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華
(遼寧中醫藥大學 遼寧沈陽 110847)
雷鋒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亮麗瑰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部分,在新時代弘揚社會正能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將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將雷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精神養分,也是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使傳承雷鋒精神活動常態化的重要途徑。
以雷鋒的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誕生于20世紀50、60年代。早期的雷鋒精神的主要內涵是雷鋒的言行和事跡展現出來的一種對黨忠誠、對祖國和人民熱愛的先進思想與崇高品質[1]。隨著時間的推移,雷鋒精神增添了新內容,其內涵與意蘊得到不斷豐富與發展。如今,雷鋒精神已升華為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團隊合作精神、樂于助人、無私奉獻、愛崗敬業、責任與擔當、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勇于創新創業等先進思想于一體的新時代精神。
當代的大學生對雷鋒并不覺得陌生。他們很多都是通過《學習雷鋒好榜樣》這首兒歌初識雷鋒,聽著“好事做了一火車”的雷鋒叔叔故事長大的。印刻在他們少年時期記憶中的雷鋒叔叔,是人人崇拜的大英雄,是一名全心全意為人民的解放軍叔叔,是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最可愛的人。
歲月流轉,如今的他們已成長為雷鋒叔叔的同齡人。此時,教師在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重新解讀雷鋒精神,會給大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會更貼近他們的現實生活。他們會發現雷鋒身上的很多優點是自己所缺少的。雷鋒的角色也將從他們兒時崇拜的英雄轉化為真正走心入腦的學習榜樣。
雷鋒精神是閃耀的道德標桿,它跨越時空,熏陶和感染了一代代青少年,使他們形成了良好的品質、正確的人生價值追求,以及積極的、充滿正能量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2]。如今,它仍然是一針精神營養劑,為大學生成才提供了有益的精神養分,促進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雷鋒精神蘊含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團隊合作與無私奉獻精神。雷鋒曾說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方永遠不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方能最有力量。當代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備受長輩寵愛與關注。他們在小組團隊活動中往往缺乏合作與奉獻精神。不少學生做事時會更多地考慮個人,對他人和集體則很少顧及。加強對雷鋒精神的學習,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使他們學會幫助他人,關愛、理解他人,有助于同學之間人際關系的和諧,進而形成良好的班風、校風。
雷鋒精神詮釋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雷鋒做過通信員,當過推土機司機,后來成為解放軍戰士。他對待每份工作都有一股不服輸的干勁和善于鉆研的韌勁,這就是“釘子精神”。當代大學生在學業方面也應該有這種“釘子精神”。我們選擇了一個專業,就要熱愛這門專業,抓緊一切時間好好讀書,鉆研學問,在所學專業領域有所成就。擁有這種精神,大學生以后走上社會,即使是在最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也能做到踏實認真、兢兢業業,取得不平凡的業績。
雷鋒精神飽含勤儉節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高尚品質。雷鋒曾經說過,在工作方面,我們要向最積極的同志學習;而在生活方面,我們要學會節儉,要向對自己要求最低的同志看齊。一雙襪子,雷鋒縫縫補補穿了很多年都不舍得丟掉,實在不能穿了,還要拿去做抹布。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是當代衣食無憂的大學生所缺少的,但卻是創新創業必備的。一個人只有經得住生活中的艱苦,不懈奮斗,才能開創輝煌的人生大路。
將雷鋒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路徑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將雷鋒精神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中滲入雷鋒精神,融入與雷鋒精神相關的時政新聞;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學活動中,通過現場實地教學、班級小組演講活動及鼓勵學生參與志愿者活動等方式來宣傳與弘揚雷鋒精神。
