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桐鄉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經驗發源地,每個村都由黨組織牽頭組建了“兩會三團”,多年以來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壞大家評、事事有人管”的基層治理格局。為及時回應農業農村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的資金資源需求,浙江桐鄉市委、市政府深化黨建引領,運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桐鄉經驗,啟動實施“服務黨群創業創新‘金融惠農行動”,以桐鄉農商銀行為主渠道,把黨組織組織力、“三治”模式、信貸渠道、“互聯網+”技術四個方面集成起來,首創“三治信農貸”,有效解決了信用評定這個難題,在破解農民融資難題、助力創業致富的同時,也推動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帶來了守信守法、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純信用貸款,破解貸款難題
堅持誠信為本,為群眾提供無擔保、無抵押、無面簽的純信用貸款,破解農村信用評定難、群眾貸款難。
組織“問信”。針對農民反映比較集中的創業、生產、建房、就學、娶親等資金需求問題,由市委組織部牽頭,11個鎮(街道)、211個村(社區)分別與桐鄉農商銀行簽訂黨建聯盟協議,創設“三治信農貸”服務專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專職網格員以農商銀行員工為主,兼職網格員由三治融合體系中的網格員擔任,聘請各村黨組織書記擔任聯絡員,組建以黨員、三小組長等基層骨干為主體的先鋒服務隊。目前,全市共劃分網格802個、黨群服務中心261個、農商銀行豐收驛站49個、助農服務點177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7203名。
精準“立信”。根據《桐鄉市三治融合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結合銀行貸款征信要求,劃定“六無三不準”授信底線,即“無違法違紀、無不良品行、無違反村約、無高息借貸、無過度融資、無負面征信”“不準出借他人、不準用于購房、不準流入股市”,將老賴、炒房族、投機客、違法者等列入“黑名單”,對信用情況、道德品行良好,帶頭作用明顯的群眾,增加授信額度,優惠貸款利率,樹立重信守法向善的導向。
三治“評信”。依托三治融合體系中“一約兩會三團”(即村規民約;百姓議事會、鄉賢參事會;百事服務團、法律服務團、道德評判團)的組織架構,創新貸前信用評定機制,關口前移,使征信評級在銀行審核之前基本完成。其中,“村規民約”為“評信”的基本依據,“道德評判團”根據“六無三不準”標準和村規民約遵守情況提出可授信群眾建議名單,“百姓議事會”根據名單提出建議授信額度,“百事服務團”和“鄉賢參事會”參與走訪調查、服務核實、跟蹤指導、情況反饋,“法律服務團”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和保障。
一證立信、一卡通辦
堅持便民為要,為群眾提供一證立信、一卡通辦的便捷服務,實現“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
網上“審信”。發揮金融科技優勢,應用移動互聯、大數據、人臉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責職明確、運營高效的信貸運行服務體系。信貸過程按照“八步管理流程”法,經過初始評議、公議授信、組織審定、銀行授信、金融指導、自助辦貸、用信評估、后續服務8個環節,通過網上流轉自動完成“審信”流程,村民僅憑一張身份證就可以完成從申請、評議、授信、放貸、取款的全過程。
智慧“授信”。農商銀行根據各村“三治”評議結果,以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為依托,整合公檢法、社保、市場監督、稅務等單位信息資源,自動導入“豐收互聯——三治信農貸”誠信體系數據庫,實現授信、貸款、提現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一體化運作,授信額“一次核定、三年有效、循環使用、隨借隨貸”。一旦授信完成后,村民依托一證立信體系,憑身份證還可查詢自身信用指數、可貸額度。
刷臉“取信”。整合“金融市民卡”社會保障、銀行金融、公共服務等功能,推動實現網上自助放貸提款。已經獲得授信的農戶有貸款需求時,只需通過金融市民卡在手機銀行、掌上APP或網上銀行在線登錄申請,“刷臉”就能獲得貸款資金,24小時營業、隨借隨還、“0”秒到賬。截至9月末“三治信農貸”累計發放17636戶,共計46.15億元。通過身份證和個人征信查詢機,村民還可打印個人征信報告,即個人信用行為的“經濟身份證”,實現自我“取信”。目前,桐鄉加速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凡是新生兒父母親,通過“E站通”操作流程,在醫院就可實現嬰幼兒金融市民卡的申請發放。
堅持普惠,服務農業農村
堅持普惠為主,為群眾拓寬致富渠道、增強發展信心,推進農村產業興旺、農民生活幸福。
用好“資信”。搭建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平臺,依托農副產品信息網、農民信箱、“三治信農貸”微信群等載體,統籌運用黨建組織資源、農商銀行信貸資源、涉農部門政策資源、市場供需資源,實現信息共享、致富對路。實行信息實時通報、定期聯席會商等五項機制,及時研究和解決“三治信農貸”推進中的資金使用和增值問題,確保貸款資金穩妥可靠。
合力“守信”。健全金融惠農服務長效機制,做好用貸服務、貸后評估、創業指導等工作,市鎮村和先鋒服務隊圍繞開展“三服務”活動,采取面對面幫、手把手教、先行者帶等方法,幫助群眾用好“三治信用貸”。市農業農村局45位“黨員碩士團”農技專家每周下村指導,農商銀行780余名業務骨干每天入戶走訪,授信一戶、指導一戶、滿意一戶,讓“三治信農貸”經得起時間和實踐檢驗。截至9月底,已累計走訪176個行政村120061戶農戶。
普惠“誠信”。扶持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新型職業農民等經營主體發展。對雙帶能力強、發展潛力大、信用度良好的農民群眾,將貸款額度提高到50萬元。對困難群眾主動上門落實利息優惠減免、靈活還款方式等幫扶措施,積極解決困難家庭生產生活需求。注重扶持村級集體經濟壯大發展,授信“聚晟創業園”(市32個行政村抱團發展項目)4000萬元,每年帶來村級經常性收入1000多萬元,可為30個經濟薄弱村每村每年增收30多萬元。
(浙江桐鄉市農業農村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