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秀
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培養學生積極情感指的是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美好,讓教學情景氛圍更加良好,讓教學手段生動形象,豐富教學內容和活動,讓學生積極進入到教學中,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情感。這也是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教學進步的重要內容。
在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學氛圍死氣沉沉,教師畫出知識的重點,讓學生在課下死記硬背。教學內容和手段更是單一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全提不起來,對地理教學沒有任何的促進意義,對學生的教育更是沒有實際效果。地理教學本應十分有趣,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識,掌握更多有趣的地理文化,滿足學生的各種地理文化需求,但在以往的教學中,地理并沒有得到學生的喜愛,地理教學質量也并不理想。這些都源于教師教學只重視地理文化成績而沒有加入情感教育,導致學生在面對地理教學時沒有積極學習態度及豐富的情感[1]。
教學氛圍是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因素,教師要善于在地理教學中運用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到教學中,貼近學生的生活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增長見識的過程中發展學習思維,提高地理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采用放手式管理,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每一次講解新課時,要注意課前引入,關于地理的游戲、影片都可以作為合適題材進行課前導入,這都是很好的營造教學情境的方法。還可以設立一些小活動讓教學情境的創設事半功倍,比如“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學生在學習時可以嘗試自己動手凈化污水,看看需要多久才能讓水重新恢復清澈。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保護水資源,節約水資源。教學情境的創設會讓教學呈現積極向上的氛圍,讓學生對地理學習變得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情感
[
2]。
要想讓教學變得靈活,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必不可少的。友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新課改的改革內容,還是促使師生交流互動的好方法,它能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讓地理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都是促進積極情感培養的好方法。教師要用自身良好的素質進行教學,要讓學生從心靈上對教師產生崇拜,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促進學生的地理學習。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要體會到學生的喜怒哀樂,保證學生信任自己。在學生面前要放下教師的架子,贏得學生的好感和喜愛。良好的師生關系會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縮小,讓地理教學更加高效,還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
現在是信息化時代,不再是以前的一張黑板、一根粉筆、一本教材的時代了,信息化的發展讓教育更加先進,讓學生的興趣也逐漸提高。多媒體是教學中最常見的教育手段,它豐富的展現形式能瞬間提高讓學生的興趣。例如,“人口的變化”講的是人口的數量、空間變化及合理容量。依靠課本上的數字來學習,沒有太大的學習效果,學生也體會不到實際的人口數量龐大。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統計表的直觀變化,隨著數量的增多讓學生體會到人口的變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地球模型,人口的變化采用彩色代表,隨著人口的增多,地球的顏色越來越重,代表著人口越來越多。通過這種鮮明的教學手段,學生能直觀地看到知識,直接明白人口的變化,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知識,這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3]。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能讓地理教學生動形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地理學習,改善傳統教學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要想實現在高中地理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需要教師的付出,教師要認真面對教學、面對學生,要以學生的未來發展為前提,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使其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主動加入到教學中,順利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