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微涔
(廣西桂林市興安師范學校 廣西桂林 541000)
實踐教學技能是現代教師必須具備的重要基本素質,是搞好教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能力和方法技巧,實踐教學技能也是成為優秀教師所必備的核心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當前,中職學校幼師生實踐教學技能存在諸多問題:在課堂導入、板書、課件的制作與使用、教學語言、教學設計與實施、課堂教學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而部分學校培養體系忽視了實踐在中職幼師生培養中的地位,實踐教學面臨著為了“實踐”而“實踐”的現象,見習時間只有兩三周,導致實踐教學與教學實際無法得到有效統一,更談不上提升實踐教學技能。眾所周知,理論學習是基礎,但沒有實踐的學習就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1]。
實踐教學思想及其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國外的職業教育是建立在應用的基礎上的。國外實踐教學與實訓基地建設的典型模式以德國的“雙元制”和澳大利亞TAFE模式為代表,這兩個模式各具特色,是發達國家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較為成熟的模式。國內、區內對模擬實踐教學的研究多集中在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其他專業課程的應用方面,如會計專業、旅游專業、管理類專業和建筑專業等應用研究[2]。
模擬實踐教學是通過情景模擬現實場景,提高學生將所學的紙質資料應用于具體生活和工作中的能力,為畢業后盡快適應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模擬實踐教學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豐富專業的模擬實踐教學理論,提高中職學校教學綜合能力,促進專業發展,對培養中職幼師生教學技能有重大意義。家長送孩子上學,要選好學校,還要選好教師。幼兒教師在畢業走上教師崗位之前必須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學技能,具有一定的、較好的教育教學能力,這是基礎教育學校的需要,人民群眾的需要,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3]。
針對目前中職學校幼師生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現狀和需求,本研究希望通過構建“模擬實踐教學模式”,通過環境創設、實踐觀摩、實踐大賽、拓展資源、教具設計等一系列相輔相成的活動,將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教育過程中的理論與實踐充分融合,切實提升我校幼師生的教學實踐能力,更好地適應我國對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
模擬實踐教學法實施的首要前提是:模擬真實的情境。課堂中情景的設置要體現出教學的基本目標、學生的適應性、情景的適切性、角色的可扮演性,教具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及安全性等要求,由學生參與實施的教學活動,應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為避免搭便車現象的出現,每個個體都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個體與個體之間相互合作與互助,參與感會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所扮演角色的職能和所承擔的責任。通過情景模擬教學,提高學生對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和教學技能。
學生在校幾乎在學習理論知識,沒有真正接觸過孩子,也沒有接觸過教學實踐,他們的腦海里對幼兒教育的教學實踐是一片空白。因此,觀摩他人的教學,對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他人的教學模式也是他們的第一模仿對象。我們組織的觀摩活動包含兩個類型:現場觀摩和視頻觀摩。現場觀摩又分觀摩本校教師的示范課和觀摩外校教師的優質課,及同學的教學活動模擬上課。
作為教師,我們也要給學生上幼兒教師示范課,充分發揮教師的示范和榜樣效應,就像原生家庭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一樣,效果很好。觀摩縣優秀教師的精彩教學及評委點評與提問,親身體驗高水平教學,提高教學實踐技巧,這對學生而言是極好的學習機會。觀摩同學的模擬上課,能很好地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也能體會作為學生的感受,這樣也會讓學生多一份切身體會。我們還會組織學生觀摩教學基本功比賽視頻及網上優秀教師的精彩教學視頻,同學們不受時間、場所限制,除了在教師規定的時間一起學習,他們在其余時間也可以進行視頻學習,所以這是提升自身能力的一個便捷方式[4]。
另外,每年邀請一批既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又有一定教育教學研究理論修養和能力的幼兒園一線特、高級教師和教育行政管理者,走進教學實習培訓課堂,為學生開辦幼兒教育系列講座,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對課堂教學、幼兒管理工作等方面進行專題指導。
觀摩學習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觀察、體驗、模擬、實踐、實習等活動,將學生所學習的理論知識以各種方式應用于實踐操作,以實踐應用來檢驗、理解理論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同時要求每位學生在觀摩前,自己試寫一份教學設計、活動安排、教具設計等,觀摩結束后,再比較自己的教學設計,找出存在的差異,寫出觀后感,然后再小組合作寫一份教學設計,并進行小組模擬實踐教學、評價。這種比較、模仿、修正、模擬實踐教學的方式,有利于學生找出教學中的得失和應注意的問題,探討改進的方法,也有利于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團結協作,共同提高和掌握教學技能。
傳統的幼兒教育是以書本知識為幼兒教育的基礎和起點,而當今幼兒教育中,環境文化正在作為一種“隱形課程”,越來越多地引起幼教界的關注和重視。《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所以,當今的幼兒園教育,要求以環境資源作為幼兒教育的依托和背景。幼兒教育的環境創設要能夠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能促進幼兒逐步形成概念,有豐富有關經驗的一切物質和精神的東西。好的環境創設能引起孩子的濃厚興趣、好奇心和探索意識,這會對幼兒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環境創設已成為幼兒學習和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善于利用環境創設和優化環境創設。
