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沈陽現代制造服務學校 遼寧沈陽 110000)
手工藝實訓課程是筆者所在中職學校藝術系的核心課程之一。本課程需要學生自主完成,含課前調研、作品分析、作品設計、動手制作等過程,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該課程集加強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學習于一體,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
手工藝實訓教材是學生自主學習最直接的資料,教材的內容和章節的設計要與教學活動一致。它是學生獲得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的依據。因此,在編寫手工藝實訓教材的過程中,筆者從編寫必要性、編寫思路、編寫技巧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與探索。
在中職學校課程體系中,實訓教材至關重要,它是培養學生技能和技術應用能力的主要保證,尤其是像手工藝這樣的核心課程,教材的編寫至關重要。但目前,教材能夠依據中職學生的特點編寫和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很少。
手工藝是中華文明的精髓,具有悠久的歷史。隨著全球化和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手工藝作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職業學校培養的是為社會直接創造價值的高素質勞動力和專門人才,尤其對工藝美術專業來說,手工藝課程的開設非常重要。目前,市場上的手工藝書籍多數面向社會,不適合職業學校使用。因此,針對職業學校的教學體制和學生特點編寫手工藝實訓教材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手工藝實訓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其內容要以產品為紐帶,運用項目為載體,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審美情趣、掌握知識技能為宗旨的工作室類型校本教材結構。手工實訓教材的編寫可以按照“陶情手工坊、靈韻紙藝軒、簡愫雜貨鋪、匠心創意廊”劃分章節,將編寫思路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整體思考設計“民間傳承中國結藝、巧奪天工絲網花開、古里古怪襪子娃娃、隨心所愿衍紙繽紛”等10個模塊,30個項目,從工具準備、制作步驟、難點技巧和評價標準等方面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教材編寫應在研究手工藝教學、為校本教材疏通脈絡的同時,盡量注重教材結構與體系基本遵循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感覺體驗到理性認識的發展順序。教材編寫在不影響學習者興趣的前提下,兼顧課與課之間的經緯結構關系,將課堂指導與團隊制作相結合。該教材的編寫體現了團隊合作意識,提高了互助學習效率。
中職實訓課的教材編寫,在一定程度上要注重實訓操作的難易程度,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主,要讓學生在實訓中切實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意義。
實訓教材強調知識的實用性,根據社會的就業需求和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選擇適合學生的項目。實訓教材以實踐能力為主要培養目標,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體會理論知識,在作品完成過程中掌握實踐技能,進而鞏固深化專業知識。手工藝教材編寫的模式是將知識點融入到具體制作作品的任務中,在作品完成過程中實現對知識的掌握,從而使學生能夠從實訓開始就進入到實踐狀態。
手工藝實訓教材編寫以項目為單元進行組織,主要內容包括了設計思路、制作準備、制作步驟、技巧提示、考核標準、課后拓展等步驟。教材里面的每個項目都應當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努力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喜歡里面的實訓項目,讓學生在聽講的同時動手、動腦,通過閱讀書籍、網絡查詢收集資料,自主學習創作。
手工藝實訓教材編寫是進行實踐教學的載體,是師生進行實踐性教學的依據。這種性質決定了編制手工藝實訓教材必須注重師生的互動性。教材強化實際操作訓練,以“培養能力為目標、任務為主線、教師引導為主導、學生參與為主體”的教學基本原則來編寫,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為引導者,指導學生按照規定的制作步驟和注意要點動手實踐[1]。
中職學生對形象事物更容易產生興趣。因此,教材編寫過程中盡量多配圖表來增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的重難點。大量的圖表可以讓學生一目了然,增強可讀性,用好實景圖、實物圖、效果圖、過程圖提煉內容。教材編寫通過圖片既幫助學生理解內容,也增加學生的注意力。
現代的手工藝和傳統的手工藝有著很大的差別,更注重個性,強調突出特點。因此,在手工藝實訓教材的編寫中,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加強鍛煉學生的設計理念,讓學生成為合格的設計人才。教材的設計要能夠讓學生有成就感,可以今天學會“紙藤花”、明天學會“襪子娃娃”的制作,每一次都能夠做出看得見的作品來。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