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瑞陽
基于新常態背景之下,尤其對于中小水電企業而言,共青團的工作已經成為企業發展以及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當前中小水電企業共青團工作開展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相關工作人員要在思想上有更加好地引領以及更加完善的青年培訓方式,才能夠更好地推進水電企業文化與共青團工作的融合。進而,才能夠切實提升水電企業青年的創新創造能力以及工作能力,最終推動中小水電企業實現可持續、平穩發展。
一、新常態背景下中小水電企業文化與共青團工作融合的重要性
在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的順利開展對于中小水電企業而言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共青團在該企業建設和發展過程當中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相關工作人員更應當結合當前中小水電企業文化來有效調整共青團工作,更有力地推動中小水電企業的發展。一個企業離不開青年的力量,共青團的組織需要在青年群體聚集的地方積極跟進相關工作,相關管理人員需要鼓勵青年職工在工作當中積極創新,來不斷反思工作情況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并且腳踏實地、與時俱進,切實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此同時,共青團工作理念與企業文化也有相通之處。因而,相關工作人員也應當有力挖掘企業文化的價值點來與共青團工作積極相融,并且結合新常態背景之下對青年職工所提出的新要求更新共青團工作開展措施,有效提升企業工作效率以及有效開展思想企業職工的思想教育。
尤其是對于部分中小水電企業而言,青年人員比例在全面增加,大多數人員都是一線員工,并且部分青年人大部分也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思維較為活躍,思想結構也比較復雜。因而,在開展企業文化教育培訓過程中,也應當適時與共青團工作相融合,來有效豐富培訓模式,提升團隊之間的凝聚力以及使共青團組織成員逐步養成較強的服務意識。與此同時,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也會不可避免的碰到相關的問題和障礙,而借助共青團工作的開展也有助于加強青年職工的“向心力”,通過青年員工的集體探討與分析來為企業有效解決相關問題提供思路。因此,基于新常態背景之下中小水電企業文化與共青團工作融合十分有必要。企業相關人員還應當積極借助互聯網技術來有效團結青年群體,有效開展共青團工作,吸引本企業的職工朝著積極方向前進,在認同本企業文化的同時也有效踐行共青團工作理念。最終,順利開展各項工作,促進企業穩定發展。
二、新常態背景下中小水電企業文化與共青團工作融合具體路徑探究
1.完善共青團工作機制,增強企業文化凝聚力。為有效促進中小水電企業文化與共青團工作相融合,相關工作人員首先應當完善現有的共青團工作機制,通過共青團相關工作的開展有效增強企業文化凝聚力。而中小水電企業自身也應當建立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長效發展機制,并且與企業未來改革方向有機結合,對共青團運行機制也進行適當革新,使得工作向著導向型轉型。因此,共青團組織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也應當轉變以往指令性模式,團工作的中心也應當進行遷移,在各個團支部內部明確各自工作的目標并且結合本企業文化以及企業生產經營、開發運營目標來制定相應的策略,積極開展各類團活動,使得中小水電企業生產經營工作能夠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有力激發企業內部員工的創造力以及創新力,使得企業工作和共青團工作能一同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進一步增強企業文化所帶來的凝聚力。而為了有效增強企業員工凝聚力,相關管理人員也應當充分發揮企業的員工價值,使企業員工能夠充分認同本企業的文化精神。在共青團工作開展過程當中,相關管理人員也應當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共青團未來發展目標相融合,切實提高共青團參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積極性,順利推進企業文化的建設。比如,在中小水電企業開展共青團活動之時,可以借助評優活動的開展來為更多青年職工樹立學習榜樣,通過這種形式來調動青年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并且借助良好、科學的獎懲制度來使得企業內部形成向上、向善的工作氛圍,增強青年工作者為企業建設的決心,從而進一步增強水電企業文化的凝聚力。
2.創新共青團工作方式,豐富企業文化建設形式。中小水電企業共青團工作內容較為繁多,因而,共青團工作人員應當積極考量企業文化,將中小水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同作為重點內容據此開展相關的共青團工作,來推動中小水電企業的發展。共青團在開展活動時,要向著效益型轉變,不斷創新活動開展模式,體現每一位優秀青年的價值,使得水電企業的員工能夠在崗位上實現自身人生價值,促進該單位該企業的長遠發展。共青團作為一個企業文化建設的中心力量,對企業向心力凝聚力而言至關重要。因此,要積極創新目前工作方式來豐富企業文化建設形式,使得員工自主參與到共青團活動之中。具體而言,共青團在開展工作活動時,應當積極將職工訴求納入其中,通過讓青年職工參與進來的方式來開展一系列的共青團團建活動,有效增強職工集體榮譽感,加深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比如可以開展主題征文活動、主題話劇表演活動等多種形式,為更多職工提供輕松參與氛圍的同時,也能夠切實豐富企業文化建設形式。共青團工作與企業文化之間的相互融合,能夠為企業獲得長遠發展提供必要保障,共青團工作具有一定的政治教育性,而企業文化也應當是對我國政治教育性的補充。企業文化要想真正助力企業發展,需要對文化本身進行積極創新,并對文化活動開展的形式積極創新,使得共青團工作的開展取得切實可見的效益。
3.對共青團工作者加大培訓,促進企業文化穩定發展。為進一步加大企業文化與共青團工作的融合力度,最為關鍵的還應當加大共青團工作人員培訓力度,使得青年工作者深入踐行共青團理念,切實促進中小水電企業文化的穩定發展。因此,在實踐過程之中應當不斷提升管理人員自身創造能力,要秉承求真務實的態度對大眾需求不斷探索,定期對于青年工作者開展培訓,并且讓其結合自身崗位要求也不斷探索和提高,使得具有專業素質的水電企業青年隊伍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大的效益。與此同時,也不能夠忽視對經濟效益的創造,中小水電企業要抓住發展契機與人事部門有效結合,不斷借助當前信息化設備來提高自身操作技能,通過與時俱進的培訓模式來提升青年工作者的專業素養。最終,使得青年工作者在掌握好水電企業基本工作要求的基礎之上,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能,在有限時間之內為企業、為社會創造更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除此之外,在開展共青團干部培訓工作過程中,也應當緊密結合該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積極開展相應的活動。比如,企業可以通過定期讀書會活動,讓青年團員掌握更多知識,并借助先進水電企業人物的視頻專訪等活動激發工作者工作熱情、振奮工作者士氣,以此達到相應的激勵效果。除此之外,水電企業要想獲得長遠可持續發展,也應當注重團隊的力量,應當鼓勵青年員工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來為企業共青團工作建言獻策,切實推動企業的發展。
三、結束語
總之,基于新常態背景之下的中小水電企業共青團工作的開展十分有必要,而有效推進共青團工作與本企業文化的融合也迫在眉睫。因而,中小水電企業的共青團工作開展過程中要積極創新,結合企業文化來提升企業員工的向心力、凝聚力,積極構建適合中小水電企業文化的團建活動,對企業文化進行廣泛傳播,樹立企業在社會中的良好形象與品牌,提升自身競爭力。最后,還應當時刻把握為社會服務的理念來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使得青年團員能夠在共青團組織帶領之下提升自身專業實力,讓中小水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到充分顯現。
(作者單位:大唐雅安電力開發有限公司)