在環境創設方面,我采用的模擬實踐模式是:每個小組每兩周設置一個主題的幼兒活動區,提供相關的教學活動材料。并用書面形式表述教學活動區所包含的教學信息,如如何指導幼兒操作活動,幼兒在活動區能獲取哪些經驗等。
設置的要求是:與教育目標聯系較緊密,環境寬松和諧,善于利用生活環境,材料要豐富、科學,提供要有序等。之所以提出善于利用生活環境這點要求,是因為長期以來,教師喜歡創設童話情境,總是以小動物作為情境的主角,恰恰忽視了幼兒最熟悉和感到親切的生活情境。
檢測方法:由設計組的小教師們指導“幼兒”(幼兒為其他組的成員擔任)在活動區活動,并要求“教師”觀察孩子們的反應,了解他們在操作過程中對操作任務的理解程度,操作活動的步驟和方式,分析幼兒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加以診斷。同時,“孩子”參與活動后,也要說出自己的感受,提出意見和建議。
通過這樣的模擬方式,可以初步檢測教學活動設計的合理性,檢測“教師”對幼兒認知發展水平和特點的把握與評估能力,驗證操作材料是否適合幼兒,了解每個幼兒目前所處的水平與特點,然后根據出現的問題,“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設計,然后采取更恰當的指導方式,以促進孩子的身心發展。“幼兒”通過親身體驗,也能體會到孩子們的真正需求,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這能夠大大提升學生教學活動主題的環境創設能力,一步步地使設計更合理、指導更條理,表達更清晰、更有邏輯,為以后的幼兒教育教學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教是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將課程、技能、創新競賽的內容與具體的課程內容、專業培養目標相結合,將競賽與課程學習、技能訓練、崗位練兵緊密結合,將學、練、賽與教融為一體,以競賽為契機,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實現學生專業技能水平與專業實踐能力的整體提高,從而達到在學生階段培養綜合素質的成效。
每年市里、區里都會舉辦“師范生教育教學技能大賽”,我們以此為契機,舉行校級“幼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實踐比賽”。比賽以小組形式進行,比賽項目由教學活動設計、教具制作,模擬授課、即時講演和評委提問五個環節構成。經過小組內互評討論和評委打分點評兩輪取總分,評選優秀小組與個人。這種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方法,能更好地鼓勵學生將課堂所學積極運用到比賽中,結合學科特點和個人特色,進一步學習教學中的方法和技巧,掌握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鍛煉自身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言與文字表達能力、交流溝通能力等。此外,師范生在比賽中還能夠拓展教學思路,積累教學實踐經驗,逐漸形成個人的教學風格。
通過組織大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通過比賽促使學生動手操練、實踐、創新,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種效果不僅體現在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上,也體現在各方實習學校和用人單位的整體評價上。就學生個人而言,除必備的專業課知識和理論基礎,學生在學習期間的教學實踐能力能得到迅速提升。這其中包括教學策略的應用、板書的布局與書寫、教學活動的設計與落實,以及課堂突發情況的應急預處理等。
學生的知識獲取與應用是相互聯系的。我們的模擬實踐教學模式也關注學生的學習資源方面,著力打造優秀教育教學案例庫與資源庫。在互聯網時代,信息資源的獲取很便捷,我們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讓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思想指導學生的教學實踐,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
我們要求每個班建設優秀教育教學案例資源庫。其中案例庫中主要包括上課教師課堂教學案例、觀摩學習中獲得的優秀教師的教學案例,以及技能比賽的優秀教學案例資源等,網上的優秀教學案例等,也有學生自己的優秀教學設計案例。而資源庫則包含了課堂教學技能展示片段、說課資料、優秀課堂教學示范資料,以及歷屆畢業生參加技能大賽的優秀教學資源等。這些案例資源庫還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可提高他們的教學實踐和教學反思能力,為他們的成長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
我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關注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學生的獨立追求、人格的自由發展,同時實現全面、和諧發展及可持續發展。
游戲是幼兒的生活,在各種游戲中,讓孩子體驗、感受游戲的快樂,豐富幼兒的經驗,實現幼兒全面的發展。玩具是幼兒親密的伴侶。玩具、教具、學具是孩子最基本的活動材料。制作出符合幼兒游戲學習需要的玩教具,能夠促進幼兒能力的發展。因此,幼兒園自制玩教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玩教具設計一定要為幼兒的學習提供可操作性,為幼兒動手動腦主動學習創造有利的條件。玩具的具體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決定了玩具作為幼兒學習的“課本”的年齡適宜性。我們會對玩教具制作進行評比,從玩教具的可玩性、創新性、教育性、安全性方面評出優秀作品,進行獎勵,并將相應的作品制作保存在資料庫里。
通過教玩具的制作,能讓幼師生更好地理解各年齡段孩子的特點,為教學活動設計提供參考,從而提升幼師生的教學實踐能力。
讓學習者在真實或仿真的活動中,通過親身參與和現場觀察,在體驗中加強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領會、吸納與應用,從而獲得真正有用的知識和能力。
由于人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主要源自實際的生活和工作,教師可將模擬的生活和工作場景嵌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仿佛生活和工作在真實的場景中,使學生有意識地將所學知識技能與切身體驗相結合,確保所學知識、經驗、技能的全面性、適用性和一致性。
通過模擬實踐教學模式,能切實提升幼師生的教育實踐能力,但用模擬實踐方法培養中職幼師生教學技能應注意幾個問題:
1.事前要進行周密布置,事后要進行嚴格檢查,以達到相應效果。
2.模擬不是真實的。模擬訓練除可培養、訓練幼師生教學技能和部分教師品質,很多素質還必須在真正教學實踐中才能養成。
3.在中職幼師生模擬教學技能實踐訓練中,許多訓練方法往往不是單獨使用的,要結合實際、綜合采用多種培養訓練方法對幼師生的教學技能進行培養訓練方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