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華
紅色旅游是中國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過程中,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建樹豐功偉績后形成的以革命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歷史、事跡和蘊藏其中的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參觀游覽、緬懷學習革命歷史知識,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閱歷的主題性旅游活動。①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2004年12月。《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②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2011年5月。擴大了紅色旅游的范圍,將中國歷史上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以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事跡的歷史文化遺存納入進來,并將紅色旅游劃分為鴉片戰爭時期(1840-1919年)、革命戰爭時期(1919-1949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1978年)和改革開放時期(1978年至今),擴展了 “紅色旅游”的內容,更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先進文化和優良傳統。
發展紅色旅游既是文化工程,也是政治工程,還是富民工程。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有紅色旅游經典景區300個。2018年全國紅色旅游出游達6.6億人次,占全國國內旅游總人次的11.92%,收入達4257.78億元,占同期全國國內旅游總收入的7.13%。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創國家A級景區超過500個、3A以上景區360多個、4A以上景區超過100個、5A級旅游景區14個。①石培華:《紅色旅游要推進紅色資源的共享與開發》,《光明日報》2018年8月8日(第07版)。紅色旅游已經形成較大市場規模,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
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對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成為紅色旅游的最佳代言,因為紅色旅游景區銘刻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2016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紅色旅游發展穩步推進。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發展紅色旅游,積極開發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等研學旅游產品。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據統計,我國目前有121處革命舊址和紀念館被納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281處革命舊址和紀念館被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紅色旅游已經成為旅游業快速發展中的一大亮點。
全域旅游是大眾旅游時代我國旅游業發展戰略的一次提升。以全域旅游為載體,推動旅游體制機制創新、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旅游公共服務優化、發展成果共建共享,有利于提升區域旅游業的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是旅游業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必然要求。全域旅游強調“旅游+”融合發展,為紅色旅游這一單一旅游產品帶來了復合發展的契機,將有助于紅色旅游與當地其他特色旅游資源有機結合。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門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出臺,要求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國家關于大力發展研學旅行的戰略導向將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紅色旅游的青少年市場基礎,豐富紅色旅游產品與活動形式。開展紅色旅游是各級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和研學旅行的好形式。紅色景區點,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它能使參觀者重溫黨的光輝歷程、業績及優良傳統,產生很強的愛國熱情和愛黨、愛人民的進取之心。紅色景區是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很好的課堂,它可以使參觀者從革命故事里,承載革命精神,吸取正能量。②張建國:《讓紅色景區成為生動課堂》,《井岡山報》2019年4月1日(第B2版)。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在經濟、法治、文明、民生、生態等多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相比之下,深圳在挖掘、保護和展示歷史文化方面還存在不少短板。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深圳是文化沙漠,是紅色旅游的邊緣地區。其實不然,深圳在中國革命的征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作為改革開放的發源地,深圳這一時期的紅色旅游資源尤為豐富。按照時間系列,深圳的紅色旅游資源主要有以下代表項目(見下表):

