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輝?周游

2020年10月25日,烏克蘭舉行地方選舉,總統澤連斯基在首都基輔的投票站參加投票。
10月25日,烏克蘭舉行了新一屆地方選舉。此次投票旨在選出地方各級委員會代表及行政長官,其中包括烏克蘭地方自治改革的成果——選舉新成立的一批基層自治機構的首腦和代表。與選舉同時進行的還有澤連斯基總統的“五個問題”民意調查。本次選舉可以看作是對澤連斯基上任一年半以來政績的考核,但顯然成績并不理想。
根據初步計票結果,此次地方選舉的最大贏家是那些獨立候選人:在行政長官的選舉中他們贏得50.38%的職位;在地方議會選舉中,他們贏得31.51%的議席。作為烏克蘭國家議會最高拉達的第一大黨、澤連斯基一手創建的人民公仆黨贏得的職位和議席分別只占17.42%和14.84%。在烏克蘭九大城市的市長選舉中,來自澤連斯基陣營的候選人全部敗北。這是澤連斯基自贏得總統大選以來遭遇的最慘重失敗,也折射出澤連斯基政府未來還將面臨一系列困難。
2019年總統選舉投票率為63%,澤連斯基贏得超過73%的選票;隨后舉行的最高拉達選舉投票率為49.84%,人民公仆黨贏得43.16%的選票,排名第一且遠超其他主要反對派。本次地方選舉只有36.88%的投票率,創下歷史新低。盡管存在疫情影響,但主要還是源于民眾的政治倦怠,人們感到投票也不能改變現狀。這種失望情緒曾經發生在波羅申科執政時期,它的不斷聚集與發酵最終導致波羅申科敗選。但距離澤連斯基贏得總統大選僅僅一年半,民眾的這種失望情緒就已經在烏克蘭全社會彌散開來。
事實上,澤連斯基就任總統后支持率持續下跌。據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今年6月的民意調查,當前澤連斯基總統支持率僅38%,只有當選時的一半高。內閣支持率僅23%,最高拉達支持率僅21%。支持率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上任一年半以來,總統未能履行其競選承諾。受到疫情和全球經濟問題的直接沖擊,改善經濟民生無從談起。烏克蘭國家銀行預計今年國民生產總值將下降6%,通脹率為6%,預期失業率為10%。東部和平問題上沒有進展,停火協議達成但仍在交火,新一輪更大規模的換俘行動至今沒有落地。反腐問題上也缺乏成果。從今年的國情咨文中亦可以看出澤連斯基政府的工作乏善可陳。事實上,2019年烏克蘭民眾選擇澤連斯基的心態本就是在兩個糟糕的候選人中間挑一個不太糟的,“演員”總統并不具備堅實的民意基礎,所以支持率會出現如此大幅滑落。
本次選舉暴露出的另一大問題是地方自治改革和地方精英地位的鞏固對以澤連斯基為首的中央政府形成巨大壓力。地方精英的地位穩固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從地方行政長官選舉情況來看,根據民調顯示,烏克蘭主要城市,特別是州首府多數市長將實現連任。基輔市長克里欽科、利沃夫市長薩多維、哈爾科夫市長科爾涅斯、敖德薩市長特魯漢諾夫等均在競爭中占據絕對優勢。其二,在地方委員會選舉中,地方長官的個人政黨也具有明顯優勢,比如基輔市議會的“克里欽科打擊黨”,哈爾科夫市議會的“科爾涅斯聯盟——成功的哈爾科夫”,馬里烏波爾市議會的市長個人政黨——“瓦季姆·博依琴科聯盟”。其三,獨立參選人得票率高,獨立參選人相較進入最高拉達的全國性政黨具有明顯優勢。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烏克蘭政黨體制的羸弱。地方精英主要借助在地方的資源和聲望活動,并不依賴政黨;可以審時度勢地選擇與全國性政黨合作與否,也可以輕易組建自己的政黨。這進一步導致政黨數量眾多、力量分散,反復打碎重組、缺乏群眾基礎以及政黨個人化突出,影響政黨發揮其正常功能。
