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莉莉
(黑龍江省雞西市梨樹區平崗學校 黑龍江雞西 158100)
在碎片化的信息時代,整本書閱讀的需求更加迫切。而當代學生面對學習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對閱讀書籍更是不加重視。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由于沒能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導致學生的閱讀效果差強人意。并且,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心浮躁成為普遍現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靜下心來,認真閱讀,掌握書中的精髓所在。讀書是一個修身養性的過程,教師要做好引路人的工作。
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都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意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并且,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學生更難有整本書閱讀的欲望,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書目,滿足學生的喜好,進而達到整本書閱讀的效果。學生不喜歡閱讀的大部分原因是沒能找到適合自己并喜歡的書籍,教師可根據學生閱讀能力和喜好為其推薦適合的書籍,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1]。
例如,在學習完初中七年級語文部編版第一單元第二課《濟南的冬天》之后,教師為學生推薦了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如《茶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讓學生在課下自己研讀,并讓其根據所學的基于整本書的閱讀方法進行實際的練習。同時,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可以向教師反映自己的閱讀愛好,隨后,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喜好為其推薦合適的書目,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在為學生推薦書目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并為其量身制定整本書的閱讀計劃,幫助學生明確閱讀的方向,確立明確的目標,提高自身閱讀效率,并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由被動轉為主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基于整本書的閱讀,追求的是學生對書籍的全面認識和理解,在融合全部內容的基礎上學生能夠進行思考,進而得出自己的理解和結論。在整本書的閱讀中并不只是簡單地囫圇吞棗,而是從整體出發,目光長遠且明察秋毫。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要做好日常的閱讀積累工作,將自己讀到的經典語句進行積累,并能夠適當地運用,提升自身的語文水平。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展示閱讀積累成果的機會,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促進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語文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開拓個人視野[2]。
例如,學習初中八年級語文部編版第一單元第三課《安塞腰鼓》時,學生對安塞腰鼓這種新奇事物不了解,但由于強烈的好奇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很感興趣。為了豐富學生學習,開拓學生視野,同時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教師要求學生在進行整本書閱讀時,不能夠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要學會思考文章中涉及到的細節問題,結合文章的前后內容理解細節問題,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此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積累優美詞句的意識。例如,讓學生自己在課下閱讀《秦腔》《陜北剪紙》等內容,使其在不斷積累的過程中豐富自己所學,夯實自身基礎。并且,教師可組織學生通過成果分享的形式檢驗其閱讀積累,同時可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效果,使學生在充滿樂趣的語文課堂上有所收獲,提高其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階段學生所學的內容有所增加,面臨的壓力也有所增大,教師可適當地為學生準備特色活動,幫助學生緩解個人壓力,同時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舉辦讀書沙龍活動,能夠使學生在活動中暢談自己整本書的閱讀方法以及心得體會,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舉辦特色活動,體現了教育教學的靈活性,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展現個人的學習成果,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使學生能在自我展示的過程中加深對閱讀書籍的印象,并更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3]。
例如:在學習初中九年級語文部編版第一單元第三課《鄉愁》時,教師可為學生布置課下研讀余光中先生作品的任務,比如《白孔雀》《浪子回頭》等,讓學生從整本書的角度出發,對作品進行深入的了解。隨后舉辦一次讀書沙龍活動,全程由學生主持、學生參與,教師作為一名旁聽者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自由發揮。學生在較為寬松的氛圍中討論自己的學習成果,交流自己的閱讀方法,由此為學生提供了分享和展示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對本次活動中學生提出的高效閱讀整本書的方法和技巧進行總結,同時肯定學生的表現并給予表揚,使學生能夠從閱讀中收獲更大的樂趣,達到閱讀的真正效果。
總而言之,整本書閱讀符合當代新課改的要求,并且能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知識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在推進整體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閱讀的重點,使其掌握高效的閱讀方法,由被動閱讀逐步走向主動閱讀,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更多收獲。若是將讀書看作一場修行,學生從書中獲得的將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