快速回到練習位置。
室外上課很嘈雜,哨音在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每個哨音代表的意思不一樣,一般上課中我是這樣使用哨音的:兩聲長哨——集合站隊、多次短哨——提醒注意、一聲長哨加手勢——撿球(交換位置)等。
每位學生都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及鼓勵,教師在上課時便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適時表揚鼓勵,讓孩子認為教師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他。
一般我會采用口頭表揚與實物表揚兩種形式進行,大面積表現好時就用語言激勵,如果今天孩子狀態不好時會用獎品進行“誘導”,送給其中某一位孩子,以此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好勝心理。
獎勵孩子的方式很多,除了獎品,我還會采用和老師合照、做老師手機的屏保、當小老師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課堂常規及課堂實效也有所提高。
教師,請保持微笑,莫以師道尊嚴代替微笑。做生活中真實的你,就能還給學生真實的生活。學會享受生活,才能呵護孩子的情感,關愛孩子的生命,教育才不會是馴獸式的冷酷,你關注的目光才會在孩子的心靈上升起燦爛的太陽!
教育從來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只要你秉持初心、堅定腳步,這一定是一條陽光明媚、收獲幸福的路。不忘初心,懷揣初衷,保持良好的心態;不忘初心,還原初始,保持良好的狀態;不忘初心,安放靈魂,保持良好的氣態,既然選擇在經發這片土地上揮灑汗水,就是選擇帶著初心堅定前行。無論時代如何發,作為一名教育人都不會忘了出發的原點,時刻鼓勵自己,忙碌便是收獲,一路艱辛終會換來滿徑芬芳,無論風云如何變幻,都將時刻堅定自己最初的選擇,帶著最初的夢想,共同助力學校教育的乘風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