地方精英勢力做大,首先是因為烏克蘭在歐盟推動下實施的分權改革使各市取得了一定稅收權,并接收了部分國有資產轉移,從而獲得了充足的資金來源。因此現任行政長官在競選中比其他候選人更具優勢。據“每周鏡報”報道,2014年分權改革以來各市財政預算均有大幅增長。利沃夫市2019年較2014年財政預算增長了三倍,哈爾科夫市較2014年財政預算增長了超過兩倍。筆者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田野研究期間,見證了市長克里欽科選前組織的免費市民音樂會和露天電影放映等活動。對于市長為當地公園修建噴泉等設施,改善地鐵和地下通道等公共場所環境,當地人表示認可。此外,在疫情期間,各市在防疫問題上和中央的“叫板”也成為行政長官連任的有利因素,這種強硬態度同樣與中央權力下放不無關系。從3月宣布全國統一隔離開始,敖德薩、哈爾科夫、第聶伯等市就先后被媒體報道不遵守隔離措施,拒絕關閉地鐵,違規舉辦大型集會慶典,等等。從8月起烏克蘭開始實行分片區隔離,將全國劃分為不同等級防疫區,而被劃入較高防疫等級區域的特爾諾波爾市、利沃夫市等地對此提出抗議。在特爾諾波爾市還曾因和鐵路運輸部門在防疫上的協調問題爆發示威,特爾諾波爾市長為此警告中央政府和警方不要“重蹈前總統亞努科維奇獨裁的覆轍”。民眾抗拒嚴格防疫,希望維持社會經濟正常運轉,地方政府傾向于迎合這種心態,在選舉中起到了拉票的作用。而澤連斯基總統在10月20日的國情咨文中憤怒回應地方,稱“感染和死亡人數會讓你們良心不安”。
與選舉同時進行的還有澤連斯基總統的“五個問題”民意調查。該問卷調查由人民公仆黨資助進行,在投票點發放填寫。五個問題分別是:您是否認為應當對巨額腐敗者處以終身監禁;您是否支持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州建立自由經濟區;您是否支持削減議會代表人數至300人;您是否支持醫用大麻合法化;您是否支持國家使用布達佩斯備忘錄規定的安全保障權利維護領土主權完整。
根據人民公仆黨公布的統計結果,除了東部兩州自由經濟區問題僅獲46.7%的民眾支持外,其他問題均取得了超過60%的支持。澤連斯基稱問卷是為日后舉行全民公投進行準備,但各方還是聲討澤連斯基和人民公仆黨把問卷作為競選手段。顯然,總統問卷沒能為澤連斯基及其人民公仆黨贏得選情而加分。媒體還曝光了問卷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問卷重點在人民公仆黨票倉地區發放、填寫率低、可重復填寫等問題,表明調查本身是無效的。不僅如此,問卷問題反倒引起民眾反感,比如烏克蘭國內一直就反對在未恢復烏方對俄烏邊界控制的情況下建立自由經濟區。網絡和社交媒體上還出現了許多對總統問卷的調侃。從民眾反饋和選舉結果來看,總統的調查問卷確實并不成功。這些貌似極具民粹性的問題未來也很難真正落地。
人民公仆黨的失利反映了澤連斯基政府目前面臨的窘境。烏克蘭民眾意識到這位素人總統未必能夠對體制進行徹底革新,對烏克蘭政治的未來再次充滿失望情緒。對于澤連斯基總統及其團隊而言,疫情當前,想要解決烏克蘭國內的任何一個關鍵性問題都難上加難。中央放權給地方進一步限制了澤連斯基施展的空間,防疫問題上的爭執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地方選舉之后中央與地方矛盾可能還會持續浮現。今年烏克蘭地方選舉表明澤連斯基總統執政之路并非坦途,此前不是,今后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