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彩霞
(廣西南寧市橫縣百合鎮高祝村委小學 廣西南寧 530300)
在小學階段,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的要求很高,學生不僅要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還要具備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及計算能力,而小學生年齡小,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就很容易放棄,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可以讓每個學生個體都參與到學習中,能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交流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鍛煉思維能力。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在輕松的狀態下自由發揮,激發自身的潛能。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合作學習教學形式的教學優勢越來越顯著,備受教師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合作學習的形式構建探究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可以保證每個學生個體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可為學生營造輕松向上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應增加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進而確保小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合作模式下進行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構建小學數學探究課堂。
在日常教學中,每個學生個體之間都存在嚴重的差異性,教師要滿足每個學生的具體需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包括理解能力、家庭背景、興趣愛好及性格等,科學地分配小組成員及分工,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發揮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更有效地構建探究課堂,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在課堂中發現問題并積極思考問題,從而保證小學數學探究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學習長方體的體積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動手能力強的同學利用紙盒制作一個長方體,并測量出這個長方體的長寬高,然后讓擅長計算的同學算出這個長方體的體積,讓學生在合作中進行探索,發現數學知識的規律,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還應重視合作學習時間的安排,科學合理的安排會提高探究課堂的教學效率。過短和過長的時間都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安排好時間,避免時間太長而造成懶散的狀態,也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合作和探究。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善于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在溝通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相結合,為學生合理安排合作學習的時間[2]。例如,學習折線統計圖時,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同時進行繪制,讓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習時間,讓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并有意識地合理安排和規劃學習時間,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合作學習可以有效轉變教學方式,從被動聽教師講課轉變成教師講完之后,學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合作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經驗、社會經驗不足,在思考問題時缺乏深入探究的意識,加上小學生還沒有形成成熟的思維方式,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掌握學習的節奏,在合作中進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動,吸取同學的優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3]。例如,學習圖形分類時,教師可以留下具體的探究任務,讓學生有目的地進行思考,可以為學生布置“具體有哪些圖形分類的分法”,讓學生將已知的分類方法列舉出來,然后進行探討,在探討過程中發散思維,彼此之間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綜上所述,構建高效的探究課堂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培養探究意識,讓學生在學習中成為創造者,構建探究課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