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之源

2020-01-08 20:00:45方緒銀方靈子
特區實踐與理論 2020年3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方緒銀 方靈子 胡 娜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原點、邏輯起點、價值支點,也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初心”的每一種表述,都蘊涵在這個體系固有的邏輯結構之中。要真正學懂悟透這一體系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首先就必須追根溯源,厘清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從何而來的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來自于對“人的本性中最本初的東西”的發揚光大

習近平總書記在澳門大學與學生們圍繞其校訓“仁、義、禮、知、信”分享感受時明確指出:“見微知著,以小見大,仁者愛人,人之初,性本善,要發揚人的本性中最本初的東西,呵護它,使它發揚光大,那可能就是人了。”①吳章勇:《習近平澳大寄語青年:系好第一個扣子》,2014年12月20日,http://news.youth.cn/wztt/201412/t20141220_6307398.htm。這一精辟論述,既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又有現代科學依據;不僅深刻揭示了青少年道德品質養成的規律,而且對黨員干部如何涵養和升華初心也具有深刻的啟迪作用。

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向上向善的情感和行為是“人皆有之”的稟賦。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②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259頁。“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①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80頁。這“四端”雖然是每個人的天性中都有的,但尚處于萌芽、端倪狀態,并不等于每個人先天就已經具有“仁義禮智”的道德品質,而必須有待于“見微知著,以小見大”、“擴而充之”,也就是要“呵護它,使它發揚光大”,才能成就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人生;不然的話,連侍奉父母也做不到。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對不能發揚光大“四端”的后果作了進一步警示:“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異于圣人也,特其間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視其父、子、兄、弟如仇讎者。”②遲雙明:《傳習錄全鑒》,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2年,第139頁。

孟子所說的“四端”,指的是每一個人出生之初就具有的心性、本心、善端,亦即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初心”(“人之初,性本善”)。他還說過:“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③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189頁。有德行的君子,是不失掉這“四端”、始終保持嬰兒般純真天性的人。顯然,要做到“不失其赤子之心”,必須依靠社會教化和個人修養來實現。我們常說,要當好官,就要先學做人;人品不好,官品肯定不好,更難想象其能有良好的黨性。人品上乘者,并不必然能當個優秀黨員干部;而黨性優良者,則必然是人品優異者。黨性植根于人性之中,是人性不斷優化、升華的結晶;“人之初的本心”是一個黨員干部形成“初心”的原始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隱含著一個大前提,那就是“初心”是每個黨員原本都有的,但往往被淡忘了;如果人性中原本就沒有向上向善的“最本初的東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就無從產生,教育他“不忘”,就是無的放矢;而既然這種“最本初的東西”人皆有之,就完全可以通過教育和自我修養來發揚光大,也就是要在人性的基礎上修養黨性。馬克思“為人類謀幸福”的初心最早體現于他中學畢業時寫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并終身矢志不渝地為之奮斗。習近平總書記在《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正是以此為起點來評價馬克思的光輝一生的。這就啟示我們,要深刻理解青年馬克思的初心與馬克思主義的關系,深刻理解初心的原始起點和踐行初心的有效路徑的關系。見微知著、扶隱發微,呵護人的本性中最本初的善端,使它不斷發揚光大,不僅能夠幫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而且也是激發黨員干部“初心”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一個人不論活到多大歲數,最寶貴的是歷經滄桑仍懷有赤子之心”;④習近平:《最寶貴的是懷有赤子之心》,2013年7月11日,http://news.cntv.cn/2013/07/11/ARTI1373549062341881.shtml。我們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⑤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第2版)。

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來自于對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復興情結的忠實傳承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地把物質生活豐裕的“小康”夢想和天下為公的“大同”情懷并列概括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具有的“兩個千年”夢想:“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我們不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為公的情懷,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國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于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⑥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3月21日(第2版)。這是對“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的深刻揭示。