深圳主要紅色旅游資源一覽表
一是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少,通過中國知網查詢“深圳”+“紅色旅游”的主題,有關研究文獻不多。二是紅色旅游的認識視野“窄”。尤其是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發源地,這一時期的紅色旅游資源挖掘和推廣力度還遠遠不夠。“驢媽媽旅游網”發布的《2018中國紅色旅游報告》顯示,深圳列紅色旅游十大出發地城市第四位。深圳紅色旅游市場需求旺盛,但目前本地的產品供給還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三是紅色旅游開發的扶持力度小。深圳尚沒有出臺發展紅色旅游的扶持政策,也沒有舉辦過大型的紅色旅游主題活動。以中英街為例,作為全世界唯一一條一街兩制的街區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證了中國受西方列強欺辱的屈辱歷史,是反映中國近代史的一本“活教材”。但如今中英街的形象主體還是一條購物街、免稅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品牌形象被忽視。
目前深圳的紅色旅游項目大多處于“名氣不大、設施不全、單兵作戰”的狀況,僅有深圳市博物館(新館)及蓮花山公園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至今無一家A級景區。相比之下,廣州市擁有中山紀念堂、黃花崗烈士陵園、起義烈士陵園等三家4A級旅游景區。與深圳毗鄰的東莞也有5A級旅游景區——羅浮山(東江縱隊紀念館位于其中)、4A級旅游景區——葉挺將軍紀念園,惠州也有4A級旅游景區——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東莞市鴉片戰爭博物館等兩家。
發展紅色旅游核心是進行紅色教育,但深圳目前紅色旅游的教育手段基本還停留在傳統的一尊銅像、一處故居、一個紀念館的“老三樣”模式,難以滿足人們多層次需求。紅色文化雖然內涵深厚,但展示效果還不理想。發展紅色旅游,要注重講好紅色故事,在細微之處引起情感共鳴,才能在游客內心留下深刻烙印。
當前深圳許多紅色旅游景區景點保護和建設還處在初步階段,一些位于城市中心區的景區景點被高樓大廈和城中村包圍,交通、廁所、標識系統等基礎設施條件亟待改善。同時,紅色旅游發展在體制、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問題也亟待破解。深圳部分紅色旅游項目仍為當地居民的私有房產,尚未被國家征用收購,給紅色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帶來不便。紅色旅游資源的主管部門不一,涉及文旅、街道、社區等不同層級的部門,且存在多頭管理現象,使紅色旅游資源整合、管理都存在較大難度,不利于紅色旅游發展。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朽。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將凝聚新時代精神力量,“重走長征路”“重走趕考路”等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接地氣的紅色旅游產品,大大提升紅色旅游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我們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時代內涵和當代價值,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對于深圳而言,要重點在傳承改革開放精神、東江縱隊革命精神等特色主題紅色基因上狠下功夫,通過紅色旅游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讓紅色旅游成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主要載體。
資源整合。以“東江縱隊”紅色旅游資源為例,廣泛分布于廣東省深圳、東莞、惠州等地區,僅在深圳就有紀念地十余處。這些東江縱隊紅色資源各自單打獨斗,很難形成品牌優勢和產品吸引力。因此,筆者建議深圳市東江縱隊紅色資源分布最廣且最集中的大鵬新區和坪山區聯合起來,共同創建深圳市東江縱隊紅色文化旅游景區,將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沙魚涌東江縱隊北撤紀念亭、深圳東縱軍政干部學校舊址、坪山東江縱隊紀念館等資源整合,加強各個項目點的內在聯系,完善項目的基礎設施配套,策劃若干紅色旅游經典一日游、兩日游主題線路,增強紅色教育的效果。
