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余鴻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展尚不完全,對待事物的新鮮感強烈,事后就沒有任何興趣,自制力差,無法進行良好的自我學習。因此,教師應針對現階段小學生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數學教學,利用合作學習構建小學數學自主探究課堂,讓學生在積極的氛圍下進行學習,在小組中互相督促、取長補短,進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學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狀態,提高數學教學質量[1]。
在開展合作學習前,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分組。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不同,性格特點也不同,教師應結合實際進行公平合理的分組,而不是就近座位前后四人或六人為一組,這樣的安排難以起到很好的實際效果。要想讓小組合作學習進展的順利,必須重視分組人員的安排,避免分組不合理造成日后的學習困擾。
在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普遍的應用現象是教師在講解新知識時,讓學生先進行討論,再進行講解。其實很多學生在這個期間并沒有認真討論,而且教師會隨意叫停討論,沒有實際觀察小組的討論情況。教師要改變這種現狀,讓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作用和重要性,而不是將合作學習模式流于表面。
在部分小組合作學習中,只有組長一人參與,仿佛在唱獨角戲。很多學生都將學習的重心交給組長,沒有將自己投入到合作學習中,更沒有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還有的學生過于表現自己,不聽從他人的意見,這樣的合作學習模式也是沒有太大的效果。總的來說就是學生的合作意識薄弱,不懂合作學習的真正意義。
在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要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讓學生在小組中得到保障和地位,有參與積極性,通過對學生的了解進行合理分組。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將合作學習的任務分到個人身上,不管是優等生、中等生還是學困生都能有自己的工作,每個成員都要有自己的職務,這樣才能提升小組合作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讓分組更合理,進而提升學習效果,構建自主探究課堂。
規定好小組人員后,教師要豐富小組合作的形式,要讓學生都能樂于接受、樂于參加,進而構建自主探究的數學課堂。除了在課上進行討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預習,讓預習成果更理想。例如,學習“負數”時,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預習知識。六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思維意識,在互相討論中能自主掌握負數的知識。讓學生討論在哪里會見到負數,負數的表現形式是什么,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思維在飛速轉動,教師要觀察學生的討論過程,但不能打擾到學生的討論。最后讓學生匯報討論結果,以及提出小組討論中遇到的問題。總的來說就是要以小組討論為主,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討論、匯報成果,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讓數學課堂小組合作更有趣,構建自主探究課堂[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在學習上能夠展現,還可以在鞏固知識時進行小組合作,要讓學生以小組為榮,增強集體榮譽感。教師可以在游戲下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例如,在六年級下冊課本中有個小游戲,在一張作業紙上剪出一個大洞,讓全組成員輪流傳過。教師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好剪刀和紙(要注意剪刀的使用安全),借此激勵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動手操作,讓在學生的興趣促使下完成小組游戲。這樣的模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興趣,還能在游戲中提高探究意識。“比例”的學習也是如此,比如6:3和8:5能否組成比例,通過這樣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小組分析探討,看哪組成員又快又準地給出答案。這樣的小組合作能提高學生的思維速度,讓自主探究課堂構建得更加順利[3]。
總之,合作學習背景下小學數學自主探究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認真進行分組安排,改變小組的合作形式,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更好地構建自主探究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