神話是一個民族對自己的生命史前狀態的追憶,是一個民族面對生存與死亡挑戰的最原初的思維方式,是一個民族在特定的生存環境中所生發的第一組文明基因,是一個民族的起源記憶和文化土壤。古希臘和西方神話對人類史前世界的想象是被動的,是不包括人類自覺作為的努力奮斗在內的,人類的一切原初出發點都是天神賜予的,人類的一切原動力也都是天神賜予的;而中華民族“最令人稱奇和驚異的地方在于它的一切都是自力更生的結果”。①黑格爾:《黑格爾歷史哲學》,潘高峰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222頁。比如,在西方神話里,火是上帝賜予的,或者是“最具智慧的神明”普羅米修斯從上帝那里幫人類偷來的;而在中國的神話里,火是我們的祖先堅韌不拔地摩擦出來的(鉆木取火)。面對末日洪水,西方人靠上帝賜予的諾亞方舟來逃生,但在中國神話里,我們的祖先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了洪水(大禹治水)。此外,“盤古開天辟地”“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刑天舞干戚”“神農嘗百草”等著名神話,體現的都是面對災難和困難而頑強奮斗的精神。我們每一代人都是聽著這樣的神話故事長大的,勇于抗爭的精神已經潛移默化為中華民族的遺傳基因,這就是中國屹立至今的原因。華夏上古神話英雄這種“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勇于戰勝任何“不正常的暫時現象”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復興情結”的肇基和起源,從而也是數千年來歷代仁人志士大無畏的擔當精神的信念源泉。②孟偉、方緒銀:《習近平共產黨人“初心”“使命”思想初探》,《特區實踐與理論》2018年第1期。

“理極天下之精,文極天下之妙”的先秦諸子學說,是自神話時代以來源遠流長、一脈相傳的華夏上古文化的精髓凝聚而成的神圣元典。③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徽》,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1頁。諸子百家“救時之急、皆務為治”的共同治學初心和主旨,歷史地塑造了后來中國整個文化傳統的基本精神——強調作為文化主體的個人特別是精英人物面對社會危局和民生困境,應有“夙興夜寐,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負責精神,“當今之世,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百廢俱興,革故鼎新”的創新精神,“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救萬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懸”的博愛精神,“殺身成仁、以身殉道”的犧牲精神等等。這承繼的正是華夏上古神話英雄“天下有溺者,猶己溺之;天下有饑者,猶己饑之”、“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的高尚情懷和奮斗精神,是中華民族源自于進化、凝聚為本能(DNA)、為先秦諸子所深刻感知和精準表述的優異稟賦。這意味著,對人性中原本就有的善根、善端的發現、呵護和弘揚,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標識所在。

人類已經有五六百萬年歷史,智人最晚也在30萬年前就已出現,階級社會之前是一個漫長的原始公社時代,所以,數千年的階級社會不過是“人類已經經歷過的生存時間的一小部分”,未來的“新共產時代”“將是古代氏族(公社)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復活(復興),但卻是在更高級形式上的復活”。④《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9頁。對摩爾根的這個預言,恩格斯是完全認同的,并將其作為《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的結語和畫龍點睛之筆。作為“自伏羲以來一脈相傳的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所開創的儒家的最偉大貢獻,就在于為先秦諸子文化賦予了“復興”這樣一個核心概念,深刻感知并精準表達了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精神欲求”。這正是孔子的“克己復禮”之“復”與“夢見周公”之“夢”的本義,也是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復興夢想”這個詞組的最本源的意義。所以,復興并非僅只是指衰落后再興盛起來、再創輝煌,更是指在新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復興”小康盛世、進而“復興”天下大同之世。“小康”和“大同”是孔子以復原“歷史真相”的方式,最早為中華民族概括提出的“兩個千年”夢想,它既是偉大而深刻的樸素真理,又是動人心魄的真摯情懷;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隱秘愿景,又是人們當下“日用而不知”的價值取向。

不懈追求和不斷實現階段性的復興夢想,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品格。相對于禮崩樂壞、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春秋亂世,在淡忘了原始公社時代那種生產力極度低下的生存艱辛之后,人人相親相愛、平等互助、同甘共苦而不相互傾軋的淳樸社會風尚就變成了最美好的回憶。這正是孔子提出“兩個千年”夢想的時代背景。從此,復興“小康”盛世進而復興“天下為公”的“大同”之夢,就成為中國歷代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并內化為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情結。正是這個“復興情結”內在地規定了中華民族“歷史前進的邏輯”,決定了中國在數千年歷史上并不是只復興了幾次,而是像大自然“冬枯夏榮”一般不斷出現規律性的復興;每個家族、每一個區域、每個朝代的每一個仁人志士的每一天都在自覺不自覺地致力于復興,從而不斷地實現著對過往歷史巔峰的超越,成就了無數新的歷史輝煌。諸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之類的信念,并非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循環史觀”,而是中華民族固有的“復興史觀”,更是中華民族歷朝歷代仁人志士的使命擔當。這個過程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不斷復興的過程,而絕不是一個簡單重復的循環過程。

