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白云
(湖北省丹江口市牛河林區中心幼兒園 湖北 442700)
幼兒園教學是孩子接觸正規教育的開端,影響著孩子未來的學習發展。幼兒階段的孩子由于年齡較小,思想和行為還處在有待發展的階段。在這個時期,幼兒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陪伴幼兒開始認識世界,培養其學習的興趣。游戲化的課程教學模式就是利用幼兒愛玩的天性,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就學到知識,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調動幼兒學習知識的積極性。
區域活動游戲化教學是針對幼兒的年齡以及心理特征、學習能力而提出的一種科學合理的幼兒教學方式,在游戲活動中滲入課程知識,改進和完善傳統的只是傳授知識的幼兒教學模式,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獲得知識,在其他方面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游戲化幼兒教學不僅可以滿足幼兒愛玩的天性,也可以使其在游戲環節中獲取相應的知識。另外,在游戲活動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鍛煉幼兒的動腦及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交流協作能力,有效提升幼兒的綜合素質。[1]
幼兒還處在對周圍事物具有好奇心的階段。游戲環節是非常符合幼兒性格特點的教學方式。幼兒在教室的學習中往往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其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然而,游戲化的教學環節更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幼兒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將需要教學的知識融入到游戲化環節之中,使幼兒在游戲中可以學到相關的知識,從而豐富幼兒的課堂學習。
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觀念以及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學習。對于開展游戲化區域教學,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正視新的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技能。幼兒園在開展游戲區域活動教學時,應該加強對幼兒園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開展各項素質能力的培養,促使幼兒園教師樹立科學有效的幼兒教學觀念,要求教師熟練掌握游戲化區域活動教學的方法。例如,幼兒園可以定期邀請相關幼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到本園進行課題講座并開展相關培訓。教師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學活動是怎樣開展的。對于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一起討論交流,及時解決在實際游戲活動教學中遇到的困難,也可以從其他教師處獲取游戲教學的經驗,借鑒其他教師的游戲環節,以創建適合本班幼兒的游戲活動。幼兒園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是幼兒學習進步的必要條件。教師需要改進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樹立正確的游戲化幼兒教學觀念。
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是幼兒游戲化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幼兒具有游戲的天性。良好游戲活動教學情境的營造可以使幼兒更容易融入到課堂學習中,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游戲化教學情境中,教師必須時刻觀察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學習反應,了解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游戲區域活動情境,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游戲化的體育課程活動,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鍛煉身體。例如,跳格子游戲,教師可在地上畫好格子,并在格子里寫明數字,放置一些簡單的物品,讓幼兒單腳或雙腳跳進教師說明的相應數字的格子里,并取出格子里的物品,放置到教師要求的另一個格子里。這種體育游戲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身體素質以及平衡能力,還可以激發幼兒學習數字的興趣。[2]
幼兒時期是孩子學習啟蒙的階段。在這個時期,教師應該培養幼兒團隊合作的基本意識,促使幼兒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意義,培養幼兒的集體主義精神。這將有助于幼兒社交能力的發展。在開展相關游戲化區域活動時,教師要創設合作游戲環節,要求幼兒間通過相互配合來完成游戲目標,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使其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蒙眼找物品的游戲,在空曠的教室里放置若干不同的物品,讓幼兒兩人一組,其中一名幼兒需要戴上眼罩,另一名幼兒負責為蒙上眼睛的幼兒指引方向,使蒙上眼睛的幼兒找到教師要求的物品。這個游戲環節可以鍛煉幼兒的交流協作能力、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方向判斷能力,培養幼兒相互協作的意識。[3]
綜上所述,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需要與游戲化課程相結合。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滿足幼兒愛玩的天性,還可以使其在游戲環節中學到知識,進而促進幼兒的發展。在開展游戲化區域活動教學環節時,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游戲化教學的觀念,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過程中創建合理的、適合幼兒的游戲情境,開展需要交流協作的幼兒園游戲,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以及言語表達能力。這些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游戲化區域活動的教學效率,促進幼兒個性的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