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璐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寧夏·吳忠 751100)
佩珀爾幻象技術簡單地說,是通過把影像投在高透光的介質上,使物體在介質中形成虛像,同時又可以看到其后的景物,由此產生幻覺的技術。對其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16 世紀的一位意大利科學家,而該技術的名字則是來自于19 世紀的英國人John Pepper,他是最早將佩珀爾幻象技術應用到舞臺表演藝術上的。佩珀爾幻象技術多用于舞臺設計、展覽展示、影音工程、企業宣傳等領域。
隨著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產業調整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更新,各類行業對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影響力越來越突顯。職業教育改革也在教育改革創新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了愈加重要的地位。教育內容、方法與手段需進一步更新,佩珀爾幻象技術在高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將大有作為。
(1)理論課教學手段尚不豐富。高職教師的任務不僅僅在于教會理論知識,還需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探索學習,著力幫助學生解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不斷開發、培養學生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一些理論課教師更為重理論講解,忽視了學生情感體會、實踐探索與藝術感染的教育,使學生出現只會“紙上談兵”,不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現象。同時,由于尚未及時地更新與轉變教育的理念,仍然單純使用“講授法”,追求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教學手段不豐富,缺乏對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進行引導與培養,師生間缺乏共同溝通、解決問題的協作交流,教師忽視了引導學生利用手頭資源主動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培養。
(2)理實課程銜接缺乏規劃。高職教育教學中存在理論課與實踐課相脫節的現象,雖然在單一課程中,教師盡量做到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但在課程之間還存在銜接缺乏規劃,教學體系構建缺乏科學性、系統性,不利于提升教學內涵和教學質量,不利于培養職業院校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學內容的安排計劃被告知理論課教師根據教材原有的理論知識體系規劃的多,創新教學模式教學的少,學生大部分處于被動接受理論知識的學習。雖然傳統理論課程教學模式講解,有利于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但不利于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精細化教育,缺乏與實踐課程相結合,以工作過程為內在邏輯,針對崗位工作任務進行提煉、提升和轉化的技術要求。
(3)學生探究學習積極性不高。隨著社會發展,高職教育教學要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要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以促進就業創業和適應地方發展需求為導向,著重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在學習中學生表現出的自主性以及主動探究的意識影響著探究學習的最終效果。總的說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探索研究意識越強,他們的積極性會越高,獲得的學習效果也更加完美。而高職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自主探究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對未解決的問題具有主動探究的想法,但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去的意識有待提高,學習熱情和動力不足,習慣被動學習,注重簡單記憶而忽視對問題的主動思考,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激發。
(4)教學評價方式多樣化不足。在高職課程教學評價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掌握的情況評價方式缺乏多樣性,理論課主要針對理論知識進行考試,實操課主要針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進行專項測試,簡要分析與點評學生的學習成果情況,不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平時與測試相結合、學生自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多種評價方式。而且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學生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的評價,忽視了學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團隊協作能力、文化素養的評價,這種單一化、固定化的教學評價缺乏客觀性。同時,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與就業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內在潛能的發揮,不利于及時發現、糾正學生缺點和錯誤,提升教學效果。
高職專業理論課程中,涉及部分實物無法展示,從而使得知識抽象難懂,學生無法理解具體事物,進而無法掌握宏觀概念,更無法激發主動探究興趣。而佩珀爾幻象技術可以將不具體的圖片與知識用模型立體化的展示出來,并且通過一定比例的放大與縮小,使學生真實的觀察到物體模型,同時學生可以全方位觀察事物及教師操作的每一個細節,無論在教室的哪個角度,都能清晰看到教師的講解與操作過程;教師可以通過該項技術將實操動作的演示更加清晰、完整地展示出來,充分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求,加深學生的理解,促使真正掌握知識原理,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靈活運用于實際操作中,充分認識到所學知識的空間特性。
高職專業技術課程中,很多教學內容之間是通過操作步驟、運行程序、發展規律等邏輯聯系在一起的,熟悉和應用這些知識內容的關鍵問題就是要將靜態的理論知識動態化相連接。通過佩珀爾幻象技術有助于將各部分轉化為動態連接,使學生從對靜態知識的死記硬背轉變為對動態過程的理解應用。將課本知識動態化,化抽象為具體,促進學生的理解性記憶。同時,可以將概念圖、思維導圖等知識框架,及操作步驟實現立體化,推動學生將知識體系進行邏輯連接,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專業技術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構建了知識的整體性。
任何課程中都有教學重點及難點,高職教育教學中重點、難點要選準突破口,集中優勢,重點攻堅。在重難點確定時,應直面專業課程的不同需求,對學生制定完成任務的不同標準,改變重知識輕能力,重技巧輕方法,重理論輕應用的教育思想觀念,以學生技術技能及就業能力培養為重點。在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固定教材成為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來源,接觸到的知識知識內容不具體、學習資料途徑單一。佩珀爾幻象技術可以使教學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實際感受到操作過程,可以將具體的科學探索歷程重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真實感受科學探究之路,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提升教學成果的質量,提高教學行為的效率。
佩珀爾幻象技術可在虛擬現實的基礎上將實物及操作步驟清晰顯示并結合起來制作出數據庫圖像,可以將虛擬空間數字圖像直觀地展現在眼前,學生可以更加有效的、直觀的觀察到實物的特點,然后再通過理論講解強化知識點,提升教學效果,提高理論知識的學習質量。佩珀爾幻象技術展現出事物更加具體的一面,通過與實體模型、道具等相關教具的結合,突出不同實物和知識結構的個性化特質。學生瀏覽空間中的虛擬模型呈現出隨時性,可以共享操作者的第一視角,實現3D 虛擬模型和多種教學用具共享的目的,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可以得到鍛煉并提高,大大提升學習效率,利用現有教學資源也將更加充分。
高職部分實操課程中,機械構造等相對復雜,包括多種內部零件,操作過程要求精細、準確,所以要求對機械內部構件要全面掌握并了解。而對于剛剛接觸到專業技能課的學生而言,很難熟練掌握機械結構。通過佩珀爾幻象技術構建3D 模型可以彌補常規教學中的缺點,使得學生更快掌握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并且可以通過佩珀爾幻象技術觀看操作過程,進行模擬實驗,學生可以對操作程序、步驟有更全面的認識,可以身臨其境的觀察并參加操作,教師可以做出現場講解,并結合部分案例擴展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學生個性化理解問題,也可以通過教師對于知識點的補充講解,找到自己在課堂中沒有學到的細節問題,從而提高師生互動性,提高教學質量。
高職教育應注重理論與實踐課程的銜接,調整、整合教學課程,形成教學體系。各專業課教師,可以將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進行分析、整合。通過佩珀爾幻象技術在理論課程講授過程中融入實踐操作演示,真正將理論與實踐課程融合,形成整體;在實踐課程中,分析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制定學生完成項目,通過完成項目,提升學生自主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團隊協作能力。在學生確實無法解決問題時,與教師溝通,共同商討、研究解決方案,通過有效溝通和共同解決問題的交流協作,促進教師提升引導學生利用手頭資源主動解決學習問題的關注度,提升學生技術技能和服務行業發展能力。
在高職教育教學中,佩珀爾幻象技術將結合更多高科技元素,推動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更會孕育出一系列新型的教學模式與教育理念,學生學習環境進一步改善。通過其較強的立體性,能給學生帶來更多更新鮮的學習體會,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從而培養自主學習、互動學習能力,為培養新一代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