中華民族越是在面臨“大災大患”的時候,“復興情結”的內在動力作用就越是巨大,實現復興夢想的堅強意志就越是銳不可當。正是“復興情結”激發康有為在中華民族遭遇亡國滅種空前危機的時代背景下,寫出了氣勢恢宏的空想社會主義巨著——《大同書》。其宗旨是:“吾既生亂世,目擊苦道,而思有以救之,昧昧我思,其惟行大同太平之道哉。”①康有為:《大同書》,李以珍評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8頁。全書以現實社會“只有苦沒有樂”為開篇,以未來大同社會“只有樂沒有苦”結尾。二十世紀站在時代前列的第一位偉大人物孫中山,雖然與康有為在救國救民路徑的選擇上截然不同,但對孔子復興大同的理想卻同樣是心縈魂繞、夢寐以求。他把變現實的痛苦世界為和諧的大同世界看作人類進化的最終目的,明確地說:“人類進化之目的為何?即孔子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化現在之痛苦世界而為極樂之天堂者是也”。②《孫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36頁。無論是康有為還是孫中山,他們雖然同樣吸吶了源自歐洲近代的社會主義理念,但他們的大同理想卻都是植根于中華民族獨有的“復興情結”之中的,體現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中華智慧。他們在近代時局和知識背景下對古老的大同理想的重述和追求,在偶然中昭示了共產主義思潮和運動即將以扭轉乾坤之勢登上中國政治舞臺的必然。可見,中華民族源遠流長、根深蒂固的“大同情懷”,正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以獲得無限生機的深厚文化土壤。

中國共產黨人作為近代仁人志士未竟之業的忠實繼承者和完成者,其最深層的精神動力也是植根于實現天下大同的“復興情結”之中的。毛澤東和康有為、孫中山一樣,也常常借用“大同”來表述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這意味著,就對未來社會的美好設想而言,中華民族古老的大同理想與馬克思主義者的共產主義理想并無本質不同;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找到了實現這一理想的必由之路。新中國誕生之初,毛澤東還指示將康有為的《大同書》印發給每一位中高級干部,要求他們結合《哥達綱領批判》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一起學習和思考。這可以視為他給社會主義新中國賦予的靈魂、初心和神圣使命。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也經常引用“大同”概念。比如2014年3月,他在法國巴黎的兩次重要演講中都強調指出:“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理想。”“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向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升華的大同世界。”這意味著,重新獲得表述的“大同”理念,已成為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綱領、終極理想。而實現全面“小康”,不僅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理念,更是我們已觸手可及的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的‘小康’這個概念,就出自《禮記·禮運》,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使用‘小康’這個概念來確立中國的發展目標,既符合中國發展實際,也容易得到最廣大人民理解和支持。”③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9月25日(第2版)。

我們即將在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實現“第一個千年”夢想。在“我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的新的時代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為世界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謀大同”等偉大理念,標志著中國共產黨人已正式開啟“第二個千年”目標的追夢之旅。這既傳承著中華民族固有的天下為公的“大同”情懷,更傳承了毛主席當年“改造中國與世界”“環球同此涼熱”的宏大抱負,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不懈追求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執著信念和必勝信心。

三、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來自于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

愛國情感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最早可追溯于原始人類固有的捍衛其生存資源的“領地意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頑強發展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華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中華文化中,很核心重要的一條是愛國。人、家、國、天下,一層層遞進。愛國主義在中國根深蒂固,愛國情結也是深入骨髓。”