產業融合。“旅游+”融合發展是全域旅游時代的重要特征。要實現紅色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整合和優化旅游資源,走“旅游+”發展道路,加強紅色旅游與綠色生態游、藍色海洋游、古色民俗游等旅游產品融合,聯動紅色旅游與工業、農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產業,衍生打造新業態,提升紅色旅游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如深圳市大鵬新區通過整合資源、設計項目,形成了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景區、民宿、旅游紀念品加工坊等產品組合的紅色旅游產業鏈,實現紅色旅游規模效益。
市場聯合。深圳發展紅色旅游要重視建立市外對接、市內聯動、景區互動的三級互動機制。市外對接,就是要與周邊的東莞、惠州兩地的聯動打破行政區域劃分的限制,強化跨區域主題產品的打造和推廣。以東江縱隊紅色資源為例,進一步做大東江縱隊紅色旅游品牌,推出跨區域精品線路,制定互惠互利的營銷政策,互推紅色旅游產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紅色旅游的共同發展。市內聯動,是指深圳市內的紅色旅游景區之間的互動,遵循“資源互補,互惠互利”的原則,將市內不同主題的紅色景區串起來,重點推出精品線路若干條,并通過市內主要媒體資源重點進行推介宣傳。景區互動,就是市內不同景區之間的互動,推出一日游、二日游等旅游線路,以滿足游客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一是時間精準,抓住關鍵時間節點特別是2021年建黨100周年的歷史節點做好大宣傳大教育。二是對象精準,重點針對黨員和研學旅行群體。截至2018年,深圳共產黨員總數為548737人、①《深圳智慧黨建“黨建大數據”》,1998年8月16日/2020年2月2日,https://www.szzhdj.gov.cn/party_building_charts.html。大中小學在校學生162萬人,②深圳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深圳調查隊:《深圳統計年鑒201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年。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也是紅色旅游的重點普及人群。讓廣大黨員和青少年學子通過參與紅色旅游堅定信念,增強信心和決心。“紅色旅游”同時也成為不少企事業單位獎勵旅游的一個途徑,用人單位希望能通過旅游,既提高員工思想覺悟,又達到放松身心、提高團隊凝聚力的目的。
發展紅色旅游必須在保證思想性的前提下,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性地闡釋紅色歷史、表達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文化,讓國家記憶轉換成老百姓的感受,讓先烈們的崇高精神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打造有時代感的紅色旅游。如江西瑞金先后推出“十送紅軍”等19個與游客互動的情景劇表演,讓游客穿紅軍裝,扮演成各種革命角色,經歷紅色革命情景,讓歷史活躍起來,讓文化深入人心。改革開放精神作為深圳紅色旅游的重要文化符號,應加大體驗產品的開發力度,讓人在參觀各類改革開放紀念場館和親身感受深圳蓬勃向上的時代發展脈搏中吸取動力和能量,不斷強化創新和實干的基因,爭做新時代的創造者。
一是建議深圳市盡快編制《深圳市紅色旅游發展專項規劃》。摸清全市紅色旅游資源家底,凝練紅色旅游精神,打造紅色旅游產品,保障紅色旅游持續發展,使紅色旅游成為深圳全域旅游發展的新陣地、廣東紅色旅游的新高地。
二是要完善紅色旅游景區設施建設。結合《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服務規范》(LB/T055-2016)和A級旅游景區建設標準的相關要求,建設完善游客服務中心、標識系統、展示設施等必要的基礎設施。
三是提升紅色旅游景區服務水平。如深圳市大鵬新區2018年啟動“黨建+旅游”工程,從旅游企業員工、民宿主、社區黨建組織員中挑選50余名開展紅色向導系列培訓,通過18個主題84個學時的系列培訓,使紅色向導較全面了解了新區紅色旅游資源和其他特色旅游資源情況,初步掌握了旅游講解和服務的基本技能。經考核合格后,這批紅色向導在宣傳新區紅色文化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紅色旅游的巨大前景為虛擬仿真、增強現實、智能穿戴、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提供了成果轉化的空間。這些機會疊加5G網絡的建設,推動了對高清分辨率內容、沉浸體驗等消費模式的需求,也加速了紅色旅游資源開發、紅色文化展陳與再現等方面不斷創新。參與性、體驗性、趣味性紅色旅游產品的開發設計將會產生劃時代的變革。
深圳在高科技領域有著強大的產業優勢,紅色旅游可以尋找與體育、科技、動漫、網絡游戲等的結合點,以時尚性、趣味性弘揚主流價值觀,吸引年輕人。開發基于紅色旅游景區主題IP的網絡游戲產品將成為紅色旅游消費鏈條的一個新增長點。
紅色旅游已成為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國際形象的重要窗口,成為對外交往、增進國際友誼的橋梁紐帶。如東江縱隊曾成功營救過大批盟軍飛行員和外國友人,并與盟軍開展了軍事情報合作,目前深圳通過東江縱隊的文化傳承還與國外相關組織及國際友人的后代保持有聯系。以深圳為代表的改革開放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推動了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一帶一路”倡議的樞紐城市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先驅城市,非常有必要推進紅色旅游國際合作。深圳要站在全球視角的高度,展示城市和國家形象,賦予紅色旅游更加寬廣的內涵,讓紅色精神傳播得更加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