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鳳江
2月26日,塞爾維亞第一副總理兼外長達契奇訪華,這是發生新冠疫情以來中方接待的第一位外方外長。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訪塞,此系中國高層對中東歐國家的年內首訪。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向縱深發展、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以及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多的背景下,中塞高層實現年內互訪意義重大,雙方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達成的廣泛共識影響深遠。
中國和塞爾維亞傳統友誼深厚,兩國關系歷久彌新。近年來,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和親自推動下,務實合作成果豐碩,雙方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2016年,雙方決定在2009年兩國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基礎上,將雙邊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17年,塞成為首個對中國實行免簽的歐洲國家。2019年,中國成為塞第一大游客來源國;同年兩國首次舉行警務聯巡、特警聯演。河鋼集團塞爾維亞公司自2018年起保持塞第一大出口企業。中國則連續四年為塞第三大進口貿易伙伴。
兩國人民彼此懷有特殊的、跨越時空的感情。在20世紀30-40年代,中國人民同南斯拉夫人民遙相呼應,在東西方戰場英勇抗擊法西斯侵略。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期間,兩國的友誼不斷加深。改革開放后,南斯拉夫成為中國的重要學習對象。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時,中塞兩國人民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特殊友好感情。2016年,兩國元首決定在中國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上建立中國文化中心。
雙方高層保持戰略互信,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兩國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堅定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在重大問題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立場。在科索沃問題上,中國尊重塞主權和領土完整,贊賞塞為尋求該問題政治解決所作的努力,主張在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框架內,由當事方通過對話達成彼此均可接受的方案。同樣,塞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承諾不與臺灣當局建立任何官方關系和進行任何官方往來。在香港國安法問題上,塞成為第一個表態支持的歐洲國家。此外,雙方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機構中相互配合,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重視和照顧彼此關切。
兩國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尊重和支持彼此的道路選擇。近年來,雙方以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為重要抓手,聚焦和拓展務實合作。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E763高速公路、科斯托拉茨電站改擴建、河北鋼鐵集團收購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后落地,玲瓏、美達、延鋒等中國企業在塞投資合作取得積極進展。10月21日,匈塞鐵路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至澤蒙段左線建成通車運營。中塞諸多項目合作不僅是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標桿,也是中歐合作的典范。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兩國各層級密切溝通、聯合抗疫。先是塞以多種方式第一時間聲援中國,后是中方向塞派出抗疫醫療專家組,提供口罩、呼吸機、防護服等緊急物資援助,協助建立病毒檢測實驗室。此外,雙方始終充分理解和尊重彼此選擇的道路,歷史背景、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發展模式的差異沒有成為發展國家關系的障礙。
從未來發展看,中塞關系充滿發展機遇,也不可避免面臨一些挑戰。其中最大的干擾因素是美國。過去一兩年來,美國全面“重返”巴爾干,積極介入北馬其頓國名更改、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關系正常化”、波黑是否加入北約等關乎地區和有關國家穩定的重大議題。特朗普不僅任命駐德國大使格倫內爾兼任塞科談判特使,而且多次致信塞科領導人,并推動塞科雙方于9月4日在華盛頓各自簽署“經濟正常化”文本。借用該文本,美國不僅加大了對塞資金投入,而且試圖影響中企特別是5G領域在塞投資。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和全球政經格局調整的背景下,維護中塞關系穩定的大局以及推動兩國合作不斷提質升級有著特殊的意義。從塞方看,其“四支點平衡外交”(歐盟、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短期內不會改變,但對外政策面臨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對此,我們應有清楚的認知和沉著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