屈原灌注于其所有詩篇中熾熱無比的憂國憂民的愛國之情、以及“九死而不悔”地“上下而求索”愛國之方和不惜以身殉志的愛國之行,全面繼承和升華了自遠古以來華夏仁人志士固有的殉道者傳統,并給這一偉大傳統賦予了感天動地的強大情感力量,使愛國主義精神從此成為我國傳統文化內在價值系統的固有情結,始終強烈感染著兩千多年以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比如“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典型的屈原精神的“宋末版”——他處在內外危機重重的南宋末期,具有“國有大災大患,不容不出身捍御”的使命感,這正是他強烈的愛國情感的體現。從愛國之方的抉擇看,他的愛國并沒有局限于為“圣上”的江山拼卻一死,而是更鮮明地表現在要求革除南宋朝廷弊政(“社稷安危之權,國家存亡之故,不在于境外侵迫之寇,而內之陰邪,常執其機耳”)的種種努力上,即以“生斯世、為斯民”為宗旨,“持(改革)不息之心”,求“安民之道”“淑士之道”“節財之道”“弭寇之道”(亦即今天我們所說的“救國興國強國之方”或“完善國家治理體系”),以達到“天下為公”“才物各得其所”的美好理想。從愛國行為的表現看,他認定世道險阻之日,正是“圣賢”傳承學道、平治天下之時,絕不能安于“蓄其才德而不施于用”,而應當象及時雨那樣澤被天下,這是仁人志士不可推卸的天賦使命:“天之生賢才,初意豈無為,民胞物同與,何莫非己累?”①文天祥:《文天祥全集》,熊飛等校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87年,第4頁。“圣賢非坐視民物之屯者”。②文天祥:《文天祥全集》,熊飛等校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87年,第387頁。在這種崇高追求中,文天祥以“社稷為重,君為輕”,堅持為了民生社稷,“別立二王”不失“為忠”,跟著皇帝去賣國偷生求榮則“非忠”。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毀家紆難,雖百挫千折,有進而無退,直到以身殉志。文天祥的胸懷、抱負,始終是以“民胞”“民物”“民生”和國家利益為價值取向的,民族的復興和民眾的福祉是他的忠愛所寄。因此,盡管他身在燕京地獄般的監牢里,并自知已不久于人世,卻還在無比深情地為百姓祈福:“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糧;我命渾小事,我死庸何傷!”③文天祥:《文天祥全集》,熊飛等校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87年,第587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往今來,任何一個有作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獨特精神著稱于世。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④習近平: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年9月4日(第2版)。愛國主義是其他民族也有的,但為什么唯獨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在民族精神構成中居于“深入骨髓”的核心地位呢?其原因正在于它是與中華民族獨有的“復興情結”融為一體的,總是引導人們把愛國主義精神聚焦于對民族復興的熱切期盼,激勵人們對實現民族復興充滿必勝的堅定信心、充滿不惜為之犧牲一切的奮斗激情。它本質上是“復興情結”的載體和呈現形式,所以“愛國情結”也完全可以等同于“復興情結”。這是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的獨特稟賦,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最突出的優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撐,從而鑄就了中華民族最獨特的歷史命運——它不僅曾使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世界上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文明,而且賦予了中華民族及其文明“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頑強生命力。所以,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創新,也成為形成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情感源泉。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以來就始終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她的百年史是古今中外最輝煌的一部愛國主義奮斗史、創業史。

四、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來自于對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想的使命擔當

只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歷經過苦難的民族,才有對復興深刻的渴望。我們祖國歷來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歷來都是世界歷史舞臺上的中央之國。然而到近代,中國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中國被西方列強逐步推入殖民地半殖民地深淵的過程,也是中國人民愛國主義精神被不斷激發和高漲的過程。以“數十年必死之生命”,使歷經劫難的祖國一變為“五洲無比之國”“至強之國”,從而為中華民族創下“億萬年不死之根基”,是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愛國政治集團所共有的夢想和“初心”。從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到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的洋務自強,到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維新,到義和團的悲壯起義,到孫中山的辛亥革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披肝瀝血、前仆后繼。這些頑強奮斗和流血犧牲都沒能使中國擺脫危機與災難,但絕不是毫無意義的。他們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救國救民斗爭熱潮中所表現出的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激勵后來的愛國者進一步探索新的救國救民道路的強大動力。

毛澤東指出:“一百多年以來,我們的先人以不屈不撓的斗爭反對內外壓迫者,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先人指示我們,叫我們完成他們的遺志。我們現在是這樣做了。”①《毛澤東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44頁。他親自為聳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撰寫的碑文,把從鴉片戰爭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自由,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仁人志士,與獻身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烈士并列為新中國永遠紀念和緬懷的人民英雄,清楚無誤地表明他從未把中國共產黨所從事的偉大事業看作是歷史長河中一個獨立的片斷,而是把它看作整個救國興國強國歷程的延續和必然結果。可見,我們黨的“初心”是對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夢想的最直接傳承。

