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東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指的是在固定的時間內,學生能夠學到應該獲得的知識。教師要發揮出最好的教學水平,和學生一起營造高效的課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學的有效性不僅是教師完成教學內容就可以的,還要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否有所受益,高中體育教師應時刻緊隨時代的步伐,不斷完善教學方式,為學生打造一個有效的課堂。
高中體育課程雖然不像其他文化科目一樣給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學習壓力,但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也需要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教師通過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才能明白學生真正的需求以及學生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安排,進而達到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有所收獲、有所感悟。教師在與學生溝通交流之前要先讓學生明確溝通交流的目標,以及應該如何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交流,讓學生成為溝通交流過程中的主體,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注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不同的溝通交流情境,培養學生積極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的意識。由于高中體育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并不能做到與每個學生進行相應的溝通交流,因此,教師要不斷拓寬交流途徑,實現課上課下教學相結合,提高師生溝通交流的效率。
比如,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我會為學生提前準備預習材料及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發表自己的疑問,我進行相應的解答,之后抽查提問,增加與學生在課堂上溝通交流的機會,同時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組,通過分組讓學生進行組與組之間的相互指導,最后教師對每個小組進行指導,充分實現課堂訓練的高效開展,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高中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壓力相對較大,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重心都放在了文化課學習上,體育課同文化課有很大的區別,幾乎沒有很大的學習壓力,導致許多學生對體育課程缺乏足夠的重視。高中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發育逐漸走向成熟,有了一定的自主認知能力,教師從情感教育入手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教師可不斷增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讓學生意識到體育課程對自身的好處,逐步提升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教師可結合教材挖掘情感教育內容,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真正意識到體育鍛煉對自己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在提升學生體育鍛煉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懷及體育運動的魅力,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引導學生身心發展向正確的方向進行。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相應的小活動來讓學生進行練習。在練習足球技巧時,教師可以安排小組對抗及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腳內側互相傳球接球等,增加學生練習次數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合作與競爭精神,使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發展觀念。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正逐步走進教育領域,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不同于文化科目的教學,體育教學需要更加直觀的教學演示。但緊張的高中課程給體育課的課時安排也不是很充足,教師的授課相對緊張,很多地方的教學演示只進行了一便,部分適應能力不強的學生很難跟上教學進度,導致學生在課上時間并不能獲得良好的體育教育。信息技術的出現可以使教學線上線下結合起來,教師可以為學生精選教學視頻,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反復觀看,不斷熟練教學內容。體育鍛煉并不是一個短期的課程,需要學生的長期不斷練習,唯有經過不斷的體育鍛煉,學生才能親自體會到體育教學帶來的好處,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主動跟著線上視頻進行體育鍛煉,節省教師課上教學時間,進一步提升教學有效性。
比如,教學時,教師可以在網上精選教學視頻或自己錄制微課,通過釘釘網絡平臺為大家上傳,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相應的練習,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討論,提高自己動作的規范性及對體育的理解能力。
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對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及個性化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認識到高中學生的需求,在優化教學策略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