1.雷鋒的價值觀念融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真理與價值”篇章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正確價值觀的評判標準,教師可結合雷鋒的故事進行講述。比如,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在課上觀看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隨后,在課程教學平臺發布《雷鋒之歌》《雷鋒》等相關影片供學生課下學習。通過這些鋪墊,在教師講到要以人民群眾的需要為正確價值觀的標準時,學生結合雷鋒的故事,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這種教學方式避免了傳統的說教式授課,教師不需要口若懸河地講述,而是讓學生通過影片來感受雷鋒的事跡,自己去發現雷鋒身上的閃光點,找到值得學習的優秀品質。在學習中,他們發現,雷鋒并不神秘,他是自己的同齡人,一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這個真實而具有人間煙火味的雷鋒感動了他們,說服了他們,教育了他們。雷鋒與他們實現了情感與心靈上的共鳴。
2.雷鋒的愛國情懷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與法治意識。其中的思想道德品質與雷鋒精神的契合度很高。教師可以將雷鋒的生動事跡融入相關章節的講述。比如,在講述愛國主義這一章節時,教師就可將其與雷鋒的愛黨、愛國、愛人民的精神與情懷結合起來。
雷鋒對黨、對國家的熱愛與他的成長經歷有著密切關系[3]。雷鋒的親人相繼死于舊社會的殘酷壓迫。他很小就成了孤兒,受盡苦難,是黨和國家幫助了他。雷鋒曾說,是中國共產黨把他從苦難中解救出來,黨的恩情永遠報答不完。這也是他決心要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主義建設無私奉獻的情感根源。雷鋒將對黨和國家的無比忠誠貫穿于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他告訴人們,我們要熱愛祖國,應當處處為國家著想,維護國家利益。
3.將與雷鋒精神相關的時政新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教學中
教師在思政課堂上融入時政新聞,開闊學生眼界,更易受到學生的歡迎。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講述最新發生的與雷鋒精神相關的具有正能量的新聞故事。同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參與互動,進行討論,讓他們談一談自己的體會與認識。最后,教師總結,并給予評價。當然,教師還可以針對如“扶不扶”“老賴”等社會熱點現象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這樣的良性互動與溝通使學生與教師的思想發生碰撞,增添了課堂教學的活力。
1.充分利用學校所在地與雷鋒有關的紅色資源,開展現場實地教學
雷鋒精神誕生在撫順,撫順市有雷鋒紀念館。同時,全國許多省市都有雷鋒紀念館。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教學時間,組織學生參觀雷鋒紀念館,引導學生實地學習雷鋒事跡,親身體驗雷鋒精神的魅力。在雷鋒紀念館,無論是雷鋒的珍貴照片,還是雷鋒簡單而厚重的泛黃書籍、札記,這一件件真實而鮮活的展品無不在無聲地講述著雷鋒平凡而偉大的故事,使得雷鋒的形象清晰、高大、深刻地印刻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心中。
2.在實踐教學中開展以雷鋒精神為主題的演講活動
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中,教師可開展“我身邊的雷鋒人物”小組演講活動,將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大約7~9人。為了充分調動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演講形式可多種多樣,可以是小組成員的集體演講,也可以1人主講,其余小組成員進行演講內容的現場呈現,即邊講邊演——這種形式更受觀眾的喜愛。類似活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展現學生豐富的才藝,而且能增進師生間的互動與了解。更重要的是,一場師生精心策劃的精神盛宴將潤物細無聲地洗滌師生的靈魂。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可估量。給他們一個舞臺,他們就能給予教師意想不到的驚喜、意想不到的感動。這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應有的模樣。
通過挖掘身邊的雷鋒人物,學生不僅找到了學習榜樣,而且可以將自己的專業與雷鋒精神結合起來。比如,醫學專業的學生找到的雷鋒人物是一位可敬的醫生學姐。當時,懷孕的學姐跪地搶救一位暈倒的大爺,為大爺做心肺復蘇。醫者仁心,大醫精誠。30多分鐘后,直到大爺被送到急救車上,她才悄然離開。
3.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雷鋒精神的宣傳及志愿者活動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只有親身參與實踐,才能有深刻體驗。雷鋒精神也是一樣。學校應鼓勵學生參與城市的各種雷鋒精神宣傳與志愿者活動。在國家和社會的積極引導下,各地都出現了很多學習雷鋒的組織和團體,涌現出了很多雷鋒精神的傳承者。學??梢悦磕甑膶W雷鋒日等為契機,向學生提供到志愿組織、團體學習的機會,鼓勵其參與公益事業和志愿者活動,積極宣傳雷鋒精神。
此外,學校還可以邀請本地的一些雷鋒精神傳承人和勞動模范為大學生做講座,通過他們講述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讓整個校園充滿正能量。大學生在這種正能量的帶動下,耳濡目染,也會以他們為榜樣,構建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認識到雷鋒精神并不過時,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就在自己身邊,自己也可以成為雷鋒精神的踐行者。
雷鋒精神是與時俱進的一種寶貴精神財富。弘揚雷鋒精神是高校教師應當長期堅持的一項任務。高校教師應將雷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引導大學生發奮學習,緊跟時代腳步,做雷鋒精神的繼承人,引導大學生具備“一顆釘”的勤奮鉆研精神、“一滴水”的團隊合作精神、“一團火”的默默奉獻精神、“一塊磚”的甘于平凡精神、“一片葉”的感恩反哺精神,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