五、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來自于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勝信念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②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5月5日(第2版)。當時的中國先進分子敏銳地從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科學真理中看到了拯救中華和振興中華的根本出路,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并且通過不斷探索踐行“初心”、實現夢想的具體路徑,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終于使近代史上那些“無力回天”的仁人志士的遺愿一一在中華大地上得以實現,把實現“中國夢”帶到了“三個前所未有”的臨界點上——“我們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可見,較之近代史上的仁人志士,中國共產黨人最大的成功,就在于終于找到了一整套科學有效的“救國興國強國之方”,圓滿解決了踐行初心、實現夢想的路徑依賴問題。這個路徑內在地包涵了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包涵了共產主義的信仰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最終集聚為踐行初心和實現夢想的正確道路、科學理論、優越制度和獨特文化。

人們做某件事的最初的愿望、最初的原因——初心,是目標、路徑和方法的有機統一體。在我們黨的“初心”——“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之中,實現人民幸福、民族復興是目標;而兩個“謀”字所包涵的則是路徑和方法。正是在這種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①習近平:《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求是》2019年第15期。也就是說,黨之初,心本紅,紅就紅在建黨時她就不僅是以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為目標和使命的,而且在路徑和方法的選擇上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堅定信仰、以實現共產主義為崇高理想、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的。這是我們黨的“初心”與近代仁人志士的“初心”在內涵上的本質區別所在,也是兩者高下優劣、成敗得失的根本標識所在。可見,這個初心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是中華民族圓滿實現偉大復興夢想的法寶,也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世界謀大同”的法寶。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我們干事業不能忘本忘祖、忘記初心。我們共產黨人的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我們要固的本,就是堅定這份信仰、堅定這份信念、堅定這份忠誠。”②習近平:《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求是》2016年第9期。不然的話,我們的黨就會改變性質、失去人民的擁戴,我們的國家就會改變顏色、失去富強的未來,我們的民族就會改變命運、失去復興的機會。

明朝著名的思想家王陽明是儒家心學的集大成者。有人說,未有陽明心學之前,很多人也懂得憑良知做事,但“日用而不知”;有了王陽明提出的“致良知”之后,大家開始自覺自為地憑良知做事。從這個視角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之論,其意義之偉大,不言而喻。這不僅是對中國共產黨人在百年奮斗中的心路歷程的高度概括,又與儒家傳統心學所推崇的“發明本心”“復其本心”“不失本心”“不失赤子之心”“致良知”等理念一脈相承、交相輝映,還與近代仁人志士的夢想和追求血脈相通,因而是一個既具有“大本大源”又具有鮮明時代性、現實性的偉大創新理念。

“學在知其所有,又在養其所有。”既然明確了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人性根源、民族性根源、文化根源、時代根源、理論根源,那么,我們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常態化教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著力點,就是要在形成“初心”的這五個源頭上激活“初心”,通過“常知得”“常記得”“常存得”“常提不放”的喚醒和存養功夫,持之以恒地涵養初心、升華初心、守護初心、踐行初心,在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心性修養過程中有效化解“實然性”與“應然性”的差距和矛盾,不斷強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而奮斗的精神動力。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散文詩(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當代陜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8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當代陜西(2021年12期)2021-08-05 07:45:06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
當代陜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免费| 综合五月天网|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亚洲国产中文欧美在线人成大黄瓜 |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午夜天堂视频| 99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一区成人|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欧美午夜视频|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av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 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无码一区18禁|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99人体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国产精品无码AV中文|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xx|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秘书高跟黑色丝袜国产91在线|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97公开成人免费视频|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激情午夜婷婷| 欧美日韩午夜|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找国产毛片看|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亚洲黄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91香蕉视频下载网站| 婷婷丁香色| 婷婷激情五月网|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久草美女视频|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无码久久久| 欧美国产中文| 国产拍在线|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在线观看视频99| www.av男人.com|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黄色网在线|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色婷婷色丁香|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高清|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www| 国产一区自拍视频|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va在线| 1级黄色毛片| 在线免费观看a视频| 一本大道AV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