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健
迪拜的崛起舉世矚目,沙漠與海水共存,現代與傳統共處,多種文明和多元文化共舞。
羅馬非一日建成,迪拜也非一夜崛起。19世紀初的迪拜只是個小漁村。在阿勒馬克圖姆家族的領導下,迪拜通過免除外籍人士的稅收,吸引了大量來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商人。波斯灣盛產高品質珍珠,采珠業是迪拜阿拉伯人的傳統生計,珍珠一直是歐洲達官貴人的常用首飾,至今仍深得英國等歐洲王室的青睞。20世紀50年代日本人發明出又大又圓潤的人造珍珠,嚴重擠占了迪拜的珍珠市場,迪拜采珠業從此一蹶不振。
為重振地區發展,1971年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等七個海灣地區小酋長國決定聯手成立一個聯邦國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設在阿布扎比。隨著石油貿易在全球興起,阿聯酋憑借其得天獨厚的石油資源,僅用十年時間便實現了人均年收入2.6萬美元,一舉成為全球首富。相比石油儲量占阿聯酋90%的阿布扎比,迪拜的石油資源捉襟見肘,于是走上了一條經濟多元發展的道路。
中國人常說成事需天時、地利、人和。迪拜占盡天時,經濟多元發展戰略恰好趕上全球油價起飛,加上地區局勢變化等原因促使一些國際避險資金大量流入,使迪拜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
從地利上,迪拜到歐洲、亞洲、非洲的距離都不算遠,有條件成為國際中轉站。迪拜創造了全球最大的人工港——杰貝阿里港并拓寬了迪拜灣,實現了從小面積的居民點到現代化港口都市和國際商業中心的轉型。
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人和。由于石油儲存量十分有限,迪拜更具危機意識并實施改革開放。20世紀80年代,迪拜開始發展阿聯酋航空業,杰貝阿里港也從1979年投入商業運作,而阿布扎比直到十年前才開始發展自己的航空業。
相比鄰近國家,迪拜政府更為高效。由于商業環境開放,自由貿易區遍地開花,很多跨國企業都選迪拜作為區域總部,使迪拜成為連接阿拉伯地區和世界的窗口。
在迪拜,自貿區免稅且不設個人所得稅,包容的文化具有多樣性,生活環境與服務設施高度國際化,不斷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迪拜政局穩定,政府執行力強,開發計劃都由政府強力主導,不需要多年協商、權衡各方利益,這對于中東地區十分重要。在幾代迪拜酋長的經營下,迪拜在危機中把握了發展機遇。
迪拜的旅游業充分展現了想象力和執行力。根據全球市場研究公司歐洲監測國際2019年全球100大旅游目的地報告,迪拜在2019年接待了超過1630萬游客,位列全球第七、中東地區第一,領先紐約、伊斯坦布爾和羅馬等世界名城。旅游業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占城市GDP的11.5%,占阿聯酋旅游業GDP的57%,提供了近60萬個就業崗位。
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世界首個七星級帆船酒店、世界最大的人工島棕櫚島、世界最大的音樂噴泉和購物中心、世界最大的室內水族館及包容全球上百種文化的“全球村”等各式主題公園紛紛在迪拜亮相,豐富了迪拜的城市風貌和旅游資源,給來訪者留下獨特體驗和難忘印象。
迪拜政府將電影視作一個很好的宣傳途徑,吸引世界各地的劇組前來拍攝取景。湯姆·克魯斯在電影《碟中諜4》中徒手登上哈利法塔的一幕令全球影迷嘆為觀止。閃亮影業發起并參與制作的《功夫瑜伽》也曾在迪拜取景。迪拜親王親自在片中飾演成龍的司機,王子借給劇組多輛名貴跑車,公主的私人動物園借給劇組獅子、獵隼、土狼和阿拉伯純種馬等用于拍攝。
迪拜國際電影節創建于2004年,電影節主席阿卜杜勒·哈米德·朱馬介紹,迪拜在貿易、金融、旅游、媒體和科技諸多領域正逐步走向世界,電影節以“交流文化、溝通心靈”為宗旨,希望能進一步助力迪拜成為東西方文化的溝通橋梁。
迪拜還承辦了賽馬、賽車、賽艇、高爾夫等各種國際體育賽事。受新冠疫情影響,迪拜世界博覽會將延期至2021年10月1日開幕,2022年3月31日閉幕,這也是世博會首次在中東地區舉辦。在經濟多元發展的道路上,迪拜始終在前進。迪拜人的自信與拼搏讓世界相信,未來的崛起之路